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狮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东方狮吼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地球彻底干枯后,紧接着,10.8公里宽的小行星将高速撞上地球。双重的毁灭性灾难同时叠加在一起了,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生命能够在这种条件下生存下来。
一路上,辽阔的太平洋第一次如此震撼地映入了我的眼帘。作为一个此前从未见过江河湖海的人,那情景绝对终生难忘,这太美了,太酷了哇!那么大的海洋,里面得有多少可爱的生命啊!可惜,它们时日不多了。
而正是刚才不妥当的破坏性动作,让我注意到了墙体上的东西。
据小龙分析,它的建筑材料以玻璃和钛合金为主,其微观结构能够巧妙地在保证最大强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地减轻重量。这两种材料都能经历上千万年的考验。显然,它的建造者一定有某种特殊的目的。其墙体之间,除了因为风化和破损导致的裂纹外,找不到其它任何建筑接缝。虽然它看起来似乎仍然很坚固,但当我用手指去抠墙体时,很容易就抠下一大块,放在手掌里一辗便成了粉末。这表明它至少存在了700-900万年。
等到心情稍为平静后,我再次检查监测系统时,又有了新发现:古墨西哥湾所在的位置,现在是一片深海,那里的海底也发现了那种诡异的直线,而且是四根完整的线段组成的正方形,边长达到20公里,比古昆仑城遗址发现的短一些。当我开启3d模式时,发现它的规模极其庞大壮观。由于此地刚好是小行星预撞击点,我们得抓紧时间去看看。
这真是太好了!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8日)
又经过了约半小时航程,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此时已经是古墨西哥湾的下午了。
我想到了人类的最终命运。这让我感到无尽的悲凉。
庆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零号在遗址旁边找了一块平坦的裸露海床降落。这里裸露的、尚未裸露的海床,全都长满了美丽的珊瑚,各种海藻、海带则杂乱无章地铺着,种类繁多的贝壳虾蟹在上面乱爬,张牙舞爪。
这一路上,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整个辽阔壮观的太平洋海平面已经下降了137.5米。监测系统显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很多陆上湖泊和浅海区已经干枯,但整个海洋水位,现在用肉眼看起来变化并不明显,但3天后就完全不同了。此时,海里有一些敏感的动物已经开始躁动。陆上动物则相对平静些,它们暂时还觉察不到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
我的心马上悬了起来。按这个速度,仅需3、4天时间,地球就全部干枯了。
这比我的母时空发生的灾难更可怕!
5.海底遗址
我和小龙下了飞行器,站在海床的岩石上,只见在那极其清澈透明的海水中,一段笔直的墙状物呈东西方向延伸,因为我们正处于其中间位置,所以往两边都望不到边。墙体向北边呈45度倾斜,从可见的底部望上去,高约45米,再往上的部分已经残缺了。墙体上长满了各种珊瑚、海藻和甲壳类软体动物。由于海苔的覆盖,我看不出墙体的颜色。通过精灵球的反馈,小龙帮助我建立了一个直观的全息图。
这一路上,我们除了观察太平洋,更多的时候是查看监测网络的动态。结果,我们还真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发现:从我们出发起,到现在约行驶了8000公里的距离,系统发现整个太平洋的水位都在持续下降!这短短2小时内,水位就下降了110米!仿佛地球正在超速漏水一样。
这是谁在暗示什么吗?
17:05,小龙让零号汽车变形成为一艘掠地式高速低空飞行器,以大约4000公里的时速,横跨太平洋,直奔目的地。
全息图显示,另外三段残墙同样以45度角往内侧倾斜,最低处仅余0.2米,最高处在西北角,高度为143.64米。这里剩下的部分,看起来像一座险峻的山峰。我将全息图的西北角转到自己面前,将它放大,发现它的坡面并不是一直呈直线倾斜,角度也并非一直保持45度,而是有一个适当的弧度。系统将这个建筑遗址进行模拟补充,生成了一个占地400平方千米、高度为4.2千米的巨型金字塔。
我想起母时空发生灾难时,海洋水位是每年下降25米,结果导致了全球干枯,人类到了灭绝的最后关头!现在倒好,每小时下降55米!这太可怕了吧?
由于遗址仅剩墙基,上端大部分缺失,因此我现在仍然无法得知这个巨塔的内部结构。按常理推断,实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那样太重了。那么,它会不会像我的母时空那样,仅仅是一层空心保护罩呢?
