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陂春水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三十六陂春水漾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所以说王总只需要告诉东坡你并没有这样想也并没有这样做,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兰台在他面前绝不讲废话,单刀直入直切要点。
王安石把眼前的碗推远。
“额……”苏轼摆弄着手里的拐杖,“大概是章子厚那家伙嫉妒我在惠州吃荔枝,所以把我挪出岭南了吧。”
苏轼不理他。
广厦,独幽居。
“唔?”苏轼含着嘴里的肉抬头看过来。
苏轼颇为意外地抬起头,定定地盯了他半晌,唇一弯笑了:“知音二字,果然不假。”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正常。毕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承载于笔墨,有些话说完了就再没有了。”苏轼笑,转过头看着他,“今天提起这个,是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他与他说这些做什么,当年王安石要夺回被侵占的土地,就证明他已经想得足够清楚。
王安石垂眸看了已经迷糊了的他一眼,伸手被子上拍了拍:“子瞻,你且安心睡着,明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他不知道。”
他的新法,终于沦为了党争的工具。
“嘁,野狐精这个词倒在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苏轼扶着手杖让后几步,看着他撑了竹篙,扬起笑,抬手作了一揖,“前路珍重,有时间了记得来我这儿玩儿,我会好好招待你的。”
“你来了。”苏轼抬头看见他进来,嗓音沙哑地招呼了一句。
苏轼一直跪坐在窗边的垫子上,愣愣地望着外面飘落着的、独属于深秋的干枯黄叶,整个魂失魂落魄的。
“嗯嗯嗯,我知道了,我收好就是。”
部分诗稿也化作灰烬,与他一起埋葬在了泥土里。
王安石默默地看着他,面上明晃晃地写着:“扯,你继续扯。”
“……能让一向不服输的王相公认错,实属子瞻之幸。”
“大宋需要刀剑。”他不假思索,直截了当。
王安石把袖口从他手里拽出来,悄悄地走出去,关上门走了。
离开时苏轼只身前来送行,胡子一抖一抖的笑吟吟地送给他两个小坛子:“这是饯别礼,介卿等哪日想我了,就拆开看看,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而苏轼在听见那声“子瞻”后便已沉沉睡去。
王安石回来就看见僵成一尊塑像的魂。
苏轼终于扯不出笑。他低垂了眉眼,目光黏在陪他走过许多地方的竹杖上,总是微微上扬的尾音也低下去:“虽然偶尔会想像陶潜那般归隐,再不管这些纷纷扰扰的俗事——但是终究还是做不到啊,介甫不也一样吗?”不然又何必在离世了都留了满屏风的“司马君实”。
苏轼半开玩笑地反驳:“武将上位,伤的可是文人的心啊。”
“认为你会在吃的上面受委屈,着实是我失察了。”
“阿弗?”苏轼一晃神,随后敛了眸,声音轻飘飘的:“介甫还知道这件事?”
不过三年,他已经须发尽白,垂垂老矣,眼里的光也黯淡了许多。
“这又不是子固独有的称呼。再说了,你都默许我好几次了,这次也让让我呗,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占你几回便宜?”
“所以你一直叫的都是苏东坡,这个道理你也一直明白。”
儋州一别,几度春秋。一魂一人常州再见,苏轼却已日薄西山。
苏轼沉默了一瞬,胡子动了动轻笑出声:“你果然哪儿都很像他。”
“不辞长作岭南人。”王安石接了这一句,本就低沉的声音更沉了,“苏东坡,你这话连苏辙都骗不了。”
“苏东坡。”
“介卿你怎么不吃啊?味道很不错呢,你尝一个。”苏轼抱着自己碗里的蛤蜊吸溜吸溜,看起来吃得很香。
兰台蹦蹦跳跳地回了墨痕斋,王安石望着她的背影,轻轻抿起了唇。
他们两个都是通透的性子,只不过一个是肯放下,一个是明白了也要硬闯。
“做什么?”王安石说着把火盆拽出来,抬头看着他从一个箱子里拿出来一沓诗稿,然后尽数丢进了火盆里。
绍圣四年夏。
“不必了,我不困。”王安石退开一些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还有,你别老是拿子固的话来称呼我,听起来实在别扭。”
一人一魂你一言我一语,苏轼年岁大了,不能与他聊至中宵,眼皮打了几次架,昏昏沉沉地要睡。
王安石严肃回驳:“文人风骨,武将忠魂,缺一不可。”
“……为老不尊。”
“so?就这么回事儿?东坡不至于因为这么点儿小事跟你吵成这样啊。”听完故事的兰台头上顶着里三层外三层的问号,“他跟介甫你到底吵什么了?”
