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难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暑气难消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他照看常徽也有数年,很是知晓常徽的一些小习惯,也知道这对姐弟胸怀大志,如今常徽如此颓唐,他自然是归咎于半个多月前的那次意外,心中不知有多怜爱这个小辈,生怕常徽生活上再有什么不如意。
当然,对于景明帝这么个不大爱喜欢上朝处理政事的,他也无所谓心腹不心腹,满朝文武都是他的“心腹”,但也不及他的爱宠“心腹”。
常徽甚至都在幻想,这其中的谁冲上前来,狠狠地揍他一顿。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周围的人有所动静,反而是刚刚怒目而视对着他的几个,在他平静无波的眼神中,竟然不自觉地目光闪躲起来,有一个胆子小些的,甚至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如今常徽身边没有禁军,甚至他出门连个奴仆都不带,碰上一个江湖中人,自然是很危险的,但随即,常徽想到了什么,他鹰隼一般的目光柔和冷静下来,又变成了波澜不惊的模样。
转头就将此事给忘得一干二净。
在姐弟二人失衡之前,他们遇上了一个翩翩少年郎。
常徽叹息,摇头,面上神色难辨。
这些人就算上来揍他又如何?
“掖庭当值。”
这一天,有多少人因为常徽曾经的一句无心之言而震撼,已经不得而知。常徽本人是难得的睡了一个好觉的。
钦州,榆阳。
常徽将手中的《魏书地理志》翻到了这一页,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他这样盯着已经很久了。他手上有些用力,将这张纸捏的有几分皱巴巴,在旁边干净整洁的纸张中格格不入。
或许是因为这盛世繁华景象,着实不似记忆中的那般风声鹤唳、门户紧闭,他心中竟然难得的有了几分安宁。
这般在宅中闲逸几日,常徽也没什么心思温书,连重锐意来拜访送恭贺也不大提起几分兴致。外头灯会集市一连数日未停,热闹得很,常徽除了第一天挨不住常叔的催促去逛了下,后头甚至都没有怎么出房门。
常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将手上的书随后一扔,抛掷在书桌上那摊被他这些时日翻乱却又没有收好的笔墨和书籍上。
他在一处茶水摊子上小坐片刻,听了几耳朵康乐坊雪夜塌房的事,心中很有几分惊愕。他上辈子这段时日困守在宅院之中,未曾得知此事,但后来中原一带春雪厚重导致雪灾,又误了春耕,以至于秋日饥荒,这些事,却是他知道的。
******
像是有一层叫人看不清的薄膜,将茶棚内外,隔成了两个世界。
常徽幼年时也曾随常允君流浪过一段时日,那段流浪的日子过得苦,居无定所,衣食无着,更可怕的是不知明天去向何方,有种随波逐流的颓唐感。不过即便如此,常允君的乐观和坚定还是一直影响着年幼的他,以至于二人即便在流浪途中,也能调整好心态。但有时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心态遇上天灾人祸,也难免失衡。
不过一群凡夫俗子,难道还能够改变大魏既亡的命运么?
