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森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叁森鱼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慧婶儿听她问得多了,没等走近就条件反射般摇了摇头。
又过了两日,黍卿道长才基本痊愈。
他强调道:“送离士兵归其本国,并非取其性命,是用和平之策解决纪昌两国的矛盾。就算有昌国士兵负隅顽抗,而今纪国军队粮草及兵器皆齐全,纪国子民无需惶恐害怕,有何情况皆可同官府坦明举报。”
《媾和十五年》
大抵是二人往日太过熟悉,如此亲昵的话语已然如同关心亲人一般自然。
但一瞬反应过来,慧婶儿突然叫住扶疏,有些不确定地回想道:
“那昌国能同意啊?”
扶疏没来得及发觉,只一眼看见他重新换上了道服,好奇问道:“黍卿道长,往后还要回道观吗?”
扶疏心中已拿好了主意。
“画得不像……”扶疏见有希望,凑上前指点道:“但她的眉间藏着三道指甲盖长的刺青,算是特征。”
每个人的内心自有衡量,这一点,扶疏也是懂得的。
原先不知黍卿与山寨众人纠葛过往,屡次无礼追问,又因她的央求而上了虹山,扶疏心中有些歉意。
得了鼓舞,众人一路簇拥着传令官从官道出城。
“这一次上虹山,得到了众乡亲们的谅解,已经令我有活得更久的愿景,又怎会奢求更多。”
这几日她一直在苦等阿娘,虹城各处走遍了,也没见到阿娘的踪影。
送昌国士兵归本国之事比想象中推进得要容易,扶疏想,他们应当也是想家的吧。
可惜的是,村民纷纷表示在扶疏离开的那段时间里,从未见到岑娘的身影,就连搜索了村中许多犄角旮旯的鸿徽晚,也没有一条有关岑娘的线索要告诉自己。
鸿徽晚接过画像,仔细端详了一番。
过往,李府对岑淋有恩,岑淋便在虹城护住扶疏安稳十五年。
尽管挫败,但扶疏觉得冥冥之中,阿娘就在自己身边,很快就能找到阿娘了。
黍卿想了想,认真给出答案,“往后,可以给道观取个名字,还有一片竹林陪着我,没有小扶疏给我当苦力,我也会常下山的……”
鸿徽晚点点头:“好,我答应你。我会在我的范围内尽力帮你寻人的。”
扶疏甚至无端猜想,阿娘是不是因为她的所为生气了,故意藏起来不见自己。
虹城方圆二十里,荒废的房屋百座,皆有可能藏身。若阿娘 真的在虹城,真要逐一排查起来,也能第一时间找到阿娘的踪影。
“怎么把我说得那么可怜?”
这不仅是对昌国士兵的一大威慑,更是给山寨提供了极大的安全感,村民无一例外,对于这一消息皆是接受良好,甚至隐隐有些振奋。
“不会又要打起来吧……”
或许这道圣旨并不为朝中文武众臣关注,却是影响着虹城命脉兴衰的关键。
这几日,整个虹城县衙都十分繁忙。
那个惧怕的问题不曾问出口,但他已经知道了答案。黍卿眉目间温柔舒展开来,继续向前走去。
知道扶疏是怕他背后伤未痊愈,这才如此殷勤,黍卿点点头,“贫道可付不起扶疏姑娘的工钱。”
扶疏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出县衙,过后每天都定点带着一篮软糯糕点前来探望晚督察,实则是第一时间打探关于阿娘的消息。
清除城中异国之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也意味着会有大批纪国官兵调至,而鸿徽晚之前提出的那三十把弓箭,如今看来实为明智之举。
不出韩刀霸的意外,接旨人是晚督察。
见扶疏来了,黍卿眼中欣喜,却又很快闪过一丝退却。
鸿徽晚庄重跪下迎旨:“微臣接旨。”
虹城不知多少年未得天子之谕,相比弓箭,山寨众人却更惊讶于这卷直抵虹城的圣意。
黍卿心中对于自己斩杀的百余条人命仍是不可跨越的沟壑,他永远不会允许自己遗忘。
鸿徽晚心中既欣喜又慎重。皇兄回到长安后,当真向父皇传达了自己的想法,但他却没料到父皇直接将此重任托付给了自己。
扶疏想通这一点,笑着爽朗回答道:“好吧!那我们下山!”说罢,顺手拿过黍卿的蓑衣。
山寨众人整日在密林间翘首以盼,终于等来了官家的马车——随着约定的三十把弓箭一同而来的,是一卷金灿灿的圣旨。
见鸿徽晚没有收下,扶疏没气馁,有理有据道:“你不是为真正李府嫡女而来吗?早点找到我阿娘,或许阿娘知道有关她的事情,阿娘肯定比我更清楚不是么?”
