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羽成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积羽成扇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崔颂行计出其不意,但在军/略上素来稳妥,怎么会提出这种稍显激/进的议策?
见到曹操的时候, 曹操正跪坐在堂内批改文牍,头上包着一条绛色绣鹤纹挡风抹额, 眉峰紧皱,一副难以忍受的模样。
曹操见此,暗道这任氏或许真乃神人也。
所以在曹操向他透露自己对华佗的不满与怀疑后,崔颂委婉地向曹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试图改变曹操对华佗的偏见。可惜效果不佳,华佗几次“逃跑”的行为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坏印象,崔颂便止了话锋,转而褒扬起任父的医术来。
曹操也想起了关于任昌的“风流韵事”,实在与任父那张苍老的正经脸搭不上边,遂放下心来。
“皆为颂近些年翻阅古籍、兴水利农事的心得。”
他甚至怀疑陈登的死和华佗的药有关,不然为什么陈登原来好好的,和华佗定了个三年之约,三年后没吃到药就死了?
曹操听完崔颂的后续之言,深受震动。
崔颂主动拿起笔,按照任父说的写下药方。
乔姬松了口气,继而关怀道:“郎主近日身体如何?”
周围亲近的人都以为他是三天前犯的头风病,没人知道他忍了二十余天。
“有此良策,何愁乌桓难定?”曹操将缣帛小心地收好,意有所指地道,“倒是巧了,前些日子奉孝亦来找孤饮酒,辨析局势,并献上三计,劝孤早日发兵征讨乌桓。”
时人把岐黄之道视为方技,再加上部分行医之人庸碌卑劣,昧心敛财,败坏医者风评。很多人对专门从事医道的人,都是表面上尊敬,实则不太看得起。除了张机这类带着出生光环、以医行志的大家子弟,其余的医者都或多或少遭过白眼。
乔姬低声道:“吕布夫人严氏病重,找了吕布说话……吕布应下了。”
来司空府之前, 任父就与崔颂对好了“口供”。等到崔颂“引荐”完毕, 任父摸了摸被理得齐整无比的胡子, 努力散发着仙风道骨的高人气派,朝曹操行了个俗礼,不卑不亢道:
后来陈登三年后果然病发,去找华佗,被告知华佗出去游历,没等到华佗回来就死了。
“子琮且告诉我,这位任公,是否就是这些年在民间声名鹊起的神医‘任昌’——华佗的亲传弟子?”
他接过崔颂递上的几张缣帛,粗略查看了一番,久未能言。
曹操看向崔颂的目光渐渐深了几许。
崔颂回到居所,得到门房汇报:貂蝉自言有事,已经离开了,临走前给郭嘉开了清热解毒的药方,让他们按时煎药。
崔颂明知故问:“主公为何想到任昌?”
这话倒不是临时搪塞之语。游历寻药的这几年,成长的不止是貂蝉,还有昔日全靠一双利眼与小手段混上“神医”之名的任父。或许也是因为女儿的成长所带来的激励, 任父这几年刻苦学习岐黄之术,虽还挨不上神医之列, 但也比一般的医工好上太多。
“这是自然。”
乔姬不明所以:“郎主近日莫非犯了头痛?妾无能,于头疾一道并无了解。”
任父开完药方,也不接崔颂手中的木牍,让司空府的仆侍带他去收藏药材的库房,他要亲自挑选药材。
华佗医术高超,治好的人不知凡几,比起入朝为官,他更乐意四处游历,治病救人。
“此皆为子琮所作?”
“司空身体不适, 可叫医丞看过了?”
崔颂在司空府后衙用皂角洗去手上与袖上的血渍,又从曹操那顺了点草药,收拾妥当后,打道回府。
乔姬不敢接话,许久,她斟酌道:“严氏待人以诚,吕布又与她情深义重……严氏之病,妾无能为力,能否请郎主周旋,请一名医诊治?”
“此乃任公, 精通望诊之术,与我稍有渊源。听闻主公偶感不适,颂特请任公前来, 荐于主公。”
说完请崔颂入座, 又见崔颂身后跟着一个陌生人,淡笑着询问,
崔颂并未入座,而是再行一礼, 不露声色地道:
商讨完“任公”的事,崔颂又向曹操进言,献上机略、攻械、农工之术,以此为后盾,提议尽早出兵征讨乌桓。
曹操收起了试探之心,对任父愈加尊敬。
崔颂上前行礼:
按照崔颂的想法,这事还真不是华佗故意的。华佗每年医治的人那么多,怎么能时刻记得三年前有个病人在等自己的药?
没想到这个未曾闻名的神医,竟然连把脉都不用,只一眼就看出了始末,还精确说出他最初的犯病时间,怎么能不叫曹操惊讶?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首字母+org点co)找到回家的路!
有了陈登的案例在前,曹操哪敢真的相信华佗?
