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尔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尔徽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因为你干爹干爷爷是你老乡、远亲、邻居家的孩子……”
“二来,在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之前,所有人都要交丁口税,家里多一个孩子,就要多交一份税,男娃又要给他分家产,家里本来就那么几亩地,分给一两个儿子,他们还能生存下去,分给三四个儿子,每个人都要吃不饱,可能连媳妇都娶不上。”
“他们没有特定的压迫女性或者男性,而是特定地压迫所有不能掌握权力的人。”
“只有资源充足的人家才会喜欢多子多福,但即使是多子多福,为了家族延续,最多的家产和资源也是给了最有能力的孩子或者嫡长子,其他人也就是比普通人好一点罢了。”
“明朝就有很多人家把儿子送进宫里博前程。”
说完推恩令和分封制,伍爱华才回到之前的话题:“所以我们知道,古人对于儿子,虽然看中,但是必要时候,也没那么看重。”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监管也是把权力关进了笼子里,对于提升法治程度有正面的作用。”
“因为宦官能够拥有非常大的权力,而权力又必然滋生各种小团伙,试图将自己的权力世代传承下去。”
第57章
“除了上请制度之外,汉朝还有两项重要的刑法原则,分别为‘亲亲得相首匿’和‘老幼妇残恤刑’原则。”
“刚刚我们提到内书堂,其实内书堂也不是所有的小宦官都能去读的。”
“而因为要将官员的权力限制住,上请等刑法原则的存在就显得理所应当了。”伍爱华继续说道:“对于贵族官僚犯罪的,司法机关不能自己擅自判决,而是需要请示皇帝要怎么判。”
要是孩子中途夭折了呢?
“首匿,是说帮助窝藏罪犯、隐匿犯罪的主谋,汉武帝说‘重首匿之科’,汉宣帝就要和他曾祖父对着干,说父子夫妇之间互相隐匿是人的天性,怎么可能违反呢?所以孩子为父母隐瞒、妻子为丈夫隐瞒、孙儿为祖父母隐瞒,都不应该作为犯罪,同时,父母为孩子隐瞒、丈夫为妻子隐瞒、祖父母为孙儿隐瞒,都不应该判处死刑,要上请廷尉确定如何判刑。”
“当然,如果这里的百姓不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百姓,而是秦汉时期的百姓,那倒也不是不可能。”伍爱华补充了一句:“《中国通史》中有说明,古代所谓的百姓其实是百官百工之人,黎民才是真正指平民。”
“你和皇帝关系好,皇帝看到你犯罪了,也许大手一挥,给你免了或者罚点款就算了。”
【古人好像确实会直接抛弃残疾的孩子】
伍爱华看着弹幕,点头回答道:“确实,很多男婴都会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被抛弃,但是完好健壮的男婴也有不少被抛弃的。”
代代单传,要多大的压力啊!
“都知道藩王们不能随便得罪,毕竟人家有本地的兵权财权,分分钟造反也不是罕见事,虽然咱们历史上造反成功的案例就那么一个,但是造反不成,国家也内乱了,这时候外族什么的可不是要趁虚而入?”
伍爱华现在看到这些问题,已经很明白为什么对方不懂了,听到对方的话,伍爱华说道:“就是只生一个孩子,没得推恩,封地永存。”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人选择直接抛弃小儿子。”
“总之,没背景关系,就要有足够的运气,不然你作为小宦官只能去倒夜香,还指望能去读书?”
“你和皇帝关系不好,皇帝看到你犯罪了,那就是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并且要明正典刑,好好追查一下你之前是否存在类似行为,数罪并罚。”
“但是如果反过来,那么亲人之间的隐匿窝藏就是出于感情因素,那么自然不能免罪,但是考虑到这是人的天性,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所以可以上请,看
“那你怎么获得孝顺或者孝敬的机会呢?”
