然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然籇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杜预根据自己前期的调研成果,上书司马炎,提出了“宁泻之不蓄”的思路,即大力修缮汉代留存下来的比较牢固的夯土堤坝用于疏导洪水,而直接拆毁豫州东部曹魏时期受到国内外经济、战乱等影响多少有些凑数的蒲苇堤坝用于泄洪,使得洪水尽快离开中原发达之处,向东入海,同时提出了中原受灾百姓就地发展水产以养家糊口的弥补策略以减少朝廷的赈济难度。
杜氏好歹也是关中本来就数得上好的大族,尤其是还出了杜预这么一号人物,是晋代皇亲国戚之中的佼佼者,因此杜氏的地位在晋代本来就不低,家中田产财富自然不计其数。要知道晋代本来就是一个中上层世家疯狂收敛民脂民膏的时代。
正是因为杜预准确的判断和详尽的建议,西晋能够避免中原腹心之地受到洪水的重创,不但保全了经济和农耕,还没有阻碍到南下伐吴的战略部署,一时传为佳话。
因此当时杜耽一看大事不好,举家跑路,也不可能直接就把全部家当都带上。
王猛怔了一下:“此话怎讲?”
“乱世之中,仁义道德,都比不过这个,”杜英解下来自己的佩剑比划了两下,“因此我们向桓征西要的,就是这个。”
“曾祖伐吴以成泼天之功前,曾经于豫东主持抗洪赈灾,师兄也应该了解过。”杜英接着解释。
王猛颔首,杜预杜武库,世上少有之武双全的奇才,从抚民到律法到征战,样样精通,自然也是王猛这些后辈人的榜样,尤其是杜预距离这个时代并不遥远,也就是三代人不过百年的时间,声名犹在,自然更受关注。
“少陵塬!”杜英看向王猛,“那里是杜氏故宅所在,难道师兄真的以为杜氏当初迁徙凉州,真的什么都不留么?”
他连自己现在的位置都需要尽全力去保全,又能够给我们多少我们自己需要的?
不过杜陵和少陵到底是相守相望的两块地方,因此杜氏能够拥有杜陵,再拥有少陵的土地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王猛虽然可能暂时还缺少一个明确的大局观,但是心中对东南局势多少也有所判断,所以才会问杜英,桓温又能给我们什么。
杜英解释道:“杜氏之杜,源自于杜伯,杜伯封国,便是后来的宣帝刘询杜陵所在地,杜陵因在杜国之地而名杜陵。杜陵邑乃是当时长安城外第一大镇邑,王侯将相,来往不绝,而京兆杜氏,本来就定居于杜陵,自然也因杜陵而起。人尽皆知杜陵乃是京兆杜氏之根本所在,周围田产尽是杜氏所有,熟不知杜氏之家产远胜于此,家中潜心经营的,除了杜陵这一带之外,还有少陵。”
洪水退去后,土地吸饱了水分,更加肥沃,百姓重新种植,又是一轮大丰收,有力的支援了后来西晋的南下伐吴大业。
“此次赈灾,曾祖实际上并没有长久在前,不过还是曾经出城巡视,并且救下了一个孩子收养于家中,因为孩子本来就有姓氏,所以并未改姓杜氏,后来此子长大,对杜氏自是忠心不二,因此一直在少陵打理家业,时至今日,少陵杜氏之基业犹然还在他的孙辈手中。”杜英缓缓说道,“之前的家书之中,我就已经提及此事,希望家父能够将少陵的杜氏残存交给我来打理。”
有东南世家们坚决的拖后腿,桓温的北伐更多的是向天下、向这些政敌们宣告:我很厉害,你们不要没事打我的主意,最好是各过各的,各自安好。
这,自然不是王猛想要的。
“只要他给一些衣甲器械就好,兵马不需要。”杜英显然早就料到王猛会有如此一问,径直说道。
“此话怎讲?”王猛倒是来了兴趣。
杜英说的则是杜预在主持伐吴大业之前的光辉事迹之一,咸宁四年的赈灾计划,当时连日暴雨导致兖州、豫州等地洪水滔天,洛阳作为帝都所在亦然不能幸免。
因为许平君死时受到霍家阻挠,因此未能入宣帝陪葬陵园,而独自有一座少陵,反倒是最后一任皇后王氏,得以入葬杜陵,即杜陵之中的王皇后陵,又称卭成太后陵。
杜预虽然没有什么掌军的经验他上次从军还是十五年前随钟会伐蜀的时候,而且担任的还是长史这一职,但是司马炎有感于他之前展现出来的才能,当然也因为这家伙是“自己人”,所以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于是就有了“势如破竹”的神话。
杜英笑了笑:“那要看我们需要什么。”
同样也不是杜英想要的。
只不过世人皆知杜陵是杜氏的腹心所在,当时各大世家收敛钱财、分割土地的动作太快、吃相太难看,导致很多世家自己都算不清楚自己到底吞并了多少土地,更不要说外人了,因此杜耽带着杜氏离去之后,人们只道是杜氏已经倾巢而去,自然不会再想着于七八里外尚且还有遗存。
王猛一时忍不住大笑,伸手拍了拍杜英的肩膀:“好啊,没有想到你们杜氏竟然还留有后手。”
“去哪里?”
