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小桃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春到小桃枝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赵子义转向最早发话的齐刚。“齐刚,你刚刚说,咱们兵强马壮。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赵子义赶到的时候,现场的惨烈超出他的想象,脚下的泥土沁着一层层的鲜血,一脚踩下去,踩出来的都是血水。
光北军陷入十余年的停滞中。
因为战乱而分离的亲人,依然分隔在燕梁两界内。当年被迫南下流浪的幼童,已经长成了手握银枪的将军。可是他们日日北望,却始终望不到曾经的家乡。
燕人好战且善战,此刻满城皆兵。
蓝瑛微微欠身,退了出去。才走到帐外,便听到里面“哐啷”几声,是桌椅翻覆和杯盘落地的声音。
蓝瑛没有辩解,只是沉默。
“时机这个东西,靠着等永远不成熟。”赵子义太阳穴突突直跳。“这次撤军,你看齐刚他们的怨气,背后必然是有人挑唆。李家不除,光北军永不得安宁。”
“我们再打下去,你们觉得会是个什么结果?”赵子义的眼神扫过在场众人。无疑,他们心中各有谋划,但是此时无人出声,帐内落针可闻。“你们觉得我们能赢?”
相比赵子义带给人的压迫感,蓝瑛反而十分温和。“也未必是李家。这些年赵家在金陵却是有些出格,难免有些风言风语传来,军中的气势确实会受到影响。”
此时并非在战时,蓝瑛并未着甲,只穿了一身寻常的青色长衫,在赵子义这种强烈的压迫感的对比下,显得温润如玉,不像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你准备动李家了?”
赵子义冷笑一声。他眉骨生的高,眉头低低地压住,眉尾高高飞起,平素便显得颇为桀骜不驯。此时这样的氛围,他冷冷的一笑,就显得十分地阴鸷,让人看得不寒而栗。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北境十三城即将光复之时,赵子明却意外失踪半年之久,归来时成了个不良于行的废人,从此性情大变,深居简出,再不在世人面前露面。
“将军,咱们等了多少年了,这才好不容易打了一年,为什么又不打了!”说话的人叫齐刚,是在光北军中摸爬滚打起来的,脾气耿直,藏不住话。
月色无声地笼罩了大地,光北军营中有点点火光跃动,士兵回防巡逻,井然有序。
赵子义高坐帐中,左右列着各营将军。
可是蓝瑛站在他面前,看着他飞扬的眉把一切阴鸷压在深深的眼眶里,却清楚地感觉到有一丝冷气顺着后背爬上来。“你当真觉得时机成熟?”
赵子义面上依然没有任何表示。“别人呢?还有什么不满一道说出来。”
过了良久,赵子义叹了口气,让蓝瑛先行离开。
此后二十余年间,不停有流民汇入当时的北境守军中,军队越战越勇,当时的梁帝将北境守军改名为光北军。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众人散去,只留陈正和蓝瑛两人在帐中。“陈正,去查查,李家都留了什么人在光北军里,这些人留不得了。”
赵子义并不遮掩,大大方方说出来。
营地中年长一些的脸色都不太好,他们没有赢,也没有输,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算什么。
赵子义没有再问,大帐中只剩下熬人的安静。
光北军是大梁北境上的铜墙铁壁,要防卫整个北境沿线,平时兵力分散在相近的几个城镇,一旦战火燃起便迅速组织协防。
年轻的士兵每日在校场上空想着杀敌立功,却直到解甲归田都没有见到敌人的影子。
“一旦朝廷的粮食来晚了,错过了春耕,今年军屯就是颗粒无收,搞不好我们还要像地方州府借粮。齐将军,我倒是要请问你,到底是哪来的兵强马壮?”
