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林先生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机会稍纵即逝。)”
汉帝必有获得河东诸侯之助,才会冒险离开长安。现在一行人已在路上,却迟迟不得接应,锺繇当然会紧张。
荀彧返家时,荀悦已跪坐于软垫上,饮着唐蓉准备的热茶。
荀悦是表面归隐,实则暗佑汉帝,随时协助汉帝逃离董党的魔爪,所以他才会接受锺繇的请托,到林城寻找同志。
在朝廷任官,不一定会有互动。锺繇平常不突显技能,广泛结交人脉,便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荀彧不言何事,神色匆匆,唐蓉也读不通。
“是陛下的事情。”
“你果然知情。”
荀彧跪坐于荀悦的对面,自报家名。
“计划安排紧密,也无走漏风声,但董党出击迅速,且未杀戮断后大臣,大概又是哪一位出手了。”
荀悦盯着荀彧的双眸。深邃蕴藏活气的海洋双眸,是荀淑的专属象征,即使誉有八龙美名的伯叔辈也无一拥有,是荀家人梦寐以求的双眸。
荀家八龙的字皆有“慈”,表示荀淑不分嫡庶,一视同仁的心情。但因八龙的母亲不同,难免有比较之心,母亲早逝的长子渐渐被排挤。为了不再被攻击,长子离开了颍阴,定居于颍阳,很少再回家乡。
“元常描述很多你的容貌,但我听不懂,只能到林城四处询问。幸好你的名声很高,不算太难找。”
墨迹连成一片,也无平日的客套用语,直接道明主旨,锺繇心急如焚的身影宛在目前。
荀攸有海洋双眸,但他一向不让外人专注其眸,荀家人多不知晓。若非荀彧曾与荀攸共事,两人又拥有同样的眸子,荀彧也未必能发现。
“我要亲自到前线,与曹将军商议。”
毕竟,邻城居民从未见过荀悦,也没听过荀彧提起,难免怀疑荀悦,不敢直言相告。
“……文若大人?”
同理,荀彧相信荀悦对眼前所见的“从弟”,多少也会抱持几分怀疑。
比起朝廷内的风风雨雨,荀彧更重视如何驱逐其他军阀。
贾诩屡屡破坏朝廷命官的计划,使奄奄一息的董党得以重生,荀悦也忧这次的逃脱计划会功亏一篑。
迎接汉帝本就险阻重重,贾诩的出现,对荀彧而言不过是增加了一名敌人。
“……我是为了建立新的王道。”
荀悦提起锺繇,理当是受锺繇所托而来,但时局敏感,荀彧必须确认他的真伪与目的。
事实上,眼前的男人是否为“荀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传达的消息。
荀悦饮着茶,态度从容自若,彷佛已经预料到荀彧的下一步。
妇道人家理论上不应插手国家大事,但她既然在场,也就想要知道些什么,好帮助荀彧。
荀悦摇了头,对于锺繇突如其来的请托也显得讶异。
唐蓉见荀彧没有出言,皱起眉,代荀彧向荀悦请教。
荀悦以严肃的语气逼荀彧回神,劝荀彧不要轻敌。
“元常本欲请门生亲自拜访,但朝廷命官被看得紧,只有像我罢官归隐的才有得闲。”
“贾诩,贾文和。”
“(他是问路问到口渴吗?)”
“(要到洛阳,除了豫州贼,还有小军阀需要处理……)”
比起贾诩,袁绍的犹豫时间才是荀彧必须要掌握的。
如果荀悦一下就问到了,应该不用一直喝茶,荀彧不禁怀疑他是打肿脸充胖子。
“……哪一位?”
荀悦沉默了几秒,神态尚称自若。
荀彧不明白袁绍与其谋士的想法,只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趁袁绍犹豫之时,先行迎接汉帝,就能抢得先机。
荀彧望着荀悦,明白隐居在家的荀悦,并非只是隐居。
“……文若,不要小看贾文和。”
荀彧接过信,再度苦笑。
唐蓉眼睛微睁,没想到荀彧会明目张胆考验荀悦。
贾诩是因董卓遭刺后崛起,当时荀攸早困守囹圄,无从影响局势。荀彧始终相信有荀攸在,就能解决许多事情,并不觉得贾诩有破格的实力。
海洋双眸在颍川士人间小有名气,但唯有见过才能知晓其中奥妙。
“(袁将军……不迎陛下?)”
“(我得确定他的来意。)”
“请恕我失礼了,从兄。”
荀悦吐了一口气,沉重道出“那一位”的名字。
荀彧不敢置信袁绍竟然会错过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董党再起,公达出狱,都是出自他之手,我们却不知道他真正的想法。”
荀悦没从荀彧的神色中读到忧虑、哀愁、焦躁等负面情绪,得知信中传递的消息对荀彧不差。
当长子过世后,幼子荀悦骤失生计,虽不至穷困潦倒,亦难从容阅书。荀悦将父亲所藏的书籍读遍后,无书可读,宁可请教父亲的朋友,也从不求助亲戚,可见他与亲戚间的隔阂有多深。
荀悦望着远方,不得不承认朝廷命官没有足以与贾诩匹敌的智者。
“感谢你的提醒,我会注意。”
荀彧微笑,突然问起有些失礼的问题。
“……文若大人?”