众人都明白,以示两国交好不过是场面话,鸿嘉帝真正的意思,是要驱逐虹城里所有的昌国人,护纪国一片净土。
黍卿发了低烧仍在山寨修养,扶疏这几日常在村中和寨中跑上跑下,从不觉疲惫。
说实话,鸿徽晚也不知自己这般到底是否有助益,但扶疏显然很开心。
黍卿正收拾着屋中物件,他来时只身披一件蓑衣,现下房中依旧是干干净净。
黍卿点点头:“自然是要的。”
县衙中,看着扶疏递来的画像,鸿徽晚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纪国南部虹城水灾既除,今特命晚督察,拨精兵一百,以供调兵遣将,清查虹城昌兵人数,悉数送归昌国,以示两国之交好。”
天气已到盛夏,因雨水消散的缘故,气温一天比一天升温得快。
扶疏做好了心理建设,深吸一口气,软声道:“帮忙找找我阿娘。求求了,晚督察。”
虹城的官道安排有士兵把守清查来往身份文书,不过这一次,却不是意图将虹城民众困于池中,而是防止有昌国士兵冒充纪国人溜走。
话虽如此,他的笑眼夹杂着无法平息的哀伤。
扶疏微嘁一声以示抗议,黍卿会心一笑这才缓缓跟上她的步伐。
她不是很会劝人,犹豫着道:“可是无名道观好冷清……以后我离开虹城了,可能都不会有人再去看你了。”
少了很多四处游荡的昌国士兵,扶疏独身一人逛着市集,见对面一位相熟阿婶走来,如往常般问候着:
扶疏越等越急躁,她要主动去寻。
岑娘与李府已然两清,谁也不知这个女人如今去往了何方,唯一确定的是,她不会再出现在扶疏面前了。
不过,也有适应了虹城的生活不愿离开的士兵,夹着尾巴四处东躲西藏,使得虹城县衙登记的人数始终与当年的人数对不上。
“等等——”
他知道扶疏口中的“阿娘”——岑淋。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自人群中传开,鸿徽晚及时站起身稳住人心:
一问才知晓,当年老县尉不堪忍受村中一朝破败,不久后便离世。县衙中县尉一职一直空缺,便交由姜老县尉的儿子代职,多年来受昌军的制衡一直都是小心谨慎行事,不敢轻易打开县衙,驱赶走了一切可疑之人。
万一扶疏知道这些,肯定又要离开,现下,还是要稳住扶疏的心绪为妙。
人群之中,扶疏也默默散开退后,张望着周围一张张面孔,有些失落。
不过扶疏看着搬空的柴房,原先都是鸿徽晚捉弄自己,没能趁此机会好好逗一逗二皇子,扶疏表示颇为遗憾。
误会解开了,鸿徽晚也寻回了身边的暗卫,扶疏一身轻松。二皇子往后的安危与身份也就不用自己负责了,她自然缄口不言。
“慧婶儿早!今天有见到我阿娘吗?”
