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知在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陈安下马后,也向他们一一行了个礼,面带微笑,与众人寒暄一阵,询问之后,才知道方才站在最前方叫做邹荣的乃是秘书省校书郎,前两年通过了吏部铨选,得了校书郎的实缺,其余几人则是秘书省的正字,典书,楷书手和令史。
父亲发现后,气得一脚踹向他的屁股,才让他立即惊醒,正襟危坐,静听父亲讲解。
这月俸嘛,有点月工资的意思,也是按照散官的品阶来发的,他是从六品奉议郎,所以一般每月大概可以领到不到3贯钱。
父亲说了那么多,唯一让他有些兴趣的,便是像奉议郎之类的散官以及秘书郎之类的职事官是有很多福利工资的。
……
据父亲陈骁所说,朝廷除了秘书省这么一个藏书机构外,另外还有三大机构也是与之类似的,分别是中书省管辖下的集贤书院,门下省管辖下的弘文馆以及尚书省管辖下的史馆,三馆与秘书省一样,皆具有藏书功能。
一切准备好之后,陈安骑上一匹高头大马。
邹荣轻笑着回道:“陈郎,这集贤书院,弘文馆以及史馆都有我们秘书省的专门官员,他们负责组织图书典籍的收集,整理,抄录以及入藏等事务。史馆是专门收集史籍的,集贤书院有藏书接近九万卷,弘文馆则有藏书二十万余卷……”
还真让他猜着了,牵马的奴仆还未到门口,那几个人看见后,皆跑了过来。
其余几人也随之行礼,说了类似的一番话。
有几道身影正站在那,翘首以望,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陈安还没有完全睡醒,睡眼惺忪地被琴儿喊了起来,说是今天是郎君就任秘书郎的日子,迷迷糊糊地穿好崭新的官服,因为秘书郎是个从六品的文官,所以他穿着一身红色圆领窄袖官袍,袍前绣着飞禽,颇具文人气质,头上戴着进贤冠。
陈安听邹荣这么一说,才知道一般在常朝时期,陛下一般都是头上裹着幞头,身上穿着圆领袍,并没有戴冕,穿着是比较随意些的,陛下都这么穿了,咱们做臣子总不能穿的太隆重吧,所以上行下效,底下的官员也学着陛下的打扮,穿着类似的服饰,只是袍子的颜色是与陛下不同的,不然便是死罪。
一路上,陈安问了邹荣一些关于秘书省要注意的事项,邹荣也一一回答,然后随着邹荣去见了秘书丞章贺兰,秘书少监陈希烈,与他们一顿寒暄,离开后,陈安又问道:“邹校书,怎么没见贺老啊?”
一路上,他感受着深秋晨间的寒气,眯眼小憩之时,不禁想起了一个词,多事之秋,是啊,来到唐朝的第一个秋季,他过得确实不是很太平,用多事之秋这个词来形容,最是恰当不过了,想到这,陈安不由满脸苦笑。
而职事田则是按照职事官品阶分发的,秘书郎是从六品京官,所以可以分到400亩职事田,除了职事田,还有一个永业田,这两者的区别便是职事田是你就职某个官衔时,朝廷分给你的土地,若是你之后犯错或者考核时不及格被罢去官职,这职事田是要还给朝廷的,而永业田则是终身属于你的了。
提到钱,陈安不禁两眼放光,咱也算是唐朝的公务员了,还不得听听这福利工资咋样啊……
当然对于陈安来说,这秘书省以及秘书郎究竟是干什么的,他没有什么兴趣,所以父亲说起这些时,他觉得很无聊,差点睡着了。
趁着离秘书省还有些路程,他又想起前几天父亲对他说的一些关于秘书省的介绍。
陈安见他们一身常服,好奇问道:“诸位同僚怎么没穿朝服啊?”
邹荣领着陈安在秘书省四处逛了一下,算是熟悉一下环境,走到一处书架时,停了下来,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籍,向陈安介绍道:“陈郎,这是开元九年秘书省编著成的《群书四部录》,里面详细记载了秘书省内著录图籍两千六百多部,共计四万八千多卷。”
秘书省门口。
陈安口中的贺老便是秘书监贺知章,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也是一位诗酒风流的大人物啊,陈安得知贺知章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时,迫不及待想要见他一面,谁知今天贺老竟然不在,听后哦了一声,脸上有些失望。
这话一问出,邹荣几人微微一笑,随后邹荣解释道:“陈郎或许还不知道,这官服的种类很多,分为朝服,公服与常服,在不同的场合与节日,穿的官服也不同,但是平时我们都是穿着常服的,便连陛下平时上朝,也是穿着常服的……”
“这么多!”