“……我是荀悦,字仲豫。你比我想象得年轻。”
“我还有一名弟弟。”
荀彧苦笑。两人同辈,年纪相差十五岁,一时相会,自是难以立刻辨别。
荀彧与荀悦虽是同辈,但荀悦的年纪较他年长,又素未谋面,出言试探确实不妥。
“看起来不是坏事。”
“(曾有长辈提过他度过一段贫穷的岁月,只能向大伯的朋友借书,阅后强记,而有今日的学识。)”
“只有几面之缘,所以董党没有想到我。”
“你的眸子与公达相似。据我所知,拥有这种眸子的荀家人不多,荀文若是其中之一。”
一观董党的起身,总会有军阀认知到汉帝的价值,如何比毗邻洛阳的军阀更早迎到汉帝,是件困难之事。
荀悦观览了荀彧的样貌后,对孑然而立的荀彧表露微妙的神情。
荀彧默默开了信,欲知锺繇之用心。
“不论是谁,我都会请曹将军奉迎陛下。”
荀悦年近知天命,坐姿端正,神态严肃,皱纹稍多,眉宇虽未上竖如山,眼神却如青色的火焰,给人不易相处的观感。
“(……他就是从兄吗?)”
荀彧为荀悦倒茶,表达歉意。
荀悦没有听出荀彧的意思,而是道出下件令他费解的事情。
“我是荀彧,字文若。”
荀彧将信收到怀中,哪怕只是一秒钟,都不容浪费。
荀彧未与荀悦见过面,对其印象仅止于长辈闲谈。
“(元常是有话要说吧。)”
“荀姓虽非常见,但也非冷僻,请问你要如何确认我的身份?”
“原来元常与从兄相识。”
“……”
面对荀悦的说法,荀彧重申了一次原则。
荀悦倒也不在意,从袍内取出信件,交给了荀彧。
“(元常……公达……他应是从兄不错。)”
“前日遣使赴邺,未得消息,疑事有变,难得袁将军之助。特委仲豫送信,速请曹将军至洛护驾,急急急,莫疑之!颍川锺繇。”
“(若非公达入狱,贾文和岂能如此从容?)”
“元常言你投靠曹将军,是为陛下寻找忠贞汉臣,以行王佐之道。”
荀悦再度喝了一口茶。
] “(机会稍纵即逝。)”
汉帝必有获得河东诸侯之助,才会冒险离开长安。现在一行人已在路上,却迟迟不得接应,锺繇当然会紧张。
荀彧返家时,荀悦已跪坐于软垫上,饮着唐蓉准备的热茶。
荀悦是表面归隐,实则暗佑汉帝,随时协助汉帝逃离董党的魔爪,所以他才会接受锺繇的请托,到林城寻找同志。
在朝廷任官,不一定会有互动。锺繇平常不突显技能,广泛结交人脉,便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荀彧不言何事,神色匆匆,唐蓉也读不通。
“是陛下的事情。”
“你果然知情。”
荀彧跪坐于荀悦的对面,自报家名。
“计划安排紧密,也无走漏风声,但董党出击迅速,且未杀戮断后大臣,大概又是哪一位出手了。”
荀悦盯着荀彧的双眸。深邃蕴藏活气的海洋双眸,是荀淑的专属象征,即使誉有八龙美名的伯叔辈也无一拥有,是荀家人梦寐以求的双眸。
荀家八龙的字皆有“慈”,表示荀淑不分嫡庶,一视同仁的心情。但因八龙的母亲不同,难免有比较之心,母亲早逝的长子渐渐被排挤。为了不再被攻击,长子离开了颍阴,定居于颍阳,很少再回家乡。
“元常描述很多你的容貌,但我听不懂,只能到林城四处询问。幸好你的名声很高,不算太难找。”
墨迹连成一片,也无平日的客套用语,直接道明主旨,锺繇心急如焚的身影宛在目前。
荀攸有海洋双眸,但他一向不让外人专注其眸,荀家人多不知晓。若非荀彧曾与荀攸共事,两人又拥有同样的眸子,荀彧也未必能发现。
“我要亲自到前线,与曹将军商议。”
毕竟,邻城居民从未见过荀悦,也没听过荀彧提起,难免怀疑荀悦,不敢直言相告。
“……文若大人?”