华佗曾给陈登医治怪病,医了一半,对陈登说“此病三年后会再发,你三年后再来找我问药”,拍拍袖子闪人。
他亲自扶起崔颂,视线落在他晕染异色的衣袖上。
“司空这头风,时好时坏,已有十余年。近日连番发作,最早一次当可追溯到二十五天前,可对?”
崔颂入内,只见郭嘉斜倚着矮几,持卷阅览,认真而专注。
他站起身,邀任父入座,请他替自己诊脉。
崔颂与华佗的相处过,知道华佗确实有些左性,不收拘束……甚至可以说得上不畏强/权。
他阖上目,平息内心的风暴,再睁开眼时,只余喟然。
曹操见崔颂来谒, 神情放松了一些, 缓声道:“老毛病了。已叫仆从熬了药, 等会儿吃一剂便好。”
曹操心中生疑,看向崔颂。见崔颂暗中朝他点头,而任父一派从容自安、问心无愧的模样,终究挥手,让仆从领他前去。
他让人取来木牍笔墨,请任父开药方,任父二话未说,张口即念。
正欲与崔颂汇报事项的乔姬佐证了门房的话:“确实是清热解毒的方子。”
听到郭嘉的名字,崔颂一震,缄默许久,忽然并袖抱拳道:
历史上关于曹操杀华佗的理由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疑心病,有人说是华佗自恃才能,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还几次欺骗,这才招来杀身之祸。
术业有专攻,就算是医者,也不可能什么病都会治。
曹操吐出一口郁气:“早些年,孤便暗中让人请来华佗,为孤诊治这头风之病……哪知华佗待价而沽,留下几贴药,便以‘家中有事’为由,跑了。孤吃了这几贴药,初时颇见效用,可过了月余,头风复发,再使这个药方,效果寥寥。无法,孤派人再请华佗,几次无功而返。亲自去信,亦无回音……”
“此乃何人?”
崔颂平淡道:“英雄亦躲不过儿女情长。”
曹操大惊。
谁知道他曹操会不会是下一个陈登,病治到一半,治病的人跑了,找个一月半载也找不到,最后只能躺着等死?
不得不说,任父的装X技能几近满点,与崔颂不相上下。当年在一个小破房子里,任父就能摆出高人风范,骗过周边的无数百姓,如今经过几年的历练与沉淀,他的装X水平更是坐着火箭直线上升,就算左慈在场,也得甘拜下风。
“孤答应你。后堂有水,子琮且去清理一番,其余诸事,交于孤便可。”
而更让曹操对华佗产生这份质疑的,就是陈登的死。
“任公并非任昌。颂对任昌之名亦有耳闻,听闻任昌不到而立,英俊文雅,时常引得女眷面红耳赤。任公虽有威仪,却是知天命之年,更称不上英俊。”
崔颂屏退门房,让乔姬继续说。
但他的脾性实在有些左,又很少主动与病者交代病理,时常留下一个方子,把病治了一个疗程,就挥一挥衣袖走人。这在很多人看来,很有几分“仗着医术精湛,吊着病人,让病人百般相求”的意味。
“尚可。”崔颂不欲多言,正要让乔姬退下,忽然想到了什么,“尔……可能诊治头疾?”
“多谢主公。”
“任某对司空的诸多事迹略有耳闻,深感高义。故而不请自来,还望司空勿要见怪。”
“颂有一请求,恳请主公成全。”
他这头风病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二十五天前发作的时候——因为情况并不严重,又是行军的紧要关头,他便不曾声张,只一个人默默忍耐,直到挨不住了才找了医丞。
曹操正急需一个神医取代华佗,崔颂带来的“任公”恰巧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退一万步,就算陈登的死和华佗的药没有太大的关系,曹操也不敢重用他。
遂垂首以告。
任父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与曹操客气了一番,还没把脉,就对曹操道:
他缓缓走向庭室,侯在阶旁的卷帘人朝他行礼,替他拉开竹帘。
崔颂深觉失望,令乔姬退下。
曹操不免有些惊异。
曹操不知任父底细,见是崔颂推荐,任父本身又气质卓然,与一般的医工不同,已先入为主地起了几分好感。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让崔颂“孤注一掷”,冒着令他不豫的风险将曾经未曾展现的东西带到他的面前。考虑到这些策言的价值,曹操终究决定不予深究。
他以为自己对崔颂的才干有着深刻的了解,却不曾想,后者竟还存着藏拙之心。
从窗外透进的光亮照在他的脸上,在眼睑下方透了几道淡淡的暖意,看起来格外健
如果陈登提早几个月去找华佗问药,也许就能活下来。可大概陈登自己也忘记了这件事,或者没把华佗的话放在心里,这才招致了悲剧。
任父走后,曹操让崔颂坐自己身边,肃声询问:
] 崔颂行计出其不意,但在军/略上素来稳妥,怎么会提出这种稍显激/进的议策?