常叔走了进来,照例是感受了一下屋内的温度,他觉得有些冷,叫外头服侍的人连忙又加了个炭盆进来,又是沏好热茶,端来常徽惯吃的点心。
说来可笑,两辈子,常徽姐弟第一次如此感激的一个人,再后来,会变成叫他们痛彻心扉,千方百计也要杀死的一个人。
连这段时日常徽一反常态地颓废不上进,他劝过后,心中也只剩下满满的无可奈何和疼惜。
那时他刚刚入朝为官,算是景明帝亲手提拔的,安置在鸾台知事一职上,不过七品小官,但是难得的是能在御前行走,算是帝王的心腹之位。那段时日凤台上下忙碌,一整年的时日,朝中为赈灾一事吵得不可开交,常徽就经手了很多相关的信息甚至奏章。
常徽随口应付了几句常叔的话,不过都是按照以往的礼节在送,末了,常叔又规劝常徽,只是这次不再是劝他埋头苦读,而是说今日难得的雪后初晴,常徽和该出去走走。常徽碍于这位老管家的情面,随口应了,末了,他看着常叔转身要走,突然想起一件事,叫住了他。
配上他琥珀色冰冷的眸,这般的气度容貌,给人的感觉,像是一尊高高在上的天尊神像,俯首之间,见了人间沧海桑田,为这蝼蚁一样的万民对于命运的随波逐流或是反抗,而投来的一撇。
第十四章侠客
他如今刚到永安一年有余,所识之人不过国子监的几个同窗和博士,这些人中,有些他尚且有几分印象,有些就已经完全抛在脑后了。这些礼节性的来往,常徽无心打理,常叔却是个十分称职的老管家,悉数替他按着常礼送上府。
哪怕外间爆竹声响轰鸣一夜未曾停歇,直到五更天还依稀可见漫天的火树银花,常徽待在自家小宅中,也不守岁,早早地安眠。
只是饶是如此,看着周围人的神色,常徽心中仍旧是无波无澜,面上甚至是还带了几分嗤笑之色。
或许是蔑视,或许是毫不在意,又或许是无奈和怜悯,又或者,是他自己也不清楚的,兼而有之。
这个世界,糟糕透顶,烂透了,如果这个侠客是来取他性命的话,叫他取走又何妨?
常徽站定,眼神陡然变了,如鹰隼般一样的目光朝来人身上望去,将这人上下快速打量了一番。
只是区区一个坊市的坍塌,还没有到后来中原百万灾民和饥民,没有到十室九空、易子而食的地步,也没有再后来的城破国亡,兵荒马乱,硝烟四起。
常徽对常叔还是有几分敬重的,虽对他口中所说的礼节之事,心中很有几分觉得“不必如此”、“大魏很快就要亡国”、“这些事有时总是十分之无用且荒唐”的想法,也觉得大可不必说出来 ,叫老人家心中担忧他的精神状态——毕竟这些东西,世人向来如此,也没谁觉得不对。
“常叔,我书桌上的一应书和笔墨纸砚,且送进宫去,交付于一个唤作华荣的内侍。如今,他应当是在——”常徽顿了下,有些不太确定,但想到宫中尚无消息传出,想来还是在老地方。
常徽后知后觉,自己方才应当是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他这段时日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太长,有时候会自言自语,或许这习惯方才就带出来了。
这般想着,常徽心中不自觉地想到:“这算什么,还只是个开始呢。”
魏朝迟早要完,这个世界迟早要硝烟四起,生灵涂炭,他纵然重来一次,难道便能改变这一切么?他初初登上权位,未必没有励精图治、造福黎民百姓的想法,但官场黑暗,宦海沉浮之后,还有谁能秉持初心呢。
他本来已是快要心如死灰,对任何事物都快要提不起什么兴致来的,但除夕那夜见了小巷中的乞儿,不知怎的,想起一些往事来。
正当常徽脚步快要踏离茶棚的时候,一个洪亮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郎君留步!”