这禄米嘛,在陈安的理解中,有点像是后世的年终奖福利,一年发一次,主要都是粮食,奉议郎是从六品散官,所以每年可以从朝廷领90石粮食。
校书郎邹荣回道:“贺老今天不在省内,他老人家一般很少来,即便来,时间也不固定。”
算来算去,也没算出个结果。
秘书省如今隶属于中书省的管辖范围,通常设秘书监一人,从三品,秘书少监二人,从四品,秘书丞一人,从五品,之后还有陈安任职的秘书郎,从六品,以及一般士子通过科举取得进士功名,再通过吏部铨选任职的正九品校书郎,当然还有正字,令史,典书,楷书手,掌固等更低一级的官员。
……
二人一马,不急不缓地往秘书省而去。
陈安听着的同时,心里还在默默算着,这到底是有多少钱啊……
父亲说朝廷发放的禄米,月俸等都是按照散官品阶来发的,所以散官也被称作寄禄官,除了散官的福利外,他所就任的秘书郎职事官还有一项福利,便是职事田。
陈安所就任的秘书郎在秘书省属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另外同时他还有一个奉议郎的文散官官衔,与奉议郎这种文散官不同,秘书郎是职事官,是有职责在身的。
难怪唐朝的人哪怕寒窗十载,都想着去当官呢。
秋意渐浓,晨钟五鼓,坊门开启。
陈安远远瞧见时,心里还在想着,不会是来迎接自己的吧?
这秘书省其实就是管理朝廷藏书的机构,早在汉朝时期便存在了,那个时候叫做秘书监,到了南北朝时期改为秘书省,沿用至唐朝,而秘书监则成了秘书省的最高长官。
陈安点点头,接过邹荣手中的《群书四部录》,翻看了几眼,果然如他所说一般,合上后,想起父亲提到的三馆,也是藏书之处,便问邹荣:“邹校书可知道其他三馆的情况?”
陈安打量了他们几眼,发现皆是穿着文官常服,并未像他一样穿着隆重的朝服,皆是圆领袍,头上戴着展脚幞头,还未开口相问他们是谁,站在最前方的人便行了一个礼道:“下官邹荣拜见陈郎。”
马前还有个奴仆牵着。
校书郎邹荣与陈安走在最前面,几个正字,令史与典书跟在后面。
反正按照唐朝的经济水平来说,陈安这个秘书郎的工资还是不错的,当然与那些大官不好相提并论,但也是足有富余了。
一开始,陈安也不懂这散官与职事官的区别,后来听父亲一番详解,才知这散官类似于后世的军衔,诸如上尉,中校这类的,而职事官则是具体职务,诸如团长,排长这类的。
] 陈安下马后,也向他们一一行了个礼,面带微笑,与众人寒暄一阵,询问之后,才知道方才站在最前方叫做邹荣的乃是秘书省校书郎,前两年通过了吏部铨选,得了校书郎的实缺,其余几人则是秘书省的正字,典书,楷书手和令史。
父亲发现后,气得一脚踹向他的屁股,才让他立即惊醒,正襟危坐,静听父亲讲解。
这月俸嘛,有点月工资的意思,也是按照散官的品阶来发的,他是从六品奉议郎,所以一般每月大概可以领到不到3贯钱。
父亲说了那么多,唯一让他有些兴趣的,便是像奉议郎之类的散官以及秘书郎之类的职事官是有很多福利工资的。
……
据父亲陈骁所说,朝廷除了秘书省这么一个藏书机构外,另外还有三大机构也是与之类似的,分别是中书省管辖下的集贤书院,门下省管辖下的弘文馆以及尚书省管辖下的史馆,三馆与秘书省一样,皆具有藏书功能。
一切准备好之后,陈安骑上一匹高头大马。
邹荣轻笑着回道:“陈郎,这集贤书院,弘文馆以及史馆都有我们秘书省的专门官员,他们负责组织图书典籍的收集,整理,抄录以及入藏等事务。史馆是专门收集史籍的,集贤书院有藏书接近九万卷,弘文馆则有藏书二十万余卷……”
还真让他猜着了,牵马的奴仆还未到门口,那几个人看见后,皆跑了过来。
其余几人也随之行礼,说了类似的一番话。