说完这个话题,伍爱华还不忘感慨一句:“说到底,这都是畸形的奴隶制度王朝和封建制度王朝搞出来的事情,帝王拥有许多女人,因为女人太多监管不过来,为了保证血脉纯正,又创造了宦官制度。”
“但是汉朝的诸侯不能,”伍爱华为他们叹气:“他们只能按照刘彻的想法,一代一代推恩下去,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儿子们,眼睁睁看着封地越来越小。”
伍爱华把这个简单的套路一说,汉朝官员心有戚戚:可不是嘛!如果惹了皇帝不高兴,就要天天担心自己有没有小辫子被人抓住。
【什么是计划生育?】
说完这话,伍爱华终于回归了主题。
汉武帝:嗯?推恩令?还是对付诸侯王的?详细说说!
“要不怎么说,始皇坚持郡县制也不是错的,就是各种因素叠加导致最终没成功罢了。”
“因为这句话的存在,很多人都以为古代百姓对老来得子欢欣鼓舞,”伍爱华微微冷笑:“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们怎么计划生育?】
“因为太监也喜欢提拔同乡的乡党,所以明朝有些村落城镇,百户半阉人,一村皆宦官。”
伍爱华这话一说,很多现代人就不解了:【为什么啊?】
“有观众可能会奇怪,为什么都是亲人之前隐瞒,还做出了区分?”伍爱华自问自答:“因为人身依附关系。”
刘彻一开始还有点担忧,一听伍爱华的解释,就是一声嗤笑:那些诸侯王能敢代代只生一个孩子,朕也就认了!
是生来就是残疾的?】
伍爱华看着弹幕,说道:“被抛弃的原因,基本就是因为养不起,或者说能够养活但是危害到整个家庭的财务健康。”
“大太监凭什么欣赏你提拔你呢?因为你认干爹干爷爷给他们提供了情绪价值,或者孝敬到位给他们提供了经济价值。”
“总之,汉朝的监察制度已经确立起来,虽然没有后来朝代那么完善,但是君主也已经有了虽然疑人不用,但是用人不能不疑的意识。”
诸侯王们陷入了沉思。
“古代,因为没有避孕手段,妇女生育的概率是很高的,但是营养不足等问题导致孩子存活率不够高,如果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老来得子,那确实是疼爱不已,但如果家里财政大权已经是成年儿子掌管,普通平民可能并不会养大新生的小儿子。”
“那么内书堂的选拔标准是什么呢?最基础的,是要有大太监欣赏你提拔你。”
刘姓诸侯王纷纷看向天幕,有人已经问出来了:【难道诸侯王有什么办法吗?】
“其实推恩令和我们现代的继承法的立法思想很像了,就是说作为子女,有平等的继承权。”伍爱华说道:“当然,现代也不勉强所有人平分,不愿意平分的,提前立好遗嘱,也可以把所有钱都给自己偏爱的那个孩子。”
说到这里,伍爱华忽然笑了:“这也是古代医疗技术不过关,儿童夭折太多,不然刘彻很快就能见识到什么叫做计划生育。”
“老刘家那种,虽然肉都烂在了碗里,但是有新鲜肉谁愿意吃烂肉啊?”