在场大大小小十余位将领,大家脸色都不好看。
说话的人是云浩,赵子义麾下神羽营主将,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老人,赵子义私下里都要喊一声云叔。他虽然没有像齐刚一样暴跳如雷,但依然语气生硬,面色潮红。
齐刚被问地愣住了,半天没回话。
赵子义的眼神落在齐刚身上,恨不得给他胸前戳一个洞。
赵子义冷笑了一声。“不是李家?蓝瑛,难道你也觉得赵家人该死了?”
站在他旁边的是骑兵主将莫云,他黑着脸拽了拽齐刚的袖子。
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流民帅便是赵子义的父亲赵易山,也是李牧之之后的下一位光北将军。在他执掌帅印期间,光北军接连收复七座城池,势如破竹。
但是赵子义也不是真的要问他。“去年春,中州水患,流民遍野,疫病频发。修复河堤,安置流民,处理疫病,这三样就掏空了半个国库。我今年进金陵问户部的情况,诸位猜如何?往年间,光北军一年军粮至少要有六十万石,今年国库吃紧,先拨三十万石,还要分两批运来。剩下的,秋收后补足。”
他脚下顿了顿,到底没有回头。
可是年轻一辈却不一样,能够回家了,他们反而开心得紧。
光复十三城,大梁统一。
陈正领命出去,只剩下蓝瑛在帐中。
赵子义用鼻音“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别的,仿佛这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事。
“现在咱们兵强马壮,为什么不打?!”他嗓门大,这话简直是吼出来的,拳头几乎要砸到赵子义脸上。
北方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可是吹不拢人心。
后来他的长子赵子明成年,也加入光北军中,屡出奇计,助光北军拿下四城。
依然无人应声。
“我赵子义自小就跟着父兄上战场,前二十八年,大大小小仗打过上百场,北境收复的十二城中,除了刚刚收复的博州,剩下的我虽然没有挂名,但却是真刀真枪地打了四城。说我断送光北军的?先看看自己在光北军里干了什么好事再说吧。”
“若我们败了,倒也认了。如今用一个女人去讲和……”说话的人讲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他比齐刚平静地多,但是声音里的怨怼却几乎溢了出来。“这种名声传出去,是打光北军的脸。”
“军屯?说得好,去年一年都在打仗,你以为军粮库里还剩多少余粮。”赵子义甚至被他气笑了,“剩余的粮食,我让陈正带人查了,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勉强够两个月。两个月后,就连种子粮都不够了。”
战后的博州仿佛一座鬼城。街道空空荡荡没有任何人气。两旁的房屋皆是北燕的风格。窗格后偶尔有残留的老弱妇孺的脸一闪而过,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直到三年前赵子义终于从李牧之手里接过帅印,重新点燃了战火,再次拿下一城,属于光北军的军魂才终于被唤醒了。那些年长的,曾经跟着老一辈打过仗的人终于又看到了希望。
三十年前,北燕大军以雷霆之势南下。当时北境的守将李牧之准备不足,边打边退,终于在最后一城即将失守之时,破釜沉舟,借流民之力,遏制住了燕军南下的步伐。
可是这一切,最终又尽数落空了。
他们都记得。梁军如洪水般涌入城中,燕军顽固,双方不得不进行巷战。血一层层地冲刷着地面,却仿佛永远都流不完。
“我们……我们不是还有军屯吗?”齐刚是个不算账的,过了今天便不要明天。
燕梁之间的这场战争,停停打打,已经足足有三十年之久了。
驻守的梁军不停遭到骚扰,可是抓起来又不过是些半大孩子。无论推行任何政策,在当地激起的都是民怨。此次和谈的条件之一,就是北燕出黄金四百万两,赎回博州。
诋毁主帅,动摇军心,这种事断不能容忍。
“光北军之所以称为光北军,是为了光复三十年前丢的北境十三城。我父亲统帅时,夺回了七城,大败于叶合关。我长兄时,夺回了四城。往后这些年,我们跟燕军僵持不下。但是去年,我们打下了博州。可是你们难道忘了,等着我们的是什么了吗?”
