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问话三谋与十年之约
九星连珠mc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九星连珠mc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余下三人在高顺走后,三人对眼相视,均是一脸严肃。
高顺笑道,“不过我等四人可以立一赌局,十年之内,若是谁先找到解决困局的办法,谁就算赢,如何?”
想到这些高顺不禁摇了摇头,暗自叹了口气。三人见状,眉头微微一皱,却是问到,“不知高贤弟有何见解,可否说与我等一听?”
荀彧和戏忠一听,便笑骂道,“你这小无赖还要彩头,你家长辈知道了还不打折你的腿!”
三人顿时齐齐望向高顺,问道,“如何个大法?”
戏忠也认可荀彧的判断,“只是这去世家谈何容易啊?弄不好会天下大乱的,更何况他本身亦是世家中人!如何去这世家,压制世家!”
高顺思考了片刻,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想法,顿了顿便继续说道,“然而我自勃海至高密求学,又随老师自青州前往雒阳,一路上所见所闻,却更令我吃惊。我途中共路过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四州,四州皆为我大汉产粮大州,而我路遇农夫询问得知,去年各州亩产粟三石,上田收成好些约莫有四石,下田大概最多就一石。我刚开始听的时候以为亩产三石,除去口赋和田税,一亩大概还有两石多,若是户均五十亩以上,听起来应该够一家五口吃饱了。但实际上我发现很多农户耕田不足二十亩,更有少到只有十亩,这么少的土地根本吃不饱,而且很多地方官员随意征税,税赋极重,有的农户交不起税赋,土地被充公,只能选择租住大户的耕地,沦为大户的佃农。地方土地兼并严重,今年这般天灾不断,怕是粮产更是大不如前,如今黔首百姓生活艰难,虽然在我等世家眼中,黔首小民无足轻重,但是若是这天下再无这些黔首小民,世家焉存,汉室焉存?!敢问三位,君、世家、黔首,何者可去?”
戏忠略有所思后说道,“此子不简单!”
荀彧听闻也是点点头说道,“按照此人所言君、世家、黔首三者去一,君与黔首自不能去,唯一的解法便是世家!”
高顺一听也是大笑,过了许久方才停下笑声说到,“小郭嘉虽然少年心性,但我等三人亦是少年啊,有赌约当然也要有彩头,不如我们赌的大一点如何?”
二人皱眉之时,却见那小郭嘉笑了笑说道,“既然这个高顺敢说出十年之约,又请我们帮他,便是给他十年又如何,若是他真的能够改变世家、改变天下,助他一臂之力又如何!”
高顺也是瞬间反映了过来,三人毕竟相识未久,虽然三人被自己的一番话语所惊,但三人毕竟惊才艳艳,远不是能够为现在的自己所收服或折服的,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于是便笑着说道,“顺一时失言,彩头之事俱是玩笑,不若以美酒百坛为彩头如何?”
话说到荀、戏、郭两少年一童子正在谈论天下大事。高顺也是来了兴趣,加入了其中。
过了良久,三人终于回神,齐齐向高顺拜去,“高君大才,请高君教我等当如是!”
就在这时,尚且年幼的郭嘉这个机灵鬼眼珠子转了转,说道:“既然是赌约,那彩头当如何?”
三人听到高顺的话语,皆是一愣。
“不过什么?”年纪最小的郭嘉接话道,荀彧和戏忠虽然别未开口问道,但是从他们略微前倾了身子也能看出他们还是对于高顺的话很感兴趣。
高顺正了正衣冠,然后正色的说到,“若是顺寻得破解之法,而三位也认同我的办法,请助我一臂之力可好?”
所以高顺说道:“顺也不知,不过……”
赌约过后,四人又聊了一会儿,高顺便起身告退。
高顺差点没憋住说出了“天下之乱并不始于天子,而是在于世家”!还好最后忍住了,毕竟一方面高顺自己就是世家,勃海高氏之嫡子,另一方面对面的三人也是世家子。(荀彧自不用说,豫州最大的世家嫡子;郭嘉,虽然是郭氏旁支,但也是世家之后;再说戏忠,虽然史书中听未提及戏家由来,后世也有很多人推测戏忠可能是寒门,但是仔细一想,戏忠能够早早结识荀彧、郭嘉,自然不是泛泛之辈,这个年代的寒门根本就读不起书,又如何能够结识如曹操、荀彧等大世家的子弟呢,所以戏忠也必然是世家之后。)高顺自然知道如果说出这句话,三人一定会把他当作疯子。他可不想一出场就给这三个谋士这么个印象。
三人思索片刻,相视一笑,皆曰,“善!”。于是四人击掌为誓。
高顺苦笑到,他当然知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国家压制世家,但是此时破家为国这话是不能说出口的。
荀彧说到,“今晨叔父(荀爽)讲经之时阐述乾坤天地之道,君主当具四德,则天下太平。而当今陛下却听信阉宦谗言,党锢之祸绵延二十年而为止,我等党人士子报国无门,惜哉!”