古人倒是知道为什么,闻言在弹幕中嘲笑道:【还能为什么?因为养不起啊!】
【没办法,人家也要生存,除了富贵人家,谁能养得起残疾儿?】
“甚至说,如果一个佃农之类的家庭已经有三四个立住的儿子,那么后面出生的婴儿,女儿生存的概率会比儿子更高——因为他们养不起儿子,但是女儿可以卖出去当童养媳或者养大了给哥哥们换彩礼娶媳妇。”
“这其实是古人延续了很多代的生存策略,将资源平分给孩子们,只会让阶层不断下跌,而将资源集中在最优秀的孩子身上,才能保证家族一直能够延续。”
“关于亲亲得相首匿,我记得我们之前有提过一次,”伍爱华回忆着:“这个政策一开始是在汉宣帝时期颁布的。”
“在古代来说,父母和祖父母对于直系晚辈、丈夫对妻子都是具有一定的控制权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晚辈和妻子并不是真的想要隐瞒窝藏,而是不得不这样做,不然可能反而有杀身之祸,加上古代对孝道的提倡,晚辈总是不好忤逆长辈,如果真有人敢举报父母祖父母,肯定会社会性死亡,考虑到这种因素,晚辈自然是只能选择隐匿窝藏。”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说:“当然,刘彻能这么干,主要是他爹把诸侯王揍了一顿,他是有基础的,没有基础的,咱们不推荐,毕竟你敢推,人家就敢造反……”
“可以说这个制度是八议官当的雏形,但是和八议、官当又有很大的不同。”伍爱华说着:“因为八议和官当是会减刑的,即使不减刑,也不太可能会加重刑罚,但是上请就说不准了。”
“要知道,党内无党,帝王思想,”伍爱华说道:“别看阉党是一个派别,和东林党等党派撕逼的时候拧成一团,但是他们内部也是有小团地的,而最常见的团体就是老乡。”
“我们现代的富豪家庭不也是如此?赢家通吃,输家领信托混日子。”伍爱华笑道:“所以当初汉武帝搞一个推恩令出来,对诸侯王才叫杀人诛心。”
只沉思了一秒,他们就反应过来:这办法根本不行!
“有人可能会问,古代不是讲究多子多福,怎么可能杀死儿子?”伍爱华说道:“但是和普遍认知不一样的是,在古代,平民家庭为了保障生存,基本都将儿子的数量控制在三到五个以内,因为再多家里就没办法供养得起。”
“我们现代有句话,叫做小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伍爱华说着:“也有人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一来,父母二人都要依靠成年的儿子们供养,但是儿子们愿意供养父母,愿意供养这个比自己孩子都要小的弟弟吗?孩子心存不满,岂不是影响了自己的养老?”伍爱华说着:“别说什么不孝,就像我们现代规定子女要赡养父母,但是真的去告子女的父母也没有几个。”
] “因为你干爹干爷爷是你老乡、远亲、邻居家的孩子……”
“二来,在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政策之前,所有人都要交丁口税,家里多一个孩子,就要多交一份税,男娃又要给他分家产,家里本来就那么几亩地,分给一两个儿子,他们还能生存下去,分给三四个儿子,每个人都要吃不饱,可能连媳妇都娶不上。”
“他们没有特定的压迫女性或者男性,而是特定地压迫所有不能掌握权力的人。”
“只有资源充足的人家才会喜欢多子多福,但即使是多子多福,为了家族延续,最多的家产和资源也是给了最有能力的孩子或者嫡长子,其他人也就是比普通人好一点罢了。”
“明朝就有很多人家把儿子送进宫里博前程。”
说完推恩令和分封制,伍爱华才回到之前的话题:“所以我们知道,古人对于儿子,虽然看中,但是必要时候,也没那么看重。”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监管也是把权力关进了笼子里,对于提升法治程度有正面的作用。”
“因为宦官能够拥有非常大的权力,而权力又必然滋生各种小团伙,试图将自己的权力世代传承下去。”
第57章
“除了上请制度之外,汉朝还有两项重要的刑法原则,分别为‘亲亲得相首匿’和‘老幼妇残恤刑’原则。”
“刚刚我们提到内书堂,其实内书堂也不是所有的小宦官都能去读的。”
“而因为要将官员的权力限制住,上请等刑法原则的存在就显得理所应当了。”伍爱华继续说道:“对于贵族官僚犯罪的,司法机关不能自己擅自判决,而是需要请示皇帝要怎么判。”
要是孩子中途夭折了呢?