见到曹操的时候, 曹操正跪坐在堂内批改文牍,头上包着一条绛色绣鹤纹挡风抹额, 眉峰紧皱,一副难以忍受的模样。
曹操见此,暗道这任氏或许真乃神人也。
所以在曹操向他透露自己对华佗的不满与怀疑后,崔颂委婉地向曹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试图改变曹操对华佗的偏见。可惜效果不佳,华佗几次“逃跑”的行为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坏印象,崔颂便止了话锋,转而褒扬起任父的医术来。
曹操也想起了关于任昌的“风流韵事”,实在与任父那张苍老的正经脸搭不上边,遂放下心来。
“皆为颂近些年翻阅古籍、兴水利农事的心得。”
他甚至怀疑陈登的死和华佗的药有关,不然为什么陈登原来好好的,和华佗定了个三年之约,三年后没吃到药就死了?
曹操听完崔颂的后续之言,深受震动。
崔颂主动拿起笔,按照任父说的写下药方。
乔姬松了口气,继而关怀道:“郎主近日身体如何?”
周围亲近的人都以为他是三天前犯的头风病,没人知道他忍了二十余天。
“有此良策,何愁乌桓难定?”曹操将缣帛小心地收好,意有所指地道,“倒是巧了,前些日子奉孝亦来找孤饮酒,辨析局势,并献上三计,劝孤早日发兵征讨乌桓。”
时人把岐黄之道视为方技,再加上部分行医之人庸碌卑劣,昧心敛财,败坏医者风评。很多人对专门从事医道的人,都是表面上尊敬,实则不太看得起。除了张机这类带着出生光环、以医行志的大家子弟,其余的医者都或多或少遭过白眼。
乔姬低声道:“吕布夫人严氏病重,找了吕布说话……吕布应下了。”
来司空府之前, 任父就与崔颂对好了“口供”。等到崔颂“引荐”完毕, 任父摸了摸被理得齐整无比的胡子, 努力散发着仙风道骨的高人气派,朝曹操行了个俗礼,不卑不亢道:
后来陈登三年后果然病发,去找华佗,被告知华佗出去游历,没等到华佗回来就死了。
“子琮且告诉我,这位任公,是否就是这些年在民间声名鹊起的神医‘任昌’——华佗的亲传弟子?”
他接过崔颂递上的几张缣帛,粗略查看了一番,久未能言。
曹操看向崔颂的目光渐渐深了几许。
崔颂回到居所,得到门房汇报:貂蝉自言有事,已经离开了,临走前给郭嘉开了清热解毒的药方,让他们按时煎药。
崔颂明知故问:“主公为何想到任昌?”
这话倒不是临时搪塞之语。游历寻药的这几年,成长的不止是貂蝉,还有昔日全靠一双利眼与小手段混上“神医”之名的任父。或许也是因为女儿的成长所带来的激励, 任父这几年刻苦学习岐黄之术,虽还挨不上神医之列, 但也比一般的医工好上太多。
“这是自然。”
乔姬不明所以:“郎主近日莫非犯了头痛?妾无能,于头疾一道并无了解。”
任父开完药方,也不接崔颂手中的木牍,让司空府的仆侍带他去收藏药材的库房,他要亲自挑选药材。
华佗医术高超,治好的人不知凡几,比起入朝为官,他更乐意四处游历,治病救人。
“此皆为子琮所作?”
“司空身体不适, 可叫医丞看过了?”
崔颂在司空府后衙用皂角洗去手上与袖上的血渍,又从曹操那顺了点草药,收拾妥当后,打道回府。
乔姬不敢接话,许久,她斟酌道:“严氏待人以诚,吕布又与她情深义重……严氏之病,妾无能为力,能否请郎主周旋,请一名医诊治?”
“此乃任公, 精通望诊之术,与我稍有渊源。听闻主公偶感不适,颂特请任公前来, 荐于主公。”
说完请崔颂入座, 又见崔颂身后跟着一个陌生人,淡笑着询问,
崔颂并未入座,而是再行一礼, 不露声色地道:
商讨完“任公”的事,崔颂又向曹操进言,献上机略、攻械、农工之术,以此为后盾,提议尽早出兵征讨乌桓。
曹操收起了试探之心,对任父愈加尊敬。
崔颂上前行礼:
按照崔颂的想法,这事还真不是华佗故意的。华佗每年医治的人那么多,怎么能时刻记得三年前有个病人在等自己的药?
没想到这个未曾闻名的神医,竟然连把脉都不用,只一眼就看出了始末,还精确说出他最初的犯病时间,怎么能不叫曹操惊讶?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首字母+org点co)找到回家的路!
有了陈登的案例在前,曹操哪敢真的相信华佗?
