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泽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蔡泽禹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卡尔达肖夫说:“根据能量的利用把文明化分为三个级别。I型是行星级文明,技术程度大致和我们目前类似,能量消耗在4×1012瓦量级。II型是恒星级文明,能量消耗在4×1026瓦量级,基本对应于太阳的辐射功率,也就是说这类文明能够利用和控制恒星所能提供的能量。他特别提到的例子就是这类文明能成功建造戴森球。III型是星系级文明,可以拥有4×1038瓦的能量操控能力,对应于整个银河系恒星的辐射功率。”
卡尔达肖夫说:“这是个可以看到外星文明的好办法。不过你说的这个戴森球,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壳层,是一个大钢板吗?”
自发现以来,许多可能性被提出来解释这一现象,包括恒星本身的变化,恒星周围不规则的尘埃环或行星彗星碎片,甚至太阳系里小天体的遮挡等等,迄今尚无定论。可以想见,还有一种可能性也被提出来,就是外星文明进行的超级工程,正在建造戴森球(群)。然而,后续的观测表明该星在红外波段的辐射并没有增强的证据,基本排除了这一可能性。前几个月,猎户座肩头那颗亮星参宿四亮度大幅降低,也有许多媒体把在建的戴森球列为一种可能性,其实更合理的解释是这颗红超巨星自身演化导致的变化。谨慎的天文学家们在排除各种可能的天体物理解释之前,不会轻易而草率地宣布发现戴森球。
戴森说:“所以我这个是二级文明。”
2015年,在“行星猎手”(PlanetHunters)这一调动志愿者力量协助查看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数据的平台,有一颗奇怪的恒星被发现了。它在开普勒输入星表中的编号是KIC8462852,后来又以分析发现的论文的第一作者TabbyBoyajian的名字命名。这是一颗距离我们近15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F型恒星,奇特之处是它存在难以理解的幅度可达22%的不规则的亮度变化。
卡尔达肖夫说:“你这能量跨越了十二个量级,人类和工业的增长如果每年是以百分之一的话,那需要三千年。”
戴森说:“黎曼函数非平凡零点的密度分布函数和量子统计里的随机厄密矩阵本征值的关联函数有关。也就是说质子的分布与量子系统建立起联系了。”
卡尔·萨根说:“把能源利用的台阶变为10个量级的差别。I型文明的能量利用改为十的十六次方瓦,大约比地球上接受的太阳辐射小一个量级,II型还维持在十的二十六次方瓦量级,III型是是的三十六次方瓦。这一修改还可以定义中间类型的文明,卡尔达肖夫文明类型K=(log10P-6)/10,其中P是以瓦为单位的能量利用率。按照这一定义,目前我们地球人类文明是0.73型。”
戴森如此优秀,戴森还提出震惊世界的戴森球。
戴森对卡尔达肖夫说:“人类只能使用地球生物圈,在五乘以十的十六次方千克,能量大约在十的十三次方瓦的量级。如果是木星,大约是二乘以十的二十七次方千克,能量为四乘以十的二十六次方瓦。”
戴森说:“我计算了一下,把类似木星的行星解体,这也大约需要太阳八百年的辐射总能量。然后让这些物质形成一个半径为日地距离两倍的壳层来充分截获和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这个壳层只需要几米厚,也可以人类居住,是一种人造生物圈。”
戴森说:“不见得,而且力学上不可能。也已是运行在不同轨道上的大量物体构成。至于如何建造我不知道,我只能说红外辐射与建造细节不大。”
戴森认为,地球人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也需要有轻松使用恒星的能力。
戴森推崇杨振宁的杨米尔斯场的学说,认为杨振宁的思想十分高明。
戴森说:“可以作为观测外星文明来用。如果有戴森球这个系统,观测者看来,在壳层里的太阳的光学波会很暗弱,温度在200到300的壳层会在红外10微米波段发出很强的辐射。同时地球大气正好在这一波段附近透明,所以可以搜索具有超强红外辐射的天体以期发现外星文明迹象。”
戴森还说:“关于地外生命,搜索太阳系里行星卫星上,小行星上,还有柯伊柏带天体上的生物。因为适应寒冷环境的生物可能会进化出汇聚阳光的类似透镜或镜面的系统。而没有被吸收的光或者生物体辐射会通过这一系统形成较窄的光束反向射向太阳方向。应该在背对太阳的方向去搜索这类亮斑从而发现地外生物。”
卡尔达肖夫是甚长基线干涉(VLBI)技术最早的提出者和推动者之一。这一技术依靠全球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协同干涉观测获得等效于地球大小望远镜的极高空间分辨率。正是该技术的应用让2019年能够一睹M87星系中心大质量黑洞的芳容。
蒙哥马利在跟戴森喝茶的时候,对戴森讲了关于黎曼猜想的事情。
戴森说:“这对恒星寿命来说,只需要弹指一挥间。”
卡尔达肖夫说:“你的意思是要使用恒星?如何去实现?”