“首匿,是说帮助窝藏罪犯、隐匿犯罪的主谋,汉武帝说‘重首匿之科’,汉宣帝就要和他曾祖父对着干,说父子夫妇之间互相隐匿是人的天性,怎么可能违反呢?所以孩子为父母隐瞒、妻子为丈夫隐瞒、孙儿为祖父母隐瞒,都不应该作为犯罪,同时,父母为孩子隐瞒、丈夫为妻子隐瞒、祖父母为孙儿隐瞒,都不应该判处死刑,要上请廷尉确定如何判刑。”
“当然,如果这里的百姓不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百姓,而是秦汉时期的百姓,那倒也不是不可能。”伍爱华补充了一句:“《中国通史》中有说明,古代所谓的百姓其实是百官百工之人,黎民才是真正指平民。”
“你和皇帝关系好,皇帝看到你犯罪了,也许大手一挥,给你免了或者罚点款就算了。”
【古人好像确实会直接抛弃残疾的孩子】
伍爱华看着弹幕,点头回答道:“确实,很多男婴都会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被抛弃,但是完好健壮的男婴也有不少被抛弃的。”
代代单传,要多大的压力啊!
“都知道藩王们不能随便得罪,毕竟人家有本地的兵权财权,分分钟造反也不是罕见事,虽然咱们历史上造反成功的案例就那么一个,但是造反不成,国家也内乱了,这时候外族什么的可不是要趁虚而入?”
伍爱华现在看到这些问题,已经很明白为什么对方不懂了,听到对方的话,伍爱华说道:“就是只生一个孩子,没得推恩,封地永存。”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人选择直接抛弃小儿子。”
“总之,没背景关系,就要有足够的运气,不然你作为小宦官只能去倒夜香,还指望能去读书?”
“你和皇帝关系不好,皇帝看到你犯罪了,那就是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并且要明正典刑,好好追查一下你之前是否存在类似行为,数罪并罚。”
“但是如果反过来,那么亲人之间的隐匿窝藏就是出于感情因素,那么自然不能免罪,但是考虑到这是人的天性,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所以可以上请,看
“那你怎么获得孝顺或者孝敬的机会呢?”
说完这个话题,伍爱华还不忘感慨一句:“说到底,这都是畸形的奴隶制度王朝和封建制度王朝搞出来的事情,帝王拥有许多女人,因为女人太多监管不过来,为了保证血脉纯正,又创造了宦官制度。”
“但是汉朝的诸侯不能,”伍爱华为他们叹气:“他们只能按照刘彻的想法,一代一代推恩下去,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儿子们,眼睁睁看着封地越来越小。”
伍爱华把这个简单的套路一说,汉朝官员心有戚戚:可不是嘛!如果惹了皇帝不高兴,就要天天担心自己有没有小辫子被人抓住。
【什么是计划生育?】
说完这话,伍爱华终于回归了主题。
汉武帝:嗯?推恩令?还是对付诸侯王的?详细说说!
“要不怎么说,始皇坚持郡县制也不是错的,就是各种因素叠加导致最终没成功罢了。”
“因为这句话的存在,很多人都以为古代百姓对老来得子欢欣鼓舞,”伍爱华微微冷笑:“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们怎么计划生育?】
“因为太监也喜欢提拔同乡的乡党,所以明朝有些村落城镇,百户半阉人,一村皆宦官。”
伍爱华这话一说,很多现代人就不解了:【为什么啊?】
“有观众可能会奇怪,为什么都是亲人之前隐瞒,还做出了区分?”伍爱华自问自答:“因为人身依附关系。”
刘彻一开始还有点担忧,一听伍爱华的解释,就是一声嗤笑:那些诸侯王能敢代代只生一个孩子,朕也就认了!