杜预本来就凭借着制定律法以规范朝纲而获得了很多人墨客的赏识,再凭借着此次治水获得了百姓的称赞,声望也随时上升,同年,晋军名帅羊祜去世,生前极力举荐杜预接替。
我听调不听宣,当我的地头蛇,你们把持着大义,当你们的朝廷脊梁就好了。
可以说咸宁四年的救灾,是杜预从一个小有名气的官走向人生巅峰的开始,因此王猛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少陵,便是宣帝皇后许氏许平君之墓,因为其规模略小于宣帝的杜陵,因此称之为少陵,去杜陵七八里。宣帝年幼时坎坷波折,幸得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选中拥立,成为皇帝,却不忘糟糠,坚持立罪人之女、原配夫人许平君为后,许平君死后方才再立霍成君,霍家谋反之后,霍成君自杀,再立王氏。
“从凉州那里要来名分,然后再从桓征西这里要来兵马,师弟未免异想天开啊。”王猛不由得哈哈大笑。
凉州给个名分是很有可能的,反正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凉州那边不可能不动心,但是桓温为什么会给兵马,这可就不会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了。
“兵马,我们自己招募,”杜英说道,“这是之前就已经说过的。”
] 杜预根据自己前期的调研成果,上书司马炎,提出了“宁泻之不蓄”的思路,即大力修缮汉代留存下来的比较牢固的夯土堤坝用于疏导洪水,而直接拆毁豫州东部曹魏时期受到国内外经济、战乱等影响多少有些凑数的蒲苇堤坝用于泄洪,使得洪水尽快离开中原发达之处,向东入海,同时提出了中原受灾百姓就地发展水产以养家糊口的弥补策略以减少朝廷的赈济难度。
杜氏好歹也是关中本来就数得上好的大族,尤其是还出了杜预这么一号人物,是晋代皇亲国戚之中的佼佼者,因此杜氏的地位在晋代本来就不低,家中田产财富自然不计其数。要知道晋代本来就是一个中上层世家疯狂收敛民脂民膏的时代。
正是因为杜预准确的判断和详尽的建议,西晋能够避免中原腹心之地受到洪水的重创,不但保全了经济和农耕,还没有阻碍到南下伐吴的战略部署,一时传为佳话。
因此当时杜耽一看大事不好,举家跑路,也不可能直接就把全部家当都带上。
王猛怔了一下:“此话怎讲?”
“乱世之中,仁义道德,都比不过这个,”杜英解下来自己的佩剑比划了两下,“因此我们向桓征西要的,就是这个。”
“曾祖伐吴以成泼天之功前,曾经于豫东主持抗洪赈灾,师兄也应该了解过。”杜英接着解释。
王猛颔首,杜预杜武库,世上少有之武双全的奇才,从抚民到律法到征战,样样精通,自然也是王猛这些后辈人的榜样,尤其是杜预距离这个时代并不遥远,也就是三代人不过百年的时间,声名犹在,自然更受关注。
“少陵塬!”杜英看向王猛,“那里是杜氏故宅所在,难道师兄真的以为杜氏当初迁徙凉州,真的什么都不留么?”
他连自己现在的位置都需要尽全力去保全,又能够给我们多少我们自己需要的?