扶疏刚到家,就正好碰上风葳水葳来扶疏家中牵走“晚督察”的马匹和置于柴房的行囊。
她拍着胸脯打包票:“多谢晚督察,今后您大人有什么命令,民女绝不含糊!”
扶疏回到虹城快十日,这才与阳光打了初次照面,一切都水灵灵的,没有楼宇阁楼的遮挡,到处都被绿意掩埋,也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扶疏还想劝说些什么,黍卿佯装不察,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安静的氛围中涌动着激动的心情,大家都压抑着没说话。
有了大皇子的吩咐,鸿徽晚晚督察的身份也正式被虹城县尉全然信任,得以顺利入住了县衙。
黍卿系着绳结的手停住,有些无奈的笑了。
已至盛夏,而对于找寻阿娘一事,扶疏也有足够的耐心。
“扶疏啊,我好像……
扶疏希望黍卿能够得偿所愿,却又不知他心中真正愿景。
不过经此一遭,至少黍卿道长的心态也在悄然改变,不堪提起的往事也不再是遮遮掩掩话题。
“虹城之战允昌兵在城内驻扎本为缓兵之计,媾和条约的时间已到,此乃合乎情理之策。”
扶疏无要事在身,一路陪着黍卿下山,入了道观顺便清扫了一番,才慢悠悠地回了家。
天亮后,大皇子从虹山出城,鸿徽晚留在虹城,也好监督虹城赈灾粮的发放。
“什么?终于要清理那些整日乱晃的狗崽子了?”
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耗得是耐心与精力。
鸿徽晚只是垂下眼眸。
可阿娘先前明明在信件中说想念自己呢!现在虹城水灾已过,阿娘是时候原谅自己了啊。
一批批名册列出,往日那些凶神恶煞的昌国士兵此刻乖乖排成队,在县衙登记。
既然此次虹城上下要清查昌国士兵,借此东风也可助自己一臂之力。
扶疏照常来看望,听送饭的村民说黍卿道长已起身,这才敲门前往。
她带着糕点和浆果拜访了村中许多户人家,打点出许多条眼线。
] 慧婶儿听她问得多了,没等走近就条件反射般摇了摇头。
又过了两日,黍卿道长才基本痊愈。
他强调道:“送离士兵归其本国,并非取其性命,是用和平之策解决纪昌两国的矛盾。就算有昌国士兵负隅顽抗,而今纪国军队粮草及兵器皆齐全,纪国子民无需惶恐害怕,有何情况皆可同官府坦明举报。”
《媾和十五年》
大抵是二人往日太过熟悉,如此亲昵的话语已然如同关心亲人一般自然。
但一瞬反应过来,慧婶儿突然叫住扶疏,有些不确定地回想道:
“那昌国能同意啊?”
扶疏没来得及发觉,只一眼看见他重新换上了道服,好奇问道:“黍卿道长,往后还要回道观吗?”
扶疏心中已拿好了主意。
“画得不像……”扶疏见有希望,凑上前指点道:“但她的眉间藏着三道指甲盖长的刺青,算是特征。”
每个人的内心自有衡量,这一点,扶疏也是懂得的。
原先不知黍卿与山寨众人纠葛过往,屡次无礼追问,又因她的央求而上了虹山,扶疏心中有些歉意。
得了鼓舞,众人一路簇拥着传令官从官道出城。
“这一次上虹山,得到了众乡亲们的谅解,已经令我有活得更久的愿景,又怎会奢求更多。”
这几日她一直在苦等阿娘,虹城各处走遍了,也没见到阿娘的踪影。
送昌国士兵归本国之事比想象中推进得要容易,扶疏想,他们应当也是想家的吧。
可惜的是,村民纷纷表示在扶疏离开的那段时间里,从未见到岑娘的身影,就连搜索了村中许多犄角旮旯的鸿徽晚,也没有一条有关岑娘的线索要告诉自己。
鸿徽晚接过画像,仔细端详了一番。
过往,李府对岑淋有恩,岑淋便在虹城护住扶疏安稳十五年。
尽管挫败,但扶疏觉得冥冥之中,阿娘就在自己身边,很快就能找到阿娘了。
黍卿想了想,认真给出答案,“往后,可以给道观取个名字,还有一片竹林陪着我,没有小扶疏给我当苦力,我也会常下山的……”
鸿徽晚点点头:“好,我答应你。我会在我的范围内尽力帮你寻人的。”
扶疏甚至无端猜想,阿娘是不是因为她的所为生气了,故意藏起来不见自己。
虹城方圆二十里,荒废的房屋百座,皆有可能藏身。若阿娘 真的在虹城,真要逐一排查起来,也能第一时间找到阿娘的踪影。
“怎么把我说得那么可怜?”