“那估计它没机会重见天日了。”
“介卿,要不要一起躺着,等明早我起来送你。”
“我知道。”
“王总啊我跟你说,其实东坡他在意的不是记忆的问题,而是他在你心里的位置。简单来说,他在意的是你是否把他当作了替代品。”
寂静夜色中,他随着苏轼默默地走了一路,终于在一片平静无波的湖边停下时,苏轼率先开了口:“咱俩这么走着,倒让我想起了当年与介甫同游,他也这样沉默了一路,然后停在一棵柏树前,对着树看了许久,长叹一声道:‘无他,朝廷疑尔。荒谬。’”
“啊不不不,不是道歉,是澄清、安慰。”认错是不可能认错的,她还没异想天开到让他去认错,急忙一个大拐弯换了话术,“实话实说而已,哪能叫认错呢。”兰台说着站起来,拍拍裙子上的土做了个总结:“我这个建议王总可以考虑一下。我先回工坊了,看看有没有谁在摸鱼。”
苏轼忽然扯了他的衣袖,声音低低的,有些迷惘:“……介甫?”
王安石送他回去,看着他和衣躺下,眼睛在夜色下似乎又亮晶晶的了。
“罢了罢了,咱回去吧,不然又要被锁在门外了。”
“但你一直很清楚我并非那个王介甫。”
王安石看着碗里的蛤蜊,觉得自己真的是小瞧了苏轼。
倾诉了一些,心情稍微好转的王安石略略回忆了一下:“大致是:我因为对苏东坡的承诺不告诉他诗稿的事,他质问我他和苏东坡于我而言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苏轼怔了一瞬,摇头失笑。
“喂喂喂,你个十几岁的小魂,能不能尊重一下我这位老人。再说了,别人想要还不一定有呢。”
当年秋天,王安石离开了儋州。
“嗯。”
王安石不言,伸手扶起了他。
王安石还从来没有在口头
哦~兰台恍然大悟。
“这是?”
“咳!”苏轼险些把食物呛到气管里。
“这个我并不知。”
金红色的火苗几个眨眼间就将诗稿包裹,渡上了一层灰黑。
“嗯。”王安石应一声,在旁边坐下,声线仍然低沉,语气却温和了许多:“王弗那年,也是如此吗?”
一记直球打得苏轼措手不及,扭头看过来,傻愣愣地眨巴眨巴眼。
“道歉认错?”
明白过来后苏轼心里憋屈着的气顿时烟消云散,但他还没看过王安石这样傲娇的魂别别扭扭地跟他解释的样子,顿时起了逗弄的心思。
“跟你有关的诗词。”苏轼矮下身,把手里的烛火燎上纸张,“忍不住想写,可又不想有朝一日我也有了墨魂后,他会受这些东西的影响。你也得答应我,如果以后遇见了我的墨魂,别告诉他这些。”
“只可惜这里没有那么多可吃的东西,你恐怕得委屈上一段时间了。”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王安石拧着眉吟诵出这句诗,短短十字掷地有声,“苏东坡,陶潜他也并非完完全全地不受世俗纷扰。既决定要为国为民,就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你只管放手去做就是。”
建国靖中元年八月末,诗人苏轼与世长辞。
“他只是朋友,这一点上你与他是不同的。”王安石看他有了反应,沉吟一瞬又道:“那部分记忆的事,只是出于承诺,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苏子瞻。”
他要真赌起气来,王安石也拿他没办法,只能无奈地微微叹气,走到旁边,撩了衣摆也跪坐下来:“子瞻,我没把你当苏东坡看。”
“不过你今天来看我,正好能帮个忙。”苏轼颤巍巍地拿了桌上的烛台,“你来信后我把奴仆都遣退了,现在只能你帮我把桌子底下那个火盆挪出来。”
他这几句虽然直接,但在表达意思上却相当拧巴,也亏得苏轼不笨,绕了几个弯就明白了他这些话的真正含义。
他回头,看见那个豁达乐观了半辈子的小老头眯着眼睛朝他这边望着,整个人似乎在发光。
王安石看他困得不成样子,声音渐渐的低了,最后彻底安静下来,小心地起身,准备离开。
苏轼被眼前的墨魂盯得发怵,心虚的话赶话:“真的,你没看见我写的诗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
“仔细说起来,你不是王介甫,却也的确是王安石。但我还是不想把你当成他来相处,即使是朋友,也不能将你看作替代,人也好墨魂也好,都该是个独立的个体。”
“嗯。”王安石竹篙一点,小船晃晃悠悠地荡远。
“嘿嘿。”
?这次迷惑的换成了王安石。
“好了。走吧,我们一起去夜游一趟。”
“啊,这个确实是个问题。”苏轼揪着自己花白的胡子陷入沉思。
] “所以说王总只需要告诉东坡你并没有这样想也并没有这样做,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兰台在他面前绝不讲废话,单刀直入直切要点。