两个相隔6578万年的“失水事件”之间,会有什么关联吗?
当我和小龙登上西北角那段最高的墙体时,才发现它里面是分层的,它极有可能是一种分层式的巨型居住型建筑物,即独幢型城市,完全不同于人类社会的城市建筑布局。
精灵球很快测出了每层的具体数据:它共剩下8层,但上面6层都破损得只剩下四面的残墙,只有下面第一、二层相对完整。其中第二层地板正浸着28厘米深的海水,第一层则全部浸没在海底。它每层都是12米高,但地板的厚度则是从下至上,依次递减的。我想,在这里面居住的居民绝对是巨人,那个像暴龙一样彪悍的女巨人住进来挺合适。它虽然已经年代久远,但看起来仍有一种微弱的透明感。
不错,上面有一些凸纹,但有海苔等物覆盖,看不清楚是什么。由于刚才已经试过了它的硬度并不可靠,因此我让皮米机器人去进行无损清理,顺便对墙体进行适当加固。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前,瞪着上面的文字看了半天,没有一个认识的。虽然上面有“一”和“|”,但我不敢确定它们是不是表示“1”这个意思。它们看起来有点像古天朝的甲骨文,其中有一些很像是数字或数学符号。我觉得里面有一个东西跟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有点像,至于是不是表示这个史前文明已经掌握了核能技术,那就不得而知了。按目前的情况看,这个早已灭亡的史前文明,可能是为了记录和传播它们的文明而刻上去的。不过,在时间的摧残下,它显然也撑不了多久了。即使碰巧有后来者看到,但能不能读懂又成了问题。
我决定爬上西北角的那段墙体上去看看究竟。
这时,小龙的眼睛以适当的角度,射出一片蓝色的光芒,照射在墙面上,这样,上面的凸纹就显得很清楚了——那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符,其间还有一些图片。
此时的古墨西哥湾已经变成了浅海,遗址的顶部已经裸露出海面,眼前的景象既让我叹为观止,又让我忧心忡忡。面对这样一个史前超级文明遗址,我能不激动吗?
] 地球彻底干枯后,紧接着,10.8公里宽的小行星将高速撞上地球。双重的毁灭性灾难同时叠加在一起了,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生命能够在这种条件下生存下来。
一路上,辽阔的太平洋第一次如此震撼地映入了我的眼帘。作为一个此前从未见过江河湖海的人,那情景绝对终生难忘,这太美了,太酷了哇!那么大的海洋,里面得有多少可爱的生命啊!可惜,它们时日不多了。
而正是刚才不妥当的破坏性动作,让我注意到了墙体上的东西。
据小龙分析,它的建筑材料以玻璃和钛合金为主,其微观结构能够巧妙地在保证最大强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地减轻重量。这两种材料都能经历上千万年的考验。显然,它的建造者一定有某种特殊的目的。其墙体之间,除了因为风化和破损导致的裂纹外,找不到其它任何建筑接缝。虽然它看起来似乎仍然很坚固,但当我用手指去抠墙体时,很容易就抠下一大块,放在手掌里一辗便成了粉末。这表明它至少存在了700-900万年。
等到心情稍为平静后,我再次检查监测系统时,又有了新发现:古墨西哥湾所在的位置,现在是一片深海,那里的海底也发现了那种诡异的直线,而且是四根完整的线段组成的正方形,边长达到20公里,比古昆仑城遗址发现的短一些。当我开启3d模式时,发现它的规模极其庞大壮观。由于此地刚好是小行星预撞击点,我们得抓紧时间去看看。
这真是太好了!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8日)
又经过了约半小时航程,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此时已经是古墨西哥湾的下午了。
我想到了人类的最终命运。这让我感到无尽的悲凉。
庆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零号在遗址旁边找了一块平坦的裸露海床降落。这里裸露的、尚未裸露的海床,全都长满了美丽的珊瑚,各种海藻、海带则杂乱无章地铺着,种类繁多的贝壳虾蟹在上面乱爬,张牙舞爪。
这一路上,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整个辽阔壮观的太平洋海平面已经下降了137.5米。监测系统显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很多陆上湖泊和浅海区已经干枯,但整个海洋水位,现在用肉眼看起来变化并不明显,但3天后就完全不同了。此时,海里有一些敏感的动物已经开始躁动。陆上动物则相对平静些,它们暂时还觉察不到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
我的心马上悬了起来。按这个速度,仅需3、4天时间,地球就全部干枯了。
这比我的母时空发生的灾难更可怕!