是生来就是残疾的?】
伍爱华看着弹幕,说道:“被抛弃的原因,基本就是因为养不起,或者说能够养活但是危害到整个家庭的财务健康。”
“大太监凭什么欣赏你提拔你呢?因为你认干爹干爷爷给他们提供了情绪价值,或者孝敬到位给他们提供了经济价值。”
“总之,汉朝的监察制度已经确立起来,虽然没有后来朝代那么完善,但是君主也已经有了虽然疑人不用,但是用人不能不疑的意识。”
诸侯王们陷入了沉思。
“古代,因为没有避孕手段,妇女生育的概率是很高的,但是营养不足等问题导致孩子存活率不够高,如果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老来得子,那确实是疼爱不已,但如果家里财政大权已经是成年儿子掌管,普通平民可能并不会养大新生的小儿子。”
“那么内书堂的选拔标准是什么呢?最基础的,是要有大太监欣赏你提拔你。”
刘姓诸侯王纷纷看向天幕,有人已经问出来了:【难道诸侯王有什么办法吗?】
“其实推恩令和我们现代的继承法的立法思想很像了,就是说作为子女,有平等的继承权。”伍爱华说道:“当然,现代也不勉强所有人平分,不愿意平分的,提前立好遗嘱,也可以把所有钱都给自己偏爱的那个孩子。”
说到这里,伍爱华忽然笑了:“这也是古代医疗技术不过关,儿童夭折太多,不然刘彻很快就能见识到什么叫做计划生育。”
“老刘家那种,虽然肉都烂在了碗里,但是有新鲜肉谁愿意吃烂肉啊?”
古人倒是知道为什么,闻言在弹幕中嘲笑道:【还能为什么?因为养不起啊!】
【没办法,人家也要生存,除了富贵人家,谁能养得起残疾儿?】
“甚至说,如果一个佃农之类的家庭已经有三四个立住的儿子,那么后面出生的婴儿,女儿生存的概率会比儿子更高——因为他们养不起儿子,但是女儿可以卖出去当童养媳或者养大了给哥哥们换彩礼娶媳妇。”
“这其实是古人延续了很多代的生存策略,将资源平分给孩子们,只会让阶层不断下跌,而将资源集中在最优秀的孩子身上,才能保证家族一直能够延续。”
“关于亲亲得相首匿,我记得我们之前有提过一次,”伍爱华回忆着:“这个政策一开始是在汉宣帝时期颁布的。”
“在古代来说,父母和祖父母对于直系晚辈、丈夫对妻子都是具有一定的控制权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晚辈和妻子并不是真的想要隐瞒窝藏,而是不得不这样做,不然可能反而有杀身之祸,加上古代对孝道的提倡,晚辈总是不好忤逆长辈,如果真有人敢举报父母祖父母,肯定会社会性死亡,考虑到这种因素,晚辈自然是只能选择隐匿窝藏。”
伍爱华这时候还在说:“当然,刘彻能这么干,主要是他爹把诸侯王揍了一顿,他是有基础的,没有基础的,咱们不推荐,毕竟你敢推,人家就敢造反……”
“可以说这个制度是八议官当的雏形,但是和八议、官当又有很大的不同。”伍爱华说着:“因为八议和官当是会减刑的,即使不减刑,也不太可能会加重刑罚,但是上请就说不准了。”
“要知道,党内无党,帝王思想,”伍爱华说道:“别看阉党是一个派别,和东林党等党派撕逼的时候拧成一团,但是他们内部也是有小团地的,而最常见的团体就是老乡。”
“我们现代的富豪家庭不也是如此?赢家通吃,输家领信托混日子。”伍爱华笑道:“所以当初汉武帝搞一个推恩令出来,对诸侯王才叫杀人诛心。”
只沉思了一秒,他们就反应过来:这办法根本不行!
“有人可能会问,古代不是讲究多子多福,怎么可能杀死儿子?”伍爱华说道:“但是和普遍认知不一样的是,在古代,平民家庭为了保障生存,基本都将儿子的数量控制在三到五个以内,因为再多家里就没办法供养得起。”
“我们现代有句话,叫做小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伍爱华说着:“也有人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
“一来,父母二人都要依靠成年的儿子们供养,但是儿子们愿意供养父母,愿意供养这个比自己孩子都要小的弟弟吗?孩子心存不满,岂不是影响了自己的养老?”伍爱华说着:“别说什么不孝,就像我们现代规定子女要赡养父母,但是真的去告子女的父母也没有几个。”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尔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