王安石把眼前的碗推远。
“额……”苏轼摆弄着手里的拐杖,“大概是章子厚那家伙嫉妒我在惠州吃荔枝,所以把我挪出岭南了吧。”
苏轼不理他。
广厦,独幽居。
“唔?”苏轼含着嘴里的肉抬头看过来。
苏轼颇为意外地抬起头,定定地盯了他半晌,唇一弯笑了:“知音二字,果然不假。”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正常。毕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承载于笔墨,有些话说完了就再没有了。”苏轼笑,转过头看着他,“今天提起这个,是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他与他说这些做什么,当年王安石要夺回被侵占的土地,就证明他已经想得足够清楚。
王安石垂眸看了已经迷糊了的他一眼,伸手被子上拍了拍:“子瞻,你且安心睡着,明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他不知道。”
他的新法,终于沦为了党争的工具。
“嘁,野狐精这个词倒在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苏轼扶着手杖让后几步,看着他撑了竹篙,扬起笑,抬手作了一揖,“前路珍重,有时间了记得来我这儿玩儿,我会好好招待你的。”
“你来了。”苏轼抬头看见他进来,嗓音沙哑地招呼了一句。
苏轼一直跪坐在窗边的垫子上,愣愣地望着外面飘落着的、独属于深秋的干枯黄叶,整个魂失魂落魄的。
“嗯嗯嗯,我知道了,我收好就是。”
部分诗稿也化作灰烬,与他一起埋葬在了泥土里。
王安石默默地看着他,面上明晃晃地写着:“扯,你继续扯。”
“……能让一向不服输的王相公认错,实属子瞻之幸。”
“大宋需要刀剑。”他不假思索,直截了当。
王安石把袖口从他手里拽出来,悄悄地走出去,关上门走了。
离开时苏轼只身前来送行,胡子一抖一抖的笑吟吟地送给他两个小坛子:“这是饯别礼,介卿等哪日想我了,就拆开看看,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而苏轼在听见那声“子瞻”后便已沉沉睡去。
王安石回来就看见僵成一尊塑像的魂。
苏轼终于扯不出笑。他低垂了眉眼,目光黏在陪他走过许多地方的竹杖上,总是微微上扬的尾音也低下去:“虽然偶尔会想像陶潜那般归隐,再不管这些纷纷扰扰的俗事——但是终究还是做不到啊,介甫不也一样吗?”不然又何必在离世了都留了满屏风的“司马君实”。
苏轼半开玩笑地反驳:“武将上位,伤的可是文人的心啊。”
“认为你会在吃的上面受委屈,着实是我失察了。”
“阿弗?”苏轼一晃神,随后敛了眸,声音轻飘飘的:“介甫还知道这件事?”
不过三年,他已经须发尽白,垂垂老矣,眼里的光也黯淡了许多。
“这又不是子固独有的称呼。再说了,你都默许我好几次了,这次也让让我呗,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占你几回便宜?”
“所以你一直叫的都是苏东坡,这个道理你也一直明白。”
儋州一别,几度春秋。一魂一人常州再见,苏轼却已日薄西山。
苏轼沉默了一瞬,胡子动了动轻笑出声:“你果然哪儿都很像他。”
“不辞长作岭南人。”王安石接了这一句,本就低沉的声音更沉了,“苏东坡,你这话连苏辙都骗不了。”
“苏东坡。”
“介卿你怎么不吃啊?味道很不错呢,你尝一个。”苏轼抱着自己碗里的蛤蜊吸溜吸溜,看起来吃得很香。
兰台蹦蹦跳跳地回了墨痕斋,王安石望着她的背影,轻轻抿起了唇。
他们两个都是通透的性子,只不过一个是肯放下,一个是明白了也要硬闯。
“做什么?”王安石说着把火盆拽出来,抬头看着他从一个箱子里拿出来一沓诗稿,然后尽数丢进了火盆里。
绍圣四年夏。
“不必了,我不困。”王安石退开一些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还有,你别老是拿子固的话来称呼我,听起来实在别扭。”
一人一魂你一言我一语,苏轼年岁大了,不能与他聊至中宵,眼皮打了几次架,昏昏沉沉地要睡。
王安石严肃回驳:“文人风骨,武将忠魂,缺一不可。”
“……为老不尊。”
“so?就这么回事儿?东坡不至于因为这么点儿小事跟你吵成这样啊。”听完故事的兰台头上顶着里三层外三层的问号,“他跟介甫你到底吵什么了?”