郭嘉虽然有才,但奈何年纪尚轻,也只是感慨朝廷昏庸,能人学士无用武之地。
三人皆笑,曰:“善!”
“这个……”显然从来没有人这样问过,一时之间荀彧、戏忠、郭嘉也无法回答上来,出自世家的三人似乎又想反驳高顺的观点,黔首小民焉然重过世家和君主,但是三人对于高顺的例证又无力反驳,“是啊,君主和世家都十分的重要,小民无知,当由君主和世家来指导和教育他们,但是黔首若无,世家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总不能世家自己去耕田吧,世家若是没了,君主借助谁来领导黔首呢?世家若是就没了,国家便缺少了中间一环,君主和黔首便断了联系,政令不能下达,百姓不知朝堂,便会是天下大乱,又谈什么国家,谈什么君主呢?”于是三人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高顺嘴巴张了张,犹豫着自己是否要讲汉末乱局的根源点明,略微挣扎了下方才说到,“天子无状,偏信阉宦,大兴党锢,压制士子,是为罪!然...”
戏忠听着荀彧的话,也点了点头,“如今如今朝堂内外庸人满满,如太丘公、慈明公、康成公等大贤、名士皆远离朝堂,长此以往,汉室危已。”
高顺听完三人各自的观点,觉得三人虽然都是汉末时代中最精华的人物,但是受限于年纪、阅历、眼界以及阶级的局限性,并不能点出汉末动乱的关键所在。诚然是刘宏昏庸,信宦官,举党锢,但是刘宏为何要信任宦官呢?难道汉室对刘宏的教育中没有说过远小人吗?那刘宏作为皇帝又发起党锢之祸呢?
三人虽然言谈之中只是数落着朝廷如何如何,但心中所想高顺也犹未可知。相同的想法也停留在荀、戏、郭三人的脑中,所以三人听着高顺数落刘宏的昏庸,便只是听着,却听到高顺说了一个“然”,三人便盯着高顺,想听听高顺的高见。
于是四人又一次击掌为誓。
] 余下三人在高顺走后,三人对眼相视,均是一脸严肃。
高顺笑道,“不过我等四人可以立一赌局,十年之内,若是谁先找到解决困局的办法,谁就算赢,如何?”
想到这些高顺不禁摇了摇头,暗自叹了口气。三人见状,眉头微微一皱,却是问到,“不知高贤弟有何见解,可否说与我等一听?”
荀彧和戏忠一听,便笑骂道,“你这小无赖还要彩头,你家长辈知道了还不打折你的腿!”
三人顿时齐齐望向高顺,问道,“如何个大法?”
戏忠也认可荀彧的判断,“只是这去世家谈何容易啊?弄不好会天下大乱的,更何况他本身亦是世家中人!如何去这世家,压制世家!”
高顺思考了片刻,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想法,顿了顿便继续说道,“然而我自勃海至高密求学,又随老师自青州前往雒阳,一路上所见所闻,却更令我吃惊。我途中共路过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四州,四州皆为我大汉产粮大州,而我路遇农夫询问得知,去年各州亩产粟三石,上田收成好些约莫有四石,下田大概最多就一石。我刚开始听的时候以为亩产三石,除去口赋和田税,一亩大概还有两石多,若是户均五十亩以上,听起来应该够一家五口吃饱了。但实际上我发现很多农户耕田不足二十亩,更有少到只有十亩,这么少的土地根本吃不饱,而且很多地方官员随意征税,税赋极重,有的农户交不起税赋,土地被充公,只能选择租住大户的耕地,沦为大户的佃农。地方土地兼并严重,今年这般天灾不断,怕是粮产更是大不如前,如今黔首百姓生活艰难,虽然在我等世家眼中,黔首小民无足轻重,但是若是这天下再无这些黔首小民,世家焉存,汉室焉存?!敢问三位,君、世家、黔首,何者可去?”
戏忠略有所思后说道,“此子不简单!”
荀彧听闻也是点点头说道,“按照此人所言君、世家、黔首三者去一,君与黔首自不能去,唯一的解法便是世家!”
高顺一听也是大笑,过了许久方才停下笑声说到,“小郭嘉虽然少年心性,但我等三人亦是少年啊,有赌约当然也要有彩头,不如我们赌的大一点如何?”