“觉得光北军的使命,可能就要断送在我赵子义身上了是吧?”
光北军众人以为自己是救同胞于水火,是救世的英雄。可是他们在这些人眼里,他们是敌人,是侵略者,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南梁狗。
其后他却意外调离了光北军,帅印重归李牧之所掌,但是赵子明却留在了军队中。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大军回撤不是小事。此刻驻扎防线的足有十五万人,要分别回撤至附近的几个重镇。这些城镇相互拱卫,各有牵连。
这个消息赵子义尚未跟众人说过,在场的人心中都是一惊。断粮有多么可怕,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战到最后,敌人已经没有了盔甲,也没有了制式武器。那些人挥舞着锄头镰刀,冲向光北军。
“各位还想怎么打下去?再屠一城?”赵子义的声音比寒冬的北风更冷。“光北军成军已经三十年。光北军的荣耀,应当是称为大梁北方的铜墙铁壁,是阻挡任何试图侵入我大梁疆土的敌人,是守卫好境内的每一个百姓。”
齐刚“我、我”地纠结了半天,到底没说出个头绪来。旁边的莫云拉了他一把。“将军,老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们才拿下博州不久,士气正盛,此时退兵,各营都有不少异议出来,觉得……”他犹豫了一下,没说出来。
赵子义坐在上首,面色沉静,一丝波澜都没有。面前放着黄灿灿的圣旨,像是一道无声的嘲讽摆在桌面上。
赵子义往后一仰,说不清是叹气还是松了一口气,只看他紧绷的肩膀松了一下。片刻他又重新恢复到刚刚的坐姿,只是脸上阴云密布,愠色横生。
沈雁北修养了几日,觉得已经恢复了大半,独自一人坐在炉火边,捧着药碗发呆。白天小翠兴冲冲地回来,说是马上就要撤军了
未曾点灯的帅帐门帘掀开,赵子义大步走出,夜色中看不清脸色是明是暗,只看到高大的身影顶着风冲出来。
] 赵子义转向最早发话的齐刚。“齐刚,你刚刚说,咱们兵强马壮。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赵子义赶到的时候,现场的惨烈超出他的想象,脚下的泥土沁着一层层的鲜血,一脚踩下去,踩出来的都是血水。
光北军陷入十余年的停滞中。
因为战乱而分离的亲人,依然分隔在燕梁两界内。当年被迫南下流浪的幼童,已经长成了手握银枪的将军。可是他们日日北望,却始终望不到曾经的家乡。
燕人好战且善战,此刻满城皆兵。
蓝瑛微微欠身,退了出去。才走到帐外,便听到里面“哐啷”几声,是桌椅翻覆和杯盘落地的声音。
蓝瑛没有辩解,只是沉默。
“时机这个东西,靠着等永远不成熟。”赵子义太阳穴突突直跳。“这次撤军,你看齐刚他们的怨气,背后必然是有人挑唆。李家不除,光北军永不得安宁。”
“我们再打下去,你们觉得会是个什么结果?”赵子义的眼神扫过在场众人。无疑,他们心中各有谋划,但是此时无人出声,帐内落针可闻。“你们觉得我们能赢?”
相比赵子义带给人的压迫感,蓝瑛反而十分温和。“也未必是李家。这些年赵家在金陵却是有些出格,难免有些风言风语传来,军中的气势确实会受到影响。”
此时并非在战时,蓝瑛并未着甲,只穿了一身寻常的青色长衫,在赵子义这种强烈的压迫感的对比下,显得温润如玉,不像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你准备动李家了?”
