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书生32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仗剑书生321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真是没半点出息!”秀梅搁下笔,叹了口气,暗骂自己道,“人家飞黄腾达,弹冠相庆,早把你忘到爪哇国去了,你还在枕前想他,真是没半点志气!可恨,可恼!”
中秋一过,不觉来到深秋,川北大地早晚霜频吹,草木摇落,露似珍珠。
因为,王天亮在他父亲周年祭日时回来过一次,只是把秀梅曾经在读大学期间和在铜州中学教书时寄给他的二十多张一寸照片、二寸照片和五寸照片,用一个将他们部队的信封装上,特地把信封上的地址用墨水涂了,叫邻居一个小姑娘退给了她,信封里面除了照片外,一张纸半个字都没有。
“枕前何事最伤情?”秀梅抄写到这句时,停下笔来,看着昏黄摇曳的煤油灯光,自我问道,“俺这二十多年的人生光景,除了父亲的爱,还有何事能让俺在枕前伤情呢?不就是那个叫王天亮的人吗?”
收到这个特殊礼物的那天,看到王天亮如此绝情,秀梅痛哭了一场,也把王天亮曾经寄给她的五六张照片用一角旧报纸包了,趁他未离开汀福湾之时,让邻居小姑娘送给了王天亮。从此,她就觉得和王天亮是陌路人了,尽量控制自己不去想他们曾经的往事,甚至,她还把高中毕业照片中的那亮瘦瘦精精的、站在前排边上的王天亮的像也用手抠掉,并把那张照片藏起来,希望从心底把这个人忘掉……
秀梅在心里骂完,忍不住狠狠地去自己的脸上左右各抽了一个耳光之后,但又忍不住气恼得泪流满面……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然而,就是刘文周的这个“无心之举”,让秀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王天亮”。刘文周好学上进,但文化偏低,遭人排挤,想当个在农村比较出人头地的文书都当不成,当了代课老师想转正,却考不上,但他不放弃,是一种自觉的努力,不懈地和命运抗争。在这一点上,他就比王天亮强。想当初,王天亮勉强考上高中,不但家里缴不起学费,连转粮(那个年代给中学生的优惠政策,家里到粮站交1斤粗粮可以凭收据到学校附近的粮站取1斤细粮,初中生每月5斤,高中生每月7斤)都是她父亲在给她转粮时,一并给他转了,两年高中的学费、转粮都是父亲给的,从未说过半句,虽然王天亮的父母嘴上千恩万谢,说什么下辈子当牛做马,结草衔环以报,结果呢?而且,王天亮也是在她的帮助和勉励之下,才混了个高中毕业证。特别是刘文周也父母双亡,与她算是同病相怜……
三年多了,秀梅等天亮信的心已经死了,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偶尔还会触景生情。她想自己现在除了劳动,虫子般活着,除了坚信自己有沉冤昭雪的一天之外,还因为曾经文学和书信,让她还有所寄托,写日记,对日记倾诉,很多次她都想到,王天亮忘恩负义,自私自利,不足永恋,只是为写给他的上百封书信感到惋惜,有好多次都写信去要天亮把她写给他的所有信件退还,但又让她顾虑重重,要是王天亮还在生她的气,不但不退信,还写信来抢白讽刺她一顿,岂不是自讨一个天大的没趣,还自寻烦恼不是?
秀梅从大学毕业以来,就一把《花间集》当枕头,常常是睡前读一首,把其中的佳词美句,反复吟诵,铭记脑海,在给天亮写情书时,随手引用,时间久了,天亮都回信说她不愧是学中文的,一封信不但文采斐然,而且引经据典,但有“掉书袋”之嫌。
然而,不知道是谁说的,你越恨一个人,就越难忘掉这个人,到后来,其他的人都记不得了,而这个人却成了你的牵挂。中秋节那天,刘文周来了,她明白他是打着拜师的幌子,其实是来干什么的?她硬着心肠把刘文周赶走之后,特别是看到那封月饼时,她死水般沉寂的心底涌起了微澜……按川北人家的风俗,女子订婚之后,男子要在这一天给女方家送月饼的,名曰:“拜中秋!”她和刘文周既未订婚,他送什么月饼呢?但也许是老实巴交的刘文周的无心之举吧?秀梅想到这一层意思时,就这样给自己说。
看着煤油灯的光亮越来越暗,秀梅也觉得困倦了,她把《花间集》扔到枕头边,简单洗漱了一下,吹灭了煤油灯,爬上床去,脱了衣服,躺下身子时,却看见一轮上弦月透过窗户,冷冷地挂在一片片乌云的缝隙之中……
愁人知夜长,秀梅自刘文周来拜师不成,留下月饼无法奉还后,心里总觉不是滋味。夜深人静,手脚冰凉,写了日记之后,仍没有丝毫的睡意,她又从枕头边把那本《花间集》拿出来,随手翻到一首五代词人尹鄂的《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词,边抄边读,词云:“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 “真是没半点出息!”秀梅搁下笔,叹了口气,暗骂自己道,“人家飞黄腾达,弹冠相庆,早把你忘到爪哇国去了,你还在枕前想他,真是没半点志气!可恨,可恼!”