这小小的茶水摊内外,外边人声鼎沸,叫卖声不停,甚至茶水摊火炉外边,躺倒了一个浑身酒气、鼾声震天响的人,而茶棚内,众人一言不发,只有炊壶的水烧开,咕嘟咕嘟冒泡的声音。
活着还是死去,对于常徽来说,其实也没有很大的差别了。只是这般想着,常徽的脑海中,不自觉地想到了常允君,她素来聪颖,如今又心性果决,想来不会有什么苦头可吃——这般想着,似乎常徽对这个世界也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雪后初晴,午时天气难得有几分暖和。
常徽脑海之内,冥冥之中,有一种自毁的倾向,这一点,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发现,反而他整个人,因为这种偶尔的情绪和倾向,显出一种格外叫人惊骇的极端冷静来。
常叔拿这些来问常徽该如何定度的时候,常徽正困坐在榻上,一手拿火钳扒拉着炭火,一手翻阅着一本《魏书地理志》。
这世道,不同流合污就得死。
常徽想完,才发现周遭不少人都看着自己,甚至有几个面露愤懑之色,或许这其中还有几个想上来打人的,但是碍于种种,并未动手。
这算是个习惯了。常徽自做了奸臣之后,有不少自诩正义的侠客来刺杀过他,只是他那时候贪恋权势、畏惧死亡,自然将自己身边护得牢靠,没有一个侠客能在数百位禁军的围攻之下杀到他面前。这些侠客,纵然武艺高强,一个打十个不再话下。但是禁军毕竟不是普通人,即便是江湖赫赫有名的第一高人,在禁军的车轮战下,也得歇菜。
因了常允君在宫内的缘故,以往常家姐弟对宫中内侍和掌事宫女都是十分客气的,这点,即便在常允君后宫专宠后也没有什么改变。该给谁送,又送些什么东西,这件事随着常昭仪地位的水涨船高,有时候很难界定。
同窗送了笔墨纸砚,几个关照过常徽的博士,按着他们的喜好又送了棋谱、曲谱、美酒之类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平常货,但也是难得的珍品,大多数是常允君在宫中精心挑选过,而后赏赐下来的。
这些都好说也好做,唯有一件,叫常叔拿不定主意,那便是宫中内侍和宫女的一应礼节。
钦州,榆阳,常徽和常允君第一次见到了嵇规。
常徽弃了厚重的大氅,穿着简单的一身霜色圆领袍子,虽然衣着简单,但是腰间坠了香囊玉饰,外加他气质不俗,看着也不似寻常人。
常徽顿觉无趣。
常徽转过身去,就见一个身形魁梧、背上背了双剑的青年侠客大跨步朝他走来。
他施施然起身,正要离去,周遭人没有一个敢阻拦他的,沉默着目送常徽离开。
如今慢慢想来,那即便已是很多年前的光景了,他脑海中,却仍旧像是昨天发生过的一样。闭上眼,似乎还能蒙蒙之间,看见景明元年冬至的那场雪,身上还能冻起一阵鸡皮疙瘩,像是有什么黏稠恶心的东西,随着腿慢慢攀附起来,蔓延全身。
即便是重生一回,一想到这个人,常徽胸腔中仍旧是升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和些许的惆怅。
] 他照看常徽也有数年,很是知晓常徽的一些小习惯,也知道这对姐弟胸怀大志,如今常徽如此颓唐,他自然是归咎于半个多月前的那次意外,心中不知有多怜爱这个小辈,生怕常徽生活上再有什么不如意。
当然,对于景明帝这么个不大爱喜欢上朝处理政事的,他也无所谓心腹不心腹,满朝文武都是他的“心腹”,但也不及他的爱宠“心腹”。
常徽甚至都在幻想,这其中的谁冲上前来,狠狠地揍他一顿。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周围的人有所动静,反而是刚刚怒目而视对着他的几个,在他平静无波的眼神中,竟然不自觉地目光闪躲起来,有一个胆子小些的,甚至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如今常徽身边没有禁军,甚至他出门连个奴仆都不带,碰上一个江湖中人,自然是很危险的,但随即,常徽想到了什么,他鹰隼一般的目光柔和冷静下来,又变成了波澜不惊的模样。
转头就将此事给忘得一干二净。
在姐弟二人失衡之前,他们遇上了一个翩翩少年郎。
常徽叹息,摇头,面上神色难辨。
这些人就算上来揍他又如何?