2016年米尔纳,霍金和扎克伯格发起了突破摄星(BreakthroughStarshot)计划,准备发射1000个仅有几克重带有1米见方光帆的空间探测器,通过地面大功率激光将它们加速到光速的20%,20到30年内飞至4.3光年之遥的比邻星,近距离对其行星拍照并传回地球。
理查德卡里根说:“我利用IRAS红外卫星的全天巡天数据,分析了25万个红外源的低分辨率光谱,得到了16个候选者,但大部分都存在合理的天体物理解释,一般都是恒星演化后期尘埃的影响。其中只有四个勉强可以称得上疑似戴森球或部分戴森球。”
卡尔达肖夫说:“真是人家外星人的事情,咱们地球人怎么能想出来?”
戴森对费曼说:“你的路径积分和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的场论是同一会儿事情。”这对量子力学有很大影响。
卡尔达肖夫说:“但愿可以轻松的实现这一点。虽然吸引人,但这个东西没有用。”
在看到射电探测的一些知识后,戴森在想:“如何探测到外星文明?外星人会发达到什么程度?能够轻松的使用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吗?如果可以,那会使用到什么手段?”
] 卡尔达肖夫说:“根据能量的利用把文明化分为三个级别。I型是行星级文明,技术程度大致和我们目前类似,能量消耗在4×1012瓦量级。II型是恒星级文明,能量消耗在4×1026瓦量级,基本对应于太阳的辐射功率,也就是说这类文明能够利用和控制恒星所能提供的能量。他特别提到的例子就是这类文明能成功建造戴森球。III型是星系级文明,可以拥有4×1038瓦的能量操控能力,对应于整个银河系恒星的辐射功率。”
卡尔达肖夫说:“这是个可以看到外星文明的好办法。不过你说的这个戴森球,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壳层,是一个大钢板吗?”
自发现以来,许多可能性被提出来解释这一现象,包括恒星本身的变化,恒星周围不规则的尘埃环或行星彗星碎片,甚至太阳系里小天体的遮挡等等,迄今尚无定论。可以想见,还有一种可能性也被提出来,就是外星文明进行的超级工程,正在建造戴森球(群)。然而,后续的观测表明该星在红外波段的辐射并没有增强的证据,基本排除了这一可能性。前几个月,猎户座肩头那颗亮星参宿四亮度大幅降低,也有许多媒体把在建的戴森球列为一种可能性,其实更合理的解释是这颗红超巨星自身演化导致的变化。谨慎的天文学家们在排除各种可能的天体物理解释之前,不会轻易而草率地宣布发现戴森球。
戴森说:“所以我这个是二级文明。”
2015年,在“行星猎手”(PlanetHunters)这一调动志愿者力量协助查看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数据的平台,有一颗奇怪的恒星被发现了。它在开普勒输入星表中的编号是KIC8462852,后来又以分析发现的论文的第一作者TabbyBoyajian的名字命名。这是一颗距离我们近15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F型恒星,奇特之处是它存在难以理解的幅度可达22%的不规则的亮度变化。
卡尔达肖夫说:“你这能量跨越了十二个量级,人类和工业的增长如果每年是以百分之一的话,那需要三千年。”
戴森说:“黎曼函数非平凡零点的密度分布函数和量子统计里的随机厄密矩阵本征值的关联函数有关。也就是说质子的分布与量子系统建立起联系了。”
卡尔·萨根说:“把能源利用的台阶变为10个量级的差别。I型文明的能量利用改为十的十六次方瓦,大约比地球上接受的太阳辐射小一个量级,II型还维持在十的二十六次方瓦量级,III型是是的三十六次方瓦。这一修改还可以定义中间类型的文明,卡尔达肖夫文明类型K=(log10P-6)/10,其中P是以瓦为单位的能量利用率。按照这一定义,目前我们地球人类文明是0.73型。”