中秋一过,不觉来到深秋,川北大地早晚霜频吹,草木摇落,露似珍珠。
因为,王天亮在他父亲周年祭日时回来过一次,只是把秀梅曾经在读大学期间和在铜州中学教书时寄给他的二十多张一寸照片、二寸照片和五寸照片,用一个将他们部队的信封装上,特地把信封上的地址用墨水涂了,叫邻居一个小姑娘退给了她,信封里面除了照片外,一张纸半个字都没有。
“枕前何事最伤情?”秀梅抄写到这句时,停下笔来,看着昏黄摇曳的煤油灯光,自我问道,“俺这二十多年的人生光景,除了父亲的爱,还有何事能让俺在枕前伤情呢?不就是那个叫王天亮的人吗?”
收到这个特殊礼物的那天,看到王天亮如此绝情,秀梅痛哭了一场,也把王天亮曾经寄给她的五六张照片用一角旧报纸包了,趁他未离开汀福湾之时,让邻居小姑娘送给了王天亮。从此,她就觉得和王天亮是陌路人了,尽量控制自己不去想他们曾经的往事,甚至,她还把高中毕业照片中的那亮瘦瘦精精的、站在前排边上的王天亮的像也用手抠掉,并把那张照片藏起来,希望从心底把这个人忘掉……
秀梅在心里骂完,忍不住狠狠地去自己的脸上左右各抽了一个耳光之后,但又忍不住气恼得泪流满面……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然而,就是刘文周的这个“无心之举”,让秀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王天亮”。刘文周好学上进,但文化偏低,遭人排挤,想当个在农村比较出人头地的文书都当不成,当了代课老师想转正,却考不上,但他不放弃,是一种自觉的努力,不懈地和命运抗争。在这一点上,他就比王天亮强。想当初,王天亮勉强考上高中,不但家里缴不起学费,连转粮(那个年代给中学生的优惠政策,家里到粮站交1斤粗粮可以凭收据到学校附近的粮站取1斤细粮,初中生每月5斤,高中生每月7斤)都是她父亲在给她转粮时,一并给他转了,两年高中的学费、转粮都是父亲给的,从未说过半句,虽然王天亮的父母嘴上千恩万谢,说什么下辈子当牛做马,结草衔环以报,结果呢?而且,王天亮也是在她的帮助和勉励之下,才混了个高中毕业证。特别是刘文周也父母双亡,与她算是同病相怜……
三年多了,秀梅等天亮信的心已经死了,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偶尔还会触景生情。她想自己现在除了劳动,虫子般活着,除了坚信自己有沉冤昭雪的一天之外,还因为曾经文学和书信,让她还有所寄托,写日记,对日记倾诉,很多次她都想到,王天亮忘恩负义,自私自利,不足永恋,只是为写给他的上百封书信感到惋惜,有好多次都写信去要天亮把她写给他的所有信件退还,但又让她顾虑重重,要是王天亮还在生她的气,不但不退信,还写信来抢白讽刺她一顿,岂不是自讨一个天大的没趣,还自寻烦恼不是?
秀梅从大学毕业以来,就一把《花间集》当枕头,常常是睡前读一首,把其中的佳词美句,反复吟诵,铭记脑海,在给天亮写情书时,随手引用,时间久了,天亮都回信说她不愧是学中文的,一封信不但文采斐然,而且引经据典,但有“掉书袋”之嫌。
然而,不知道是谁说的,你越恨一个人,就越难忘掉这个人,到后来,其他的人都记不得了,而这个人却成了你的牵挂。中秋节那天,刘文周来了,她明白他是打着拜师的幌子,其实是来干什么的?她硬着心肠把刘文周赶走之后,特别是看到那封月饼时,她死水般沉寂的心底涌起了微澜……按川北人家的风俗,女子订婚之后,男子要在这一天给女方家送月饼的,名曰:“拜中秋!”她和刘文周既未订婚,他送什么月饼呢?但也许是老实巴交的刘文周的无心之举吧?秀梅想到这一层意思时,就这样给自己说。
看着煤油灯的光亮越来越暗,秀梅也觉得困倦了,她把《花间集》扔到枕头边,简单洗漱了一下,吹灭了煤油灯,爬上床去,脱了衣服,躺下身子时,却看见一轮上弦月透过窗户,冷冷地挂在一片片乌云的缝隙之中……
愁人知夜长,秀梅自刘文周来拜师不成,留下月饼无法奉还后,心里总觉不是滋味。夜深人静,手脚冰凉,写了日记之后,仍没有丝毫的睡意,她又从枕头边把那本《花间集》拿出来,随手翻到一首五代词人尹鄂的《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词,边抄边读,词云:“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