“那估计它没机会重见天日了。”
“介卿,要不要一起躺着,等明早我起来送你。”
“我知道。”
“王总啊我跟你说,其实东坡他在意的不是记忆的问题,而是他在你心里的位置。简单来说,他在意的是你是否把他当作了替代品。”
寂静夜色中,他随着苏轼默默地走了一路,终于在一片平静无波的湖边停下时,苏轼率先开了口:“咱俩这么走着,倒让我想起了当年与介甫同游,他也这样沉默了一路,然后停在一棵柏树前,对着树看了许久,长叹一声道:‘无他,朝廷疑尔。荒谬。’”
“啊不不不,不是道歉,是澄清、安慰。”认错是不可能认错的,她还没异想天开到让他去认错,急忙一个大拐弯换了话术,“实话实说而已,哪能叫认错呢。”兰台说着站起来,拍拍裙子上的土做了个总结:“我这个建议王总可以考虑一下。我先回工坊了,看看有没有谁在摸鱼。”
苏轼忽然扯了他的衣袖,声音低低的,有些迷惘:“……介甫?”
王安石送他回去,看着他和衣躺下,眼睛在夜色下似乎又亮晶晶的了。
“罢了罢了,咱回去吧,不然又要被锁在门外了。”
“但你一直很清楚我并非那个王介甫。”
王安石看着碗里的蛤蜊,觉得自己真的是小瞧了苏轼。
倾诉了一些,心情稍微好转的王安石略略回忆了一下:“大致是:我因为对苏东坡的承诺不告诉他诗稿的事,他质问我他和苏东坡于我而言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苏轼怔了一瞬,摇头失笑。
“喂喂喂,你个十几岁的小魂,能不能尊重一下我这位老人。再说了,别人想要还不一定有呢。”
当年秋天,王安石离开了儋州。
“嗯。”
王安石不言,伸手扶起了他。
王安石还从来没有在口头
哦~兰台恍然大悟。
“这是?”
“咳!”苏轼险些把食物呛到气管里。
“这个我并不知。”
金红色的火苗几个眨眼间就将诗稿包裹,渡上了一层灰黑。
“嗯。”王安石应一声,在旁边坐下,声线仍然低沉,语气却温和了许多:“王弗那年,也是如此吗?”
一记直球打得苏轼措手不及,扭头看过来,傻愣愣地眨巴眨巴眼。
“道歉认错?”
明白过来后苏轼心里憋屈着的气顿时烟消云散,但他还没看过王安石这样傲娇的魂别别扭扭地跟他解释的样子,顿时起了逗弄的心思。
“跟你有关的诗词。”苏轼矮下身,把手里的烛火燎上纸张,“忍不住想写,可又不想有朝一日我也有了墨魂后,他会受这些东西的影响。你也得答应我,如果以后遇见了我的墨魂,别告诉他这些。”
“只可惜这里没有那么多可吃的东西,你恐怕得委屈上一段时间了。”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王安石拧着眉吟诵出这句诗,短短十字掷地有声,“苏东坡,陶潜他也并非完完全全地不受世俗纷扰。既决定要为国为民,就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你只管放手去做就是。”
建国靖中元年八月末,诗人苏轼与世长辞。
“他只是朋友,这一点上你与他是不同的。”王安石看他有了反应,沉吟一瞬又道:“那部分记忆的事,只是出于承诺,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苏子瞻。”
他要真赌起气来,王安石也拿他没办法,只能无奈地微微叹气,走到旁边,撩了衣摆也跪坐下来:“子瞻,我没把你当苏东坡看。”
“不过你今天来看我,正好能帮个忙。”苏轼颤巍巍地拿了桌上的烛台,“你来信后我把奴仆都遣退了,现在只能你帮我把桌子底下那个火盆挪出来。”
他这几句虽然直接,但在表达意思上却相当拧巴,也亏得苏轼不笨,绕了几个弯就明白了他这些话的真正含义。
他回头,看见那个豁达乐观了半辈子的小老头眯着眼睛朝他这边望着,整个人似乎在发光。
王安石看他困得不成样子,声音渐渐的低了,最后彻底安静下来,小心地起身,准备离开。
苏轼被眼前的墨魂盯得发怵,心虚的话赶话:“真的,你没看见我写的诗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
“仔细说起来,你不是王介甫,却也的确是王安石。但我还是不想把你当成他来相处,即使是朋友,也不能将你看作替代,人也好墨魂也好,都该是个独立的个体。”
“嗯。”王安石竹篙一点,小船晃晃悠悠地荡远。
“嘿嘿。”
?这次迷惑的换成了王安石。
“好了。走吧,我们一起去夜游一趟。”
“啊,这个确实是个问题。”苏轼揪着自己花白的胡子陷入沉思。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不务正业墨痕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三十六陂春水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不务正业墨痕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