这不仅是对昌国士兵的一大威慑,更是给山寨提供了极大的安全感,村民无一例外,对于这一消息皆是接受良好,甚至隐隐有些振奋。
“不会又要打起来吧……”
或许这道圣旨并不为朝中文武众臣关注,却是影响着虹城命脉兴衰的关键。
这几日,整个虹城县衙都十分繁忙。
那个惧怕的问题不曾问出口,但他已经知道了答案。黍卿眉目间温柔舒展开来,继续向前走去。
知道扶疏是怕他背后伤未痊愈,这才如此殷勤,黍卿点点头,“贫道可付不起扶疏姑娘的工钱。”
扶疏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出县衙,过后每天都定点带着一篮软糯糕点前来探望晚督察,实则是第一时间打探关于阿娘的消息。
清除城中异国之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也意味着会有大批纪国官兵调至,而鸿徽晚之前提出的那三十把弓箭,如今看来实为明智之举。
不出韩刀霸的意外,接旨人是晚督察。
见扶疏来了,黍卿眼中欣喜,却又很快闪过一丝退却。
鸿徽晚庄重跪下迎旨:“微臣接旨。”
虹城不知多少年未得天子之谕,相比弓箭,山寨众人却更惊讶于这卷直抵虹城的圣意。
黍卿心中对于自己斩杀的百余条人命仍是不可跨越的沟壑,他永远不会允许自己遗忘。
鸿徽晚心中既欣喜又慎重。皇兄回到长安后,当真向父皇传达了自己的想法,但他却没料到父皇直接将此重任托付给了自己。
扶疏想通这一点,笑着爽朗回答道:“好吧!那我们下山!”说罢,顺手拿过黍卿的蓑衣。
山寨众人整日在密林间翘首以盼,终于等来了官家的马车——随着约定的三十把弓箭一同而来的,是一卷金灿灿的圣旨。
见鸿徽晚没有收下,扶疏没气馁,有理有据道:“你不是为真正李府嫡女而来吗?早点找到我阿娘,或许阿娘知道有关她的事情,阿娘肯定比我更清楚不是么?”