二人皱眉之时,却见那小郭嘉笑了笑说道,“既然这个高顺敢说出十年之约,又请我们帮他,便是给他十年又如何,若是他真的能够改变世家、改变天下,助他一臂之力又如何!”
高顺也是瞬间反映了过来,三人毕竟相识未久,虽然三人被自己的一番话语所惊,但三人毕竟惊才艳艳,远不是能够为现在的自己所收服或折服的,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于是便笑着说道,“顺一时失言,彩头之事俱是玩笑,不若以美酒百坛为彩头如何?”
话说到荀、戏、郭两少年一童子正在谈论天下大事。高顺也是来了兴趣,加入了其中。
过了良久,三人终于回神,齐齐向高顺拜去,“高君大才,请高君教我等当如是!”
就在这时,尚且年幼的郭嘉这个机灵鬼眼珠子转了转,说道:“既然是赌约,那彩头当如何?”
三人听到高顺的话语,皆是一愣。
“不过什么?”年纪最小的郭嘉接话道,荀彧和戏忠虽然别未开口问道,但是从他们略微前倾了身子也能看出他们还是对于高顺的话很感兴趣。
高顺正了正衣冠,然后正色的说到,“若是顺寻得破解之法,而三位也认同我的办法,请助我一臂之力可好?”
所以高顺说道:“顺也不知,不过……”
赌约过后,四人又聊了一会儿,高顺便起身告退。
高顺差点没憋住说出了“天下之乱并不始于天子,而是在于世家”!还好最后忍住了,毕竟一方面高顺自己就是世家,勃海高氏之嫡子,另一方面对面的三人也是世家子。(荀彧自不用说,豫州最大的世家嫡子;郭嘉,虽然是郭氏旁支,但也是世家之后;再说戏忠,虽然史书中听未提及戏家由来,后世也有很多人推测戏忠可能是寒门,但是仔细一想,戏忠能够早早结识荀彧、郭嘉,自然不是泛泛之辈,这个年代的寒门根本就读不起书,又如何能够结识如曹操、荀彧等大世家的子弟呢,所以戏忠也必然是世家之后。)高顺自然知道如果说出这句话,三人一定会把他当作疯子。他可不想一出场就给这三个谋士这么个印象。
三人思索片刻,相视一笑,皆曰,“善!”。于是四人击掌为誓。
高顺苦笑到,他当然知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国家压制世家,但是此时破家为国这话是不能说出口的。
荀彧说到,“今晨叔父(荀爽)讲经之时阐述乾坤天地之道,君主当具四德,则天下太平。而当今陛下却听信阉宦谗言,党锢之祸绵延二十年而为止,我等党人士子报国无门,惜哉!”
郭嘉虽然有才,但奈何年纪尚轻,也只是感慨朝廷昏庸,能人学士无用武之地。
三人皆笑,曰:“善!”
“这个……”显然从来没有人这样问过,一时之间荀彧、戏忠、郭嘉也无法回答上来,出自世家的三人似乎又想反驳高顺的观点,黔首小民焉然重过世家和君主,但是三人对于高顺的例证又无力反驳,“是啊,君主和世家都十分的重要,小民无知,当由君主和世家来指导和教育他们,但是黔首若无,世家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总不能世家自己去耕田吧,世家若是没了,君主借助谁来领导黔首呢?世家若是就没了,国家便缺少了中间一环,君主和黔首便断了联系,政令不能下达,百姓不知朝堂,便会是天下大乱,又谈什么国家,谈什么君主呢?”于是三人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高顺嘴巴张了张,犹豫着自己是否要讲汉末乱局的根源点明,略微挣扎了下方才说到,“天子无状,偏信阉宦,大兴党锢,压制士子,是为罪!然...”
戏忠听着荀彧的话,也点了点头,“如今如今朝堂内外庸人满满,如太丘公、慈明公、康成公等大贤、名士皆远离朝堂,长此以往,汉室危已。”
高顺听完三人各自的观点,觉得三人虽然都是汉末时代中最精华的人物,但是受限于年纪、阅历、眼界以及阶级的局限性,并不能点出汉末动乱的关键所在。诚然是刘宏昏庸,信宦官,举党锢,但是刘宏为何要信任宦官呢?难道汉室对刘宏的教育中没有说过远小人吗?那刘宏作为皇帝又发起党锢之祸呢?
三人虽然言谈之中只是数落着朝廷如何如何,但心中所想高顺也犹未可知。相同的想法也停留在荀、戏、郭三人的脑中,所以三人听着高顺数落刘宏的昏庸,便只是听着,却听到高顺说了一个“然”,三人便盯着高顺,想听听高顺的高见。
于是四人又一次击掌为誓。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到三国之我是高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九星连珠mc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穿越到三国之我是高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