“掖庭当值。”
这一天,有多少人因为常徽曾经的一句无心之言而震撼,已经不得而知。常徽本人是难得的睡了一个好觉的。
钦州,榆阳。
常徽将手中的《魏书地理志》翻到了这一页,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他这样盯着已经很久了。他手上有些用力,将这张纸捏的有几分皱巴巴,在旁边干净整洁的纸张中格格不入。
或许是因为这盛世繁华景象,着实不似记忆中的那般风声鹤唳、门户紧闭,他心中竟然难得的有了几分安宁。
这般在宅中闲逸几日,常徽也没什么心思温书,连重锐意来拜访送恭贺也不大提起几分兴致。外头灯会集市一连数日未停,热闹得很,常徽除了第一天挨不住常叔的催促去逛了下,后头甚至都没有怎么出房门。
常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将手上的书随后一扔,抛掷在书桌上那摊被他这些时日翻乱却又没有收好的笔墨和书籍上。
他在一处茶水摊子上小坐片刻,听了几耳朵康乐坊雪夜塌房的事,心中很有几分惊愕。他上辈子这段时日困守在宅院之中,未曾得知此事,但后来中原一带春雪厚重导致雪灾,又误了春耕,以至于秋日饥荒,这些事,却是他知道的。
******
像是有一层叫人看不清的薄膜,将茶棚内外,隔成了两个世界。
常徽幼年时也曾随常允君流浪过一段时日,那段流浪的日子过得苦,居无定所,衣食无着,更可怕的是不知明天去向何方,有种随波逐流的颓唐感。不过即便如此,常允君的乐观和坚定还是一直影响着年幼的他,以至于二人即便在流浪途中,也能调整好心态。但有时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心态遇上天灾人祸,也难免失衡。
不过一群凡夫俗子,难道还能够改变大魏既亡的命运么?
常叔走了进来,照例是感受了一下屋内的温度,他觉得有些冷,叫外头服侍的人连忙又加了个炭盆进来,又是沏好热茶,端来常徽惯吃的点心。
说来可笑,两辈子,常徽姐弟第一次如此感激的一个人,再后来,会变成叫他们痛彻心扉,千方百计也要杀死的一个人。
连这段时日常徽一反常态地颓废不上进,他劝过后,心中也只剩下满满的无可奈何和疼惜。
那时他刚刚入朝为官,算是景明帝亲手提拔的,安置在鸾台知事一职上,不过七品小官,但是难得的是能在御前行走,算是帝王的心腹之位。那段时日凤台上下忙碌,一整年的时日,朝中为赈灾一事吵得不可开交,常徽就经手了很多相关的信息甚至奏章。
常徽随口应付了几句常叔的话,不过都是按照以往的礼节在送,末了,常叔又规劝常徽,只是这次不再是劝他埋头苦读,而是说今日难得的雪后初晴,常徽和该出去走走。常徽碍于这位老管家的情面,随口应了,末了,他看着常叔转身要走,突然想起一件事,叫住了他。
配上他琥珀色冰冷的眸,这般的气度容貌,给人的感觉,像是一尊高高在上的天尊神像,俯首之间,见了人间沧海桑田,为这蝼蚁一样的万民对于命运的随波逐流或是反抗,而投来的一撇。
第十四章侠客
他如今刚到永安一年有余,所识之人不过国子监的几个同窗和博士,这些人中,有些他尚且有几分印象,有些就已经完全抛在脑后了。这些礼节性的来往,常徽无心打理,常叔却是个十分称职的老管家,悉数替他按着常礼送上府。
哪怕外间爆竹声响轰鸣一夜未曾停歇,直到五更天还依稀可见漫天的火树银花,常徽待在自家小宅中,也不守岁,早早地安眠。
只是饶是如此,看着周围人的神色,常徽心中仍旧是无波无澜,面上甚至是还带了几分嗤笑之色。
或许是蔑视,或许是毫不在意,又或许是无奈和怜悯,又或者,是他自己也不清楚的,兼而有之。
这个世界,糟糕透顶,烂透了,如果这个侠客是来取他性命的话,叫他取走又何妨?
常徽站定,眼神陡然变了,如鹰隼般一样的目光朝来人身上望去,将这人上下快速打量了一番。
只是区区一个坊市的坍塌,还没有到后来中原百万灾民和饥民,没有到十室九空、易子而食的地步,也没有再后来的城破国亡,兵荒马乱,硝烟四起。
常徽对常叔还是有几分敬重的,虽对他口中所说的礼节之事,心中很有几分觉得“不必如此”、“大魏很快就要亡国”、“这些事有时总是十分之无用且荒唐”的想法,也觉得大可不必说出来 ,叫老人家心中担忧他的精神状态——毕竟这些东西,世人向来如此,也没谁觉得不对。
“常叔,我书桌上的一应书和笔墨纸砚,且送进宫去,交付于一个唤作华荣的内侍。如今,他应当是在——”常徽顿了下,有些不太确定,但想到宫中尚无消息传出,想来还是在老地方。
常徽后知后觉,自己方才应当是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他这段时日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太长,有时候会自言自语,或许这习惯方才就带出来了。
这般想着,常徽心中不自觉地想到:“这算什么,还只是个开始呢。”
魏朝迟早要完,这个世界迟早要硝烟四起,生灵涂炭,他纵然重来一次,难道便能改变这一切么?他初初登上权位,未必没有励精图治、造福黎民百姓的想法,但官场黑暗,宦海沉浮之后,还有谁能秉持初心呢。
他本来已是快要心如死灰,对任何事物都快要提不起什么兴致来的,但除夕那夜见了小巷中的乞儿,不知怎的,想起一些往事来。
正当常徽脚步快要踏离茶棚的时候,一个洪亮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郎君留步!”