5.海底遗址
我和小龙下了飞行器,站在海床的岩石上,只见在那极其清澈透明的海水中,一段笔直的墙状物呈东西方向延伸,因为我们正处于其中间位置,所以往两边都望不到边。墙体向北边呈45度倾斜,从可见的底部望上去,高约45米,再往上的部分已经残缺了。墙体上长满了各种珊瑚、海藻和甲壳类软体动物。由于海苔的覆盖,我看不出墙体的颜色。通过精灵球的反馈,小龙帮助我建立了一个直观的全息图。
这一路上,我们除了观察太平洋,更多的时候是查看监测网络的动态。结果,我们还真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发现:从我们出发起,到现在约行驶了8000公里的距离,系统发现整个太平洋的水位都在持续下降!这短短2小时内,水位就下降了110米!仿佛地球正在超速漏水一样。
这是谁在暗示什么吗?
17:05,小龙让零号汽车变形成为一艘掠地式高速低空飞行器,以大约4000公里的时速,横跨太平洋,直奔目的地。
全息图显示,另外三段残墙同样以45度角往内侧倾斜,最低处仅余0.2米,最高处在西北角,高度为143.64米。这里剩下的部分,看起来像一座险峻的山峰。我将全息图的西北角转到自己面前,将它放大,发现它的坡面并不是一直呈直线倾斜,角度也并非一直保持45度,而是有一个适当的弧度。系统将这个建筑遗址进行模拟补充,生成了一个占地400平方千米、高度为4.2千米的巨型金字塔。
我想起母时空发生灾难时,海洋水位是每年下降25米,结果导致了全球干枯,人类到了灭绝的最后关头!现在倒好,每小时下降55米!这太可怕了吧?
由于遗址仅剩墙基,上端大部分缺失,因此我现在仍然无法得知这个巨塔的内部结构。按常理推断,实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那样太重了。那么,它会不会像我的母时空那样,仅仅是一层空心保护罩呢?
两个相隔6578万年的“失水事件”之间,会有什么关联吗?
当我和小龙登上西北角那段最高的墙体时,才发现它里面是分层的,它极有可能是一种分层式的巨型居住型建筑物,即独幢型城市,完全不同于人类社会的城市建筑布局。
精灵球很快测出了每层的具体数据:它共剩下8层,但上面6层都破损得只剩下四面的残墙,只有下面第一、二层相对完整。其中第二层地板正浸着28厘米深的海水,第一层则全部浸没在海底。它每层都是12米高,但地板的厚度则是从下至上,依次递减的。我想,在这里面居住的居民绝对是巨人,那个像暴龙一样彪悍的女巨人住进来挺合适。它虽然已经年代久远,但看起来仍有一种微弱的透明感。
不错,上面有一些凸纹,但有海苔等物覆盖,看不清楚是什么。由于刚才已经试过了它的硬度并不可靠,因此我让皮米机器人去进行无损清理,顺便对墙体进行适当加固。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前,瞪着上面的文字看了半天,没有一个认识的。虽然上面有“一”和“|”,但我不敢确定它们是不是表示“1”这个意思。它们看起来有点像古天朝的甲骨文,其中有一些很像是数字或数学符号。我觉得里面有一个东西跟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有点像,至于是不是表示这个史前文明已经掌握了核能技术,那就不得而知了。按目前的情况看,这个早已灭亡的史前文明,可能是为了记录和传播它们的文明而刻上去的。不过,在时间的摧残下,它显然也撑不了多久了。即使碰巧有后来者看到,但能不能读懂又成了问题。
我决定爬上西北角的那段墙体上去看看究竟。
这时,小龙的眼睛以适当的角度,射出一片蓝色的光芒,照射在墙面上,这样,上面的凸纹就显得很清楚了——那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符,其间还有一些图片。
此时的古墨西哥湾已经变成了浅海,遗址的顶部已经裸露出海面,眼前的景象既让我叹为观止,又让我忧心忡忡。面对这样一个史前超级文明遗址,我能不激动吗?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