众人都明白,以示两国交好不过是场面话,鸿嘉帝真正的意思,是要驱逐虹城里所有的昌国人,护纪国一片净土。
黍卿发了低烧仍在山寨修养,扶疏这几日常在村中和寨中跑上跑下,从不觉疲惫。
说实话,鸿徽晚也不知自己这般到底是否有助益,但扶疏显然很开心。
黍卿正收拾着屋中物件,他来时只身披一件蓑衣,现下房中依旧是干干净净。
黍卿点点头:“自然是要的。”
县衙中,看着扶疏递来的画像,鸿徽晚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纪国南部虹城水灾既除,今特命晚督察,拨精兵一百,以供调兵遣将,清查虹城昌兵人数,悉数送归昌国,以示两国之交好。”
天气已到盛夏,因雨水消散的缘故,气温一天比一天升温得快。
扶疏做好了心理建设,深吸一口气,软声道:“帮忙找找我阿娘。求求了,晚督察。”
虹城的官道安排有士兵把守清查来往身份文书,不过这一次,却不是意图将虹城民众困于池中,而是防止有昌国士兵冒充纪国人溜走。
话虽如此,他的笑眼夹杂着无法平息的哀伤。
扶疏微嘁一声以示抗议,黍卿会心一笑这才缓缓跟上她的步伐。
她不是很会劝人,犹豫着道:“可是无名道观好冷清……以后我离开虹城了,可能都不会有人再去看你了。”
少了很多四处游荡的昌国士兵,扶疏独身一人逛着市集,见对面一位相熟阿婶走来,如往常般问候着:
扶疏越等越急躁,她要主动去寻。
岑娘与李府已然两清,谁也不知这个女人如今去往了何方,唯一确定的是,她不会再出现在扶疏面前了。
不过,也有适应了虹城的生活不愿离开的士兵,夹着尾巴四处东躲西藏,使得虹城县衙登记的人数始终与当年的人数对不上。
“等等——”
他知道扶疏口中的“阿娘”——岑淋。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自人群中传开,鸿徽晚及时站起身稳住人心:
一问才知晓,当年老县尉不堪忍受村中一朝破败,不久后便离世。县衙中县尉一职一直空缺,便交由姜老县尉的儿子代职,多年来受昌军的制衡一直都是小心谨慎行事,不敢轻易打开县衙,驱赶走了一切可疑之人。
万一扶疏知道这些,肯定又要离开,现下,还是要稳住扶疏的心绪为妙。
人群之中,扶疏也默默散开退后,张望着周围一张张面孔,有些失落。
不过扶疏看着搬空的柴房,原先都是鸿徽晚捉弄自己,没能趁此机会好好逗一逗二皇子,扶疏表示颇为遗憾。
误会解开了,鸿徽晚也寻回了身边的暗卫,扶疏一身轻松。二皇子往后的安危与身份也就不用自己负责了,她自然缄口不言。
“慧婶儿早!今天有见到我阿娘吗?”
扶疏刚到家,就正好碰上风葳水葳来扶疏家中牵走“晚督察”的马匹和置于柴房的行囊。
她拍着胸脯打包票:“多谢晚督察,今后您大人有什么命令,民女绝不含糊!”
扶疏回到虹城快十日,这才与阳光打了初次照面,一切都水灵灵的,没有楼宇阁楼的遮挡,到处都被绿意掩埋,也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扶疏还想劝说些什么,黍卿佯装不察,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安静的氛围中涌动着激动的心情,大家都压抑着没说话。
有了大皇子的吩咐,鸿徽晚晚督察的身份也正式被虹城县尉全然信任,得以顺利入住了县衙。
黍卿系着绳结的手停住,有些无奈的笑了。
已至盛夏,而对于找寻阿娘一事,扶疏也有足够的耐心。
“扶疏啊,我好像……
扶疏希望黍卿能够得偿所愿,却又不知他心中真正愿景。
不过经此一遭,至少黍卿道长的心态也在悄然改变,不堪提起的往事也不再是遮遮掩掩话题。
“虹城之战允昌兵在城内驻扎本为缓兵之计,媾和条约的时间已到,此乃合乎情理之策。”
扶疏无要事在身,一路陪着黍卿下山,入了道观顺便清扫了一番,才慢悠悠地回了家。
天亮后,大皇子从虹山出城,鸿徽晚留在虹城,也好监督虹城赈灾粮的发放。
“什么?终于要清理那些整日乱晃的狗崽子了?”
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耗得是耐心与精力。
鸿徽晚只是垂下眼眸。
可阿娘先前明明在信件中说想念自己呢!现在虹城水灾已过,阿娘是时候原谅自己了啊。
一批批名册列出,往日那些凶神恶煞的昌国士兵此刻乖乖排成队,在县衙登记。
既然此次虹城上下要清查昌国士兵,借此东风也可助自己一臂之力。
扶疏照常来看望,听送饭的村民说黍卿道长已起身,这才敲门前往。
她带着糕点和浆果拜访了村中许多户人家,打点出许多条眼线。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