同理,荀彧相信荀悦对眼前所见的“从弟”,多少也会抱持几分怀疑。
比起朝廷内的风风雨雨,荀彧更重视如何驱逐其他军阀。
贾诩屡屡破坏朝廷命官的计划,使奄奄一息的董党得以重生,荀悦也忧这次的逃脱计划会功亏一篑。
迎接汉帝本就险阻重重,贾诩的出现,对荀彧而言不过是增加了一名敌人。
“……我是为了建立新的王道。”
荀悦提起锺繇,理当是受锺繇所托而来,但时局敏感,荀彧必须确认他的真伪与目的。
事实上,眼前的男人是否为“荀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传达的消息。
荀悦饮着茶,态度从容自若,彷佛已经预料到荀彧的下一步。
妇道人家理论上不应插手国家大事,但她既然在场,也就想要知道些什么,好帮助荀彧。
荀悦摇了头,对于锺繇突如其来的请托也显得讶异。
唐蓉见荀彧没有出言,皱起眉,代荀彧向荀悦请教。
荀悦以严肃的语气逼荀彧回神,劝荀彧不要轻敌。
“元常本欲请门生亲自拜访,但朝廷命官被看得紧,只有像我罢官归隐的才有得闲。”
“贾诩,贾文和。”
“(他是问路问到口渴吗?)”
“(要到洛阳,除了豫州贼,还有小军阀需要处理……)”
比起贾诩,袁绍的犹豫时间才是荀彧必须要掌握的。
如果荀悦一下就问到了,应该不用一直喝茶,荀彧不禁怀疑他是打肿脸充胖子。
“……哪一位?”
荀悦沉默了几秒,神态尚称自若。
荀彧不明白袁绍与其谋士的想法,只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趁袁绍犹豫之时,先行迎接汉帝,就能抢得先机。
荀彧望着荀悦,明白隐居在家的荀悦,并非只是隐居。
“……文若,不要小看贾文和。”
荀彧接过信,再度苦笑。
唐蓉眼睛微睁,没想到荀彧会明目张胆考验荀悦。
贾诩是因董卓遭刺后崛起,当时荀攸早困守囹圄,无从影响局势。荀彧始终相信有荀攸在,就能解决许多事情,并不觉得贾诩有破格的实力。
海洋双眸在颍川士人间小有名气,但唯有见过才能知晓其中奥妙。
“(袁将军……不迎陛下?)”
“(我得确定他的来意。)”
“请恕我失礼了,从兄。”
荀悦吐了一口气,沉重道出“那一位”的名字。
荀彧不敢置信袁绍竟然会错过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董党再起,公达出狱,都是出自他之手,我们却不知道他真正的想法。”
荀悦没从荀彧的神色中读到忧虑、哀愁、焦躁等负面情绪,得知信中传递的消息对荀彧不差。
当长子过世后,幼子荀悦骤失生计,虽不至穷困潦倒,亦难从容阅书。荀悦将父亲所藏的书籍读遍后,无书可读,宁可请教父亲的朋友,也从不求助亲戚,可见他与亲戚间的隔阂有多深。
荀悦望着远方,不得不承认朝廷命官没有足以与贾诩匹敌的智者。
“感谢你的提醒,我会注意。”
荀彧微笑,突然问起有些失礼的问题。
“……文若大人?”
“……我是荀悦,字仲豫。你比我想象得年轻。”
“我还有一名弟弟。”
荀彧苦笑。两人同辈,年纪相差十五岁,一时相会,自是难以立刻辨别。
荀彧与荀悦虽是同辈,但荀悦的年纪较他年长,又素未谋面,出言试探确实不妥。
“看起来不是坏事。”
“(曾有长辈提过他度过一段贫穷的岁月,只能向大伯的朋友借书,阅后强记,而有今日的学识。)”
“只有几面之缘,所以董党没有想到我。”
“你的眸子与公达相似。据我所知,拥有这种眸子的荀家人不多,荀文若是其中之一。”
一观董党的起身,总会有军阀认知到汉帝的价值,如何比毗邻洛阳的军阀更早迎到汉帝,是件困难之事。
荀悦观览了荀彧的样貌后,对孑然而立的荀彧表露微妙的神情。
荀彧默默开了信,欲知锺繇之用心。
“不论是谁,我都会请曹将军奉迎陛下。”
荀悦年近知天命,坐姿端正,神态严肃,皱纹稍多,眉宇虽未上竖如山,眼神却如青色的火焰,给人不易相处的观感。
“(……他就是从兄吗?)”
荀彧为荀悦倒茶,表达歉意。
荀悦没有听出荀彧的意思,而是道出下件令他费解的事情。
“我是荀彧,字文若。”
荀彧将信收到怀中,哪怕只是一秒钟,都不容浪费。
荀彧未与荀悦见过面,对其印象仅止于长辈闲谈。
“(元常是有话要说吧。)”
“荀姓虽非常见,但也非冷僻,请问你要如何确认我的身份?”
“原来元常与从兄相识。”
“……”
面对荀悦的说法,荀彧重申了一次原则。
荀悦倒也不在意,从袍内取出信件,交给了荀彧。
“(元常……公达……他应是从兄不错。)”
“前日遣使赴邺,未得消息,疑事有变,难得袁将军之助。特委仲豫送信,速请曹将军至洛护驾,急急急,莫疑之!颍川锺繇。”
“(若非公达入狱,贾文和岂能如此从容?)”
“元常言你投靠曹将军,是为陛下寻找忠贞汉臣,以行王佐之道。”
荀悦再度喝了一口茶。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