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高木峰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大概意思是说: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诸侯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后来,曹操对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有感而发,写出了《蒿里行》这首著名诗篇:
袁绍与冀州刺史韩馥图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找曹操商议。曹操拒绝说:“董卓残暴,四海皆恨。吾等聚集,兴兵讨贼,天下响应,是因为举大义而行动的缘故。今献帝年幼微弱,被奸臣挟持,没有像昌邑那样改立的嫌隙。一旦改主换帝,天下怎能安定?”
公孙瓒对刘、关、张说:“袁绍无能为,各军离心,久必有变。吾等留此无益,不如暂归。”遂拔寨北行。到了平原,公孙瓒令刘备为平原相,自回右北平修养军队。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感慨说道:“吾能再生,则贤弟之力。”
将至天明,又有一彪军马追杀过来,却是徐荣率军追杀。正慌急间,夏侯惇、夏侯渊引军来救,夹击徐荣。随后曹仁、李典、乐进各引兵寻来,合力杀退徐荣。众将见了曹操,忧喜交集。曹操汴水一战,损伤甚惨,急忙聚集众将及残兵五百余人撤兵返回酸枣(今河南新乡延津北)。
关东诸将你看我,我看你,均沉默不语。曹操见诸将不肯听从,不禁哀叹:“今吾等因讨伐奸贼、匡扶社稷而起兵,是大义之举,而诸君畏敌为虎,迟疑不敢进军,使天下失望,吾为汝等感到羞耻!”众诸侯无以应对。
曹操见袁绍等各怀异心,料难成事,而自己兵少,孤掌难鸣,便带兵往扬州募兵,以图后举。袁绍见各路诸候分散而去,就领兵拔寨,自回关东,与韩馥谋立刘虞为帝,刘虞始终不敢当。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这首诗可以说是《薤露行》的姐妹篇。《薤露行》主要写汉朝王室的倾覆,《蒿里行》则主要写诸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的混战,是汉末动荡的真实写照,“汉末实录,真诗史也”。诗人对讨伐群凶盟军“军合心不齐”,致使不能成功表示叹惜;对诸侯各怀心态“嗣还自相戕”,造成战火不断表示怨恨;对军阀混战给战士、百姓带来的“铠甲生虮虱”、“生民百遗一”的悲惨景象表示哀伤,流露出了伤时悯乱、苍凉凄楚之情。正是:军阀混战民遭难,诗人挥笔抒情怀。欲知军阀相互征战情况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袁绍及诸侯等军驻扎酸枣,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队,观望不前,今见曹操汴水战败返回,袁绍把曹操接入寨中,摆设酒宴,与众诸侯一起为曹操压惊解闷。
(本章完)
曹操责怪诸将未听自己的意见,错过了良机,并再次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伺机围困董卓,大事可定。
兖州太守刘岱一向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以向桥瑁借粮不给为由,突入桥瑁军营斩杀桥瑁,让王肱领东郡太守。
袁绍曾经得到一块玉印,叫曹操看,曹操非常厌恶地笑着说:“吾不会听从汝等图谋的。”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讨伐董卓的义举,随着诸路诸侯貌合神离、各怀鬼胎的猜疑争斗,曲终人散,随之而来的是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相互火拼,混战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 大概意思是说: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诸侯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后来,曹操对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有感而发,写出了《蒿里行》这首著名诗篇:
袁绍与冀州刺史韩馥图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找曹操商议。曹操拒绝说:“董卓残暴,四海皆恨。吾等聚集,兴兵讨贼,天下响应,是因为举大义而行动的缘故。今献帝年幼微弱,被奸臣挟持,没有像昌邑那样改立的嫌隙。一旦改主换帝,天下怎能安定?”
公孙瓒对刘、关、张说:“袁绍无能为,各军离心,久必有变。吾等留此无益,不如暂归。”遂拔寨北行。到了平原,公孙瓒令刘备为平原相,自回右北平修养军队。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感慨说道:“吾能再生,则贤弟之力。”
将至天明,又有一彪军马追杀过来,却是徐荣率军追杀。正慌急间,夏侯惇、夏侯渊引军来救,夹击徐荣。随后曹仁、李典、乐进各引兵寻来,合力杀退徐荣。众将见了曹操,忧喜交集。曹操汴水一战,损伤甚惨,急忙聚集众将及残兵五百余人撤兵返回酸枣(今河南新乡延津北)。
关东诸将你看我,我看你,均沉默不语。曹操见诸将不肯听从,不禁哀叹:“今吾等因讨伐奸贼、匡扶社稷而起兵,是大义之举,而诸君畏敌为虎,迟疑不敢进军,使天下失望,吾为汝等感到羞耻!”众诸侯无以应对。
曹操见袁绍等各怀异心,料难成事,而自己兵少,孤掌难鸣,便带兵往扬州募兵,以图后举。袁绍见各路诸候分散而去,就领兵拔寨,自回关东,与韩馥谋立刘虞为帝,刘虞始终不敢当。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这首诗可以说是《薤露行》的姐妹篇。《薤露行》主要写汉朝王室的倾覆,《蒿里行》则主要写诸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的混战,是汉末动荡的真实写照,“汉末实录,真诗史也”。诗人对讨伐群凶盟军“军合心不齐”,致使不能成功表示叹惜;对诸侯各怀心态“嗣还自相戕”,造成战火不断表示怨恨;对军阀混战给战士、百姓带来的“铠甲生虮虱”、“生民百遗一”的悲惨景象表示哀伤,流露出了伤时悯乱、苍凉凄楚之情。正是:军阀混战民遭难,诗人挥笔抒情怀。欲知军阀相互征战情况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袁绍及诸侯等军驻扎酸枣,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队,观望不前,今见曹操汴水战败返回,袁绍把曹操接入寨中,摆设酒宴,与众诸侯一起为曹操压惊解闷。
(本章完)
曹操责怪诸将未听自己的意见,错过了良机,并再次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伺机围困董卓,大事可定。
兖州太守刘岱一向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以向桥瑁借粮不给为由,突入桥瑁军营斩杀桥瑁,让王肱领东郡太守。
袁绍曾经得到一块玉印,叫曹操看,曹操非常厌恶地笑着说:“吾不会听从汝等图谋的。”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讨伐董卓的义举,随着诸路诸侯貌合神离、各怀鬼胎的猜疑争斗,曲终人散,随之而来的是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相互火拼,混战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