这小小的茶水摊内外,外边人声鼎沸,叫卖声不停,甚至茶水摊火炉外边,躺倒了一个浑身酒气、鼾声震天响的人,而茶棚内,众人一言不发,只有炊壶的水烧开,咕嘟咕嘟冒泡的声音。
活着还是死去,对于常徽来说,其实也没有很大的差别了。只是这般想着,常徽的脑海中,不自觉地想到了常允君,她素来聪颖,如今又心性果决,想来不会有什么苦头可吃——这般想着,似乎常徽对这个世界也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雪后初晴,午时天气难得有几分暖和。
常徽脑海之内,冥冥之中,有一种自毁的倾向,这一点,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发现,反而他整个人,因为这种偶尔的情绪和倾向,显出一种格外叫人惊骇的极端冷静来。
常叔拿这些来问常徽该如何定度的时候,常徽正困坐在榻上,一手拿火钳扒拉着炭火,一手翻阅着一本《魏书地理志》。
这世道,不同流合污就得死。
常徽想完,才发现周遭不少人都看着自己,甚至有几个面露愤懑之色,或许这其中还有几个想上来打人的,但是碍于种种,并未动手。
这算是个习惯了。常徽自做了奸臣之后,有不少自诩正义的侠客来刺杀过他,只是他那时候贪恋权势、畏惧死亡,自然将自己身边护得牢靠,没有一个侠客能在数百位禁军的围攻之下杀到他面前。这些侠客,纵然武艺高强,一个打十个不再话下。但是禁军毕竟不是普通人,即便是江湖赫赫有名的第一高人,在禁军的车轮战下,也得歇菜。
因了常允君在宫内的缘故,以往常家姐弟对宫中内侍和掌事宫女都是十分客气的,这点,即便在常允君后宫专宠后也没有什么改变。该给谁送,又送些什么东西,这件事随着常昭仪地位的水涨船高,有时候很难界定。
同窗送了笔墨纸砚,几个关照过常徽的博士,按着他们的喜好又送了棋谱、曲谱、美酒之类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平常货,但也是难得的珍品,大多数是常允君在宫中精心挑选过,而后赏赐下来的。
这些都好说也好做,唯有一件,叫常叔拿不定主意,那便是宫中内侍和宫女的一应礼节。
钦州,榆阳,常徽和常允君第一次见到了嵇规。
常徽弃了厚重的大氅,穿着简单的一身霜色圆领袍子,虽然衣着简单,但是腰间坠了香囊玉饰,外加他气质不俗,看着也不似寻常人。
常徽顿觉无趣。
常徽转过身去,就见一个身形魁梧、背上背了双剑的青年侠客大跨步朝他走来。
他施施然起身,正要离去,周遭人没有一个敢阻拦他的,沉默着目送常徽离开。
如今慢慢想来,那即便已是很多年前的光景了,他脑海中,却仍旧像是昨天发生过的一样。闭上眼,似乎还能蒙蒙之间,看见景明元年冬至的那场雪,身上还能冻起一阵鸡皮疙瘩,像是有什么黏稠恶心的东西,随着腿慢慢攀附起来,蔓延全身。
即便是重生一回,一想到这个人,常徽胸腔中仍旧是升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和些许的惆怅。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亡国妖妃她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暑气难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亡国妖妃她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