赵子义冷笑一声。他眉骨生的高,眉头低低地压住,眉尾高高飞起,平素便显得颇为桀骜不驯。此时这样的氛围,他冷冷的一笑,就显得十分地阴鸷,让人看得不寒而栗。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北境十三城即将光复之时,赵子明却意外失踪半年之久,归来时成了个不良于行的废人,从此性情大变,深居简出,再不在世人面前露面。
“将军,咱们等了多少年了,这才好不容易打了一年,为什么又不打了!”说话的人叫齐刚,是在光北军中摸爬滚打起来的,脾气耿直,藏不住话。
月色无声地笼罩了大地,光北军营中有点点火光跃动,士兵回防巡逻,井然有序。
赵子义高坐帐中,左右列着各营将军。
可是蓝瑛站在他面前,看着他飞扬的眉把一切阴鸷压在深深的眼眶里,却清楚地感觉到有一丝冷气顺着后背爬上来。“你当真觉得时机成熟?”
赵子义面上依然没有任何表示。“别人呢?还有什么不满一道说出来。”
过了良久,赵子义叹了口气,让蓝瑛先行离开。
此后二十余年间,不停有流民汇入当时的北境守军中,军队越战越勇,当时的梁帝将北境守军改名为光北军。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众人散去,只留陈正和蓝瑛两人在帐中。“陈正,去查查,李家都留了什么人在光北军里,这些人留不得了。”
赵子义并不遮掩,大大方方说出来。
营地中年长一些的脸色都不太好,他们没有赢,也没有输,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算什么。
赵子义没有再问,大帐中只剩下熬人的安静。
光北军是大梁北境上的铜墙铁壁,要防卫整个北境沿线,平时兵力分散在相近的几个城镇,一旦战火燃起便迅速组织协防。
年轻的士兵每日在校场上空想着杀敌立功,却直到解甲归田都没有见到敌人的影子。
“一旦朝廷的粮食来晚了,错过了春耕,今年军屯就是颗粒无收,搞不好我们还要像地方州府借粮。齐将军,我倒是要请问你,到底是哪来的兵强马壮?”
在场大大小小十余位将领,大家脸色都不好看。
说话的人是云浩,赵子义麾下神羽营主将,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老人,赵子义私下里都要喊一声云叔。他虽然没有像齐刚一样暴跳如雷,但依然语气生硬,面色潮红。
齐刚被问地愣住了,半天没回话。
赵子义的眼神落在齐刚身上,恨不得给他胸前戳一个洞。
赵子义冷笑了一声。“不是李家?蓝瑛,难道你也觉得赵家人该死了?”
站在他旁边的是骑兵主将莫云,他黑着脸拽了拽齐刚的袖子。
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流民帅便是赵子义的父亲赵易山,也是李牧之之后的下一位光北将军。在他执掌帅印期间,光北军接连收复七座城池,势如破竹。
但是赵子义也不是真的要问他。“去年春,中州水患,流民遍野,疫病频发。修复河堤,安置流民,处理疫病,这三样就掏空了半个国库。我今年进金陵问户部的情况,诸位猜如何?往年间,光北军一年军粮至少要有六十万石,今年国库吃紧,先拨三十万石,还要分两批运来。剩下的,秋收后补足。”
他脚下顿了顿,到底没有回头。
可是年轻一辈却不一样,能够回家了,他们反而开心得紧。
光复十三城,大梁统一。
陈正领命出去,只剩下蓝瑛在帐中。
赵子义用鼻音“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别的,仿佛这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事。
“现在咱们兵强马壮,为什么不打?!”他嗓门大,这话简直是吼出来的,拳头几乎要砸到赵子义脸上。
北方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可是吹不拢人心。
后来他的长子赵子明成年,也加入光北军中,屡出奇计,助光北军拿下四城。
依然无人应声。
“我赵子义自小就跟着父兄上战场,前二十八年,大大小小仗打过上百场,北境收复的十二城中,除了刚刚收复的博州,剩下的我虽然没有挂名,但却是真刀真枪地打了四城。说我断送光北军的?先看看自己在光北军里干了什么好事再说吧。”