华佗曾给陈登医治怪病,医了一半,对陈登说“此病三年后会再发,你三年后再来找我问药”,拍拍袖子闪人。
他亲自扶起崔颂,视线落在他晕染异色的衣袖上。
“司空这头风,时好时坏,已有十余年。近日连番发作,最早一次当可追溯到二十五天前,可对?”
崔颂入内,只见郭嘉斜倚着矮几,持卷阅览,认真而专注。
他站起身,邀任父入座,请他替自己诊脉。
崔颂与华佗的相处过,知道华佗确实有些左性,不收拘束……甚至可以说得上不畏强/权。
他阖上目,平息内心的风暴,再睁开眼时,只余喟然。
曹操见崔颂来谒, 神情放松了一些, 缓声道:“老毛病了。已叫仆从熬了药, 等会儿吃一剂便好。”
曹操心中生疑,看向崔颂。见崔颂暗中朝他点头,而任父一派从容自安、问心无愧的模样,终究挥手,让仆从领他前去。
他让人取来木牍笔墨,请任父开药方,任父二话未说,张口即念。
正欲与崔颂汇报事项的乔姬佐证了门房的话:“确实是清热解毒的方子。”
听到郭嘉的名字,崔颂一震,缄默许久,忽然并袖抱拳道:
历史上关于曹操杀华佗的理由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疑心病,有人说是华佗自恃才能,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还几次欺骗,这才招来杀身之祸。
术业有专攻,就算是医者,也不可能什么病都会治。
曹操吐出一口郁气:“早些年,孤便暗中让人请来华佗,为孤诊治这头风之病……哪知华佗待价而沽,留下几贴药,便以‘家中有事’为由,跑了。孤吃了这几贴药,初时颇见效用,可过了月余,头风复发,再使这个药方,效果寥寥。无法,孤派人再请华佗,几次无功而返。亲自去信,亦无回音……”
“此乃何人?”
崔颂平淡道:“英雄亦躲不过儿女情长。”
曹操大惊。
谁知道他曹操会不会是下一个陈登,病治到一半,治病的人跑了,找个一月半载也找不到,最后只能躺着等死?
不得不说,任父的装X技能几近满点,与崔颂不相上下。当年在一个小破房子里,任父就能摆出高人风范,骗过周边的无数百姓,如今经过几年的历练与沉淀,他的装X水平更是坐着火箭直线上升,就算左慈在场,也得甘拜下风。
“孤答应你。后堂有水,子琮且去清理一番,其余诸事,交于孤便可。”
而更让曹操对华佗产生这份质疑的,就是陈登的死。
“任公并非任昌。颂对任昌之名亦有耳闻,听闻任昌不到而立,英俊文雅,时常引得女眷面红耳赤。任公虽有威仪,却是知天命之年,更称不上英俊。”
崔颂屏退门房,让乔姬继续说。
但他的脾性实在有些左,又很少主动与病者交代病理,时常留下一个方子,把病治了一个疗程,就挥一挥衣袖走人。这在很多人看来,很有几分“仗着医术精湛,吊着病人,让病人百般相求”的意味。
“尚可。”崔颂不欲多言,正要让乔姬退下,忽然想到了什么,“尔……可能诊治头疾?”
“多谢主公。”
“任某对司空的诸多事迹略有耳闻,深感高义。故而不请自来,还望司空勿要见怪。”
“颂有一请求,恳请主公成全。”
他这头风病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二十五天前发作的时候——因为情况并不严重,又是行军的紧要关头,他便不曾声张,只一个人默默忍耐,直到挨不住了才找了医丞。
曹操正急需一个神医取代华佗,崔颂带来的“任公”恰巧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退一万步,就算陈登的死和华佗的药没有太大的关系,曹操也不敢重用他。
遂垂首以告。
任父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与曹操客气了一番,还没把脉,就对曹操道:
他缓缓走向庭室,侯在阶旁的卷帘人朝他行礼,替他拉开竹帘。
崔颂深觉失望,令乔姬退下。
曹操不免有些惊异。
曹操不知任父底细,见是崔颂推荐,任父本身又气质卓然,与一般的医工不同,已先入为主地起了几分好感。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让崔颂“孤注一掷”,冒着令他不豫的风险将曾经未曾展现的东西带到他的面前。考虑到这些策言的价值,曹操终究决定不予深究。
他以为自己对崔颂的才干有着深刻的了解,却不曾想,后者竟还存着藏拙之心。
从窗外透进的光亮照在他的脸上,在眼睑下方透了几道淡淡的暖意,看起来格外健
如果陈登提早几个月去找华佗问药,也许就能活下来。可大概陈登自己也忘记了这件事,或者没把华佗的话放在心里,这才招致了悲剧。
任父走后,曹操让崔颂坐自己身边,肃声询问: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三国]焚香祭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积羽成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三国]焚香祭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