不过杜陵和少陵到底是相守相望的两块地方,因此杜氏能够拥有杜陵,再拥有少陵的土地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王猛虽然可能暂时还缺少一个明确的大局观,但是心中对东南局势多少也有所判断,所以才会问杜英,桓温又能给我们什么。
杜英解释道:“杜氏之杜,源自于杜伯,杜伯封国,便是后来的宣帝刘询杜陵所在地,杜陵因在杜国之地而名杜陵。杜陵邑乃是当时长安城外第一大镇邑,王侯将相,来往不绝,而京兆杜氏,本来就定居于杜陵,自然也因杜陵而起。人尽皆知杜陵乃是京兆杜氏之根本所在,周围田产尽是杜氏所有,熟不知杜氏之家产远胜于此,家中潜心经营的,除了杜陵这一带之外,还有少陵。”
洪水退去后,土地吸饱了水分,更加肥沃,百姓重新种植,又是一轮大丰收,有力的支援了后来西晋的南下伐吴大业。
“此次赈灾,曾祖实际上并没有长久在前,不过还是曾经出城巡视,并且救下了一个孩子收养于家中,因为孩子本来就有姓氏,所以并未改姓杜氏,后来此子长大,对杜氏自是忠心不二,因此一直在少陵打理家业,时至今日,少陵杜氏之基业犹然还在他的孙辈手中。”杜英缓缓说道,“之前的家书之中,我就已经提及此事,希望家父能够将少陵的杜氏残存交给我来打理。”
有东南世家们坚决的拖后腿,桓温的北伐更多的是向天下、向这些政敌们宣告:我很厉害,你们不要没事打我的主意,最好是各过各的,各自安好。
这,自然不是王猛想要的。
“只要他给一些衣甲器械就好,兵马不需要。”杜英显然早就料到王猛会有如此一问,径直说道。
“此话怎讲?”王猛倒是来了兴趣。
杜英说的则是杜预在主持伐吴大业之前的光辉事迹之一,咸宁四年的赈灾计划,当时连日暴雨导致兖州、豫州等地洪水滔天,洛阳作为帝都所在亦然不能幸免。
因为许平君死时受到霍家阻挠,因此未能入宣帝陪葬陵园,而独自有一座少陵,反倒是最后一任皇后王氏,得以入葬杜陵,即杜陵之中的王皇后陵,又称卭成太后陵。
杜预虽然没有什么掌军的经验他上次从军还是十五年前随钟会伐蜀的时候,而且担任的还是长史这一职,但是司马炎有感于他之前展现出来的才能,当然也因为这家伙是“自己人”,所以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于是就有了“势如破竹”的神话。
杜英笑了笑:“那要看我们需要什么。”
同样也不是杜英想要的。
只不过世人皆知杜陵是杜氏的腹心所在,当时各大世家收敛钱财、分割土地的动作太快、吃相太难看,导致很多世家自己都算不清楚自己到底吞并了多少土地,更不要说外人了,因此杜耽带着杜氏离去之后,人们只道是杜氏已经倾巢而去,自然不会再想着于七八里外尚且还有遗存。
王猛一时忍不住大笑,伸手拍了拍杜英的肩膀:“好啊,没有想到你们杜氏竟然还留有后手。”
“去哪里?”
杜预本来就凭借着制定律法以规范朝纲而获得了很多人墨客的赏识,再凭借着此次治水获得了百姓的称赞,声望也随时上升,同年,晋军名帅羊祜去世,生前极力举荐杜预接替。
我听调不听宣,当我的地头蛇,你们把持着大义,当你们的朝廷脊梁就好了。
可以说咸宁四年的救灾,是杜预从一个小有名气的官走向人生巅峰的开始,因此王猛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少陵,便是宣帝皇后许氏许平君之墓,因为其规模略小于宣帝的杜陵,因此称之为少陵,去杜陵七八里。宣帝年幼时坎坷波折,幸得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选中拥立,成为皇帝,却不忘糟糠,坚持立罪人之女、原配夫人许平君为后,许平君死后方才再立霍成君,霍家谋反之后,霍成君自杀,再立王氏。
“从凉州那里要来名分,然后再从桓征西这里要来兵马,师弟未免异想天开啊。”王猛不由得哈哈大笑。
凉州给个名分是很有可能的,反正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凉州那边不可能不动心,但是桓温为什么会给兵马,这可就不会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了。
“兵马,我们自己招募,”杜英说道,“这是之前就已经说过的。”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