“若我们败了,倒也认了。如今用一个女人去讲和……”说话的人讲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他比齐刚平静地多,但是声音里的怨怼却几乎溢了出来。“这种名声传出去,是打光北军的脸。”
“军屯?说得好,去年一年都在打仗,你以为军粮库里还剩多少余粮。”赵子义甚至被他气笑了,“剩余的粮食,我让陈正带人查了,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勉强够两个月。两个月后,就连种子粮都不够了。”
战后的博州仿佛一座鬼城。街道空空荡荡没有任何人气。两旁的房屋皆是北燕的风格。窗格后偶尔有残留的老弱妇孺的脸一闪而过,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直到三年前赵子义终于从李牧之手里接过帅印,重新点燃了战火,再次拿下一城,属于光北军的军魂才终于被唤醒了。那些年长的,曾经跟着老一辈打过仗的人终于又看到了希望。
三十年前,北燕大军以雷霆之势南下。当时北境的守将李牧之准备不足,边打边退,终于在最后一城即将失守之时,破釜沉舟,借流民之力,遏制住了燕军南下的步伐。
可是这一切,最终又尽数落空了。
他们都记得。梁军如洪水般涌入城中,燕军顽固,双方不得不进行巷战。血一层层地冲刷着地面,却仿佛永远都流不完。
“我们……我们不是还有军屯吗?”齐刚是个不算账的,过了今天便不要明天。
燕梁之间的这场战争,停停打打,已经足足有三十年之久了。
驻守的梁军不停遭到骚扰,可是抓起来又不过是些半大孩子。无论推行任何政策,在当地激起的都是民怨。此次和谈的条件之一,就是北燕出黄金四百万两,赎回博州。
诋毁主帅,动摇军心,这种事断不能容忍。
“光北军之所以称为光北军,是为了光复三十年前丢的北境十三城。我父亲统帅时,夺回了七城,大败于叶合关。我长兄时,夺回了四城。往后这些年,我们跟燕军僵持不下。但是去年,我们打下了博州。可是你们难道忘了,等着我们的是什么了吗?”
“觉得光北军的使命,可能就要断送在我赵子义身上了是吧?”
光北军众人以为自己是救同胞于水火,是救世的英雄。可是他们在这些人眼里,他们是敌人,是侵略者,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南梁狗。
其后他却意外调离了光北军,帅印重归李牧之所掌,但是赵子明却留在了军队中。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大军回撤不是小事。此刻驻扎防线的足有十五万人,要分别回撤至附近的几个重镇。这些城镇相互拱卫,各有牵连。
这个消息赵子义尚未跟众人说过,在场的人心中都是一惊。断粮有多么可怕,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战到最后,敌人已经没有了盔甲,也没有了制式武器。那些人挥舞着锄头镰刀,冲向光北军。
“各位还想怎么打下去?再屠一城?”赵子义的声音比寒冬的北风更冷。“光北军成军已经三十年。光北军的荣耀,应当是称为大梁北方的铜墙铁壁,是阻挡任何试图侵入我大梁疆土的敌人,是守卫好境内的每一个百姓。”
齐刚“我、我”地纠结了半天,到底没说出个头绪来。旁边的莫云拉了他一把。“将军,老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们才拿下博州不久,士气正盛,此时退兵,各营都有不少异议出来,觉得……”他犹豫了一下,没说出来。
赵子义坐在上首,面色沉静,一丝波澜都没有。面前放着黄灿灿的圣旨,像是一道无声的嘲讽摆在桌面上。
赵子义往后一仰,说不清是叹气还是松了一口气,只看他紧绷的肩膀松了一下。片刻他又重新恢复到刚刚的坐姿,只是脸上阴云密布,愠色横生。
沈雁北修养了几日,觉得已经恢复了大半,独自一人坐在炉火边,捧着药碗发呆。白天小翠兴冲冲地回来,说是马上就要撤军了
未曾点灯的帅帐门帘掀开,赵子义大步走出,夜色中看不清脸色是明是暗,只看到高大的身影顶着风冲出来。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