戴森如此优秀,戴森还提出震惊世界的戴森球。
戴森对卡尔达肖夫说:“人类只能使用地球生物圈,在五乘以十的十六次方千克,能量大约在十的十三次方瓦的量级。如果是木星,大约是二乘以十的二十七次方千克,能量为四乘以十的二十六次方瓦。”
戴森说:“我计算了一下,把类似木星的行星解体,这也大约需要太阳八百年的辐射总能量。然后让这些物质形成一个半径为日地距离两倍的壳层来充分截获和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这个壳层只需要几米厚,也可以人类居住,是一种人造生物圈。”
戴森说:“不见得,而且力学上不可能。也已是运行在不同轨道上的大量物体构成。至于如何建造我不知道,我只能说红外辐射与建造细节不大。”
戴森认为,地球人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也需要有轻松使用恒星的能力。
戴森推崇杨振宁的杨米尔斯场的学说,认为杨振宁的思想十分高明。
戴森说:“可以作为观测外星文明来用。如果有戴森球这个系统,观测者看来,在壳层里的太阳的光学波会很暗弱,温度在200到300的壳层会在红外10微米波段发出很强的辐射。同时地球大气正好在这一波段附近透明,所以可以搜索具有超强红外辐射的天体以期发现外星文明迹象。”
戴森还说:“关于地外生命,搜索太阳系里行星卫星上,小行星上,还有柯伊柏带天体上的生物。因为适应寒冷环境的生物可能会进化出汇聚阳光的类似透镜或镜面的系统。而没有被吸收的光或者生物体辐射会通过这一系统形成较窄的光束反向射向太阳方向。应该在背对太阳的方向去搜索这类亮斑从而发现地外生物。”
卡尔达肖夫是甚长基线干涉(VLBI)技术最早的提出者和推动者之一。这一技术依靠全球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协同干涉观测获得等效于地球大小望远镜的极高空间分辨率。正是该技术的应用让2019年能够一睹M87星系中心大质量黑洞的芳容。
蒙哥马利在跟戴森喝茶的时候,对戴森讲了关于黎曼猜想的事情。
戴森说:“这对恒星寿命来说,只需要弹指一挥间。”
卡尔达肖夫说:“你的意思是要使用恒星?如何去实现?”
2016年米尔纳,霍金和扎克伯格发起了突破摄星(BreakthroughStarshot)计划,准备发射1000个仅有几克重带有1米见方光帆的空间探测器,通过地面大功率激光将它们加速到光速的20%,20到30年内飞至4.3光年之遥的比邻星,近距离对其行星拍照并传回地球。
理查德卡里根说:“我利用IRAS红外卫星的全天巡天数据,分析了25万个红外源的低分辨率光谱,得到了16个候选者,但大部分都存在合理的天体物理解释,一般都是恒星演化后期尘埃的影响。其中只有四个勉强可以称得上疑似戴森球或部分戴森球。”
卡尔达肖夫说:“真是人家外星人的事情,咱们地球人怎么能想出来?”
戴森对费曼说:“你的路径积分和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的场论是同一会儿事情。”这对量子力学有很大影响。
卡尔达肖夫说:“但愿可以轻松的实现这一点。虽然吸引人,但这个东西没有用。”
在看到射电探测的一些知识后,戴森在想:“如何探测到外星文明?外星人会发达到什么程度?能够轻松的使用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吗?如果可以,那会使用到什么手段?”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