有几道身影正站在那,翘首以望,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陈安还没有完全睡醒,睡眼惺忪地被琴儿喊了起来,说是今天是郎君就任秘书郎的日子,迷迷糊糊地穿好崭新的官服,因为秘书郎是个从六品的文官,所以他穿着一身红色圆领窄袖官袍,袍前绣着飞禽,颇具文人气质,头上戴着进贤冠。
陈安听邹荣这么一说,才知道一般在常朝时期,陛下一般都是头上裹着幞头,身上穿着圆领袍,并没有戴冕,穿着是比较随意些的,陛下都这么穿了,咱们做臣子总不能穿的太隆重吧,所以上行下效,底下的官员也学着陛下的打扮,穿着类似的服饰,只是袍子的颜色是与陛下不同的,不然便是死罪。
一路上,陈安问了邹荣一些关于秘书省要注意的事项,邹荣也一一回答,然后随着邹荣去见了秘书丞章贺兰,秘书少监陈希烈,与他们一顿寒暄,离开后,陈安又问道:“邹校书,怎么没见贺老啊?”
一路上,他感受着深秋晨间的寒气,眯眼小憩之时,不禁想起了一个词,多事之秋,是啊,来到唐朝的第一个秋季,他过得确实不是很太平,用多事之秋这个词来形容,最是恰当不过了,想到这,陈安不由满脸苦笑。
而职事田则是按照职事官品阶分发的,秘书郎是从六品京官,所以可以分到400亩职事田,除了职事田,还有一个永业田,这两者的区别便是职事田是你就职某个官衔时,朝廷分给你的土地,若是你之后犯错或者考核时不及格被罢去官职,这职事田是要还给朝廷的,而永业田则是终身属于你的了。
提到钱,陈安不禁两眼放光,咱也算是唐朝的公务员了,还不得听听这福利工资咋样啊……
当然对于陈安来说,这秘书省以及秘书郎究竟是干什么的,他没有什么兴趣,所以父亲说起这些时,他觉得很无聊,差点睡着了。
趁着离秘书省还有些路程,他又想起前几天父亲对他说的一些关于秘书省的介绍。
陈安见他们一身常服,好奇问道:“诸位同僚怎么没穿朝服啊?”
邹荣领着陈安在秘书省四处逛了一下,算是熟悉一下环境,走到一处书架时,停了下来,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籍,向陈安介绍道:“陈郎,这是开元九年秘书省编著成的《群书四部录》,里面详细记载了秘书省内著录图籍两千六百多部,共计四万八千多卷。”
秘书省门口。
陈安口中的贺老便是秘书监贺知章,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也是一位诗酒风流的大人物啊,陈安得知贺知章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时,迫不及待想要见他一面,谁知今天贺老竟然不在,听后哦了一声,脸上有些失望。
这话一问出,邹荣几人微微一笑,随后邹荣解释道:“陈郎或许还不知道,这官服的种类很多,分为朝服,公服与常服,在不同的场合与节日,穿的官服也不同,但是平时我们都是穿着常服的,便连陛下平时上朝,也是穿着常服的……”
“这么多!”
这禄米嘛,在陈安的理解中,有点像是后世的年终奖福利,一年发一次,主要都是粮食,奉议郎是从六品散官,所以每年可以从朝廷领90石粮食。
校书郎邹荣回道:“贺老今天不在省内,他老人家一般很少来,即便来,时间也不固定。”
算来算去,也没算出个结果。
秘书省如今隶属于中书省的管辖范围,通常设秘书监一人,从三品,秘书少监二人,从四品,秘书丞一人,从五品,之后还有陈安任职的秘书郎,从六品,以及一般士子通过科举取得进士功名,再通过吏部铨选任职的正九品校书郎,当然还有正字,令史,典书,楷书手,掌固等更低一级的官员。
……
二人一马,不急不缓地往秘书省而去。
陈安听着的同时,心里还在默默算着,这到底是有多少钱啊……
父亲说朝廷发放的禄米,月俸等都是按照散官品阶来发的,所以散官也被称作寄禄官,除了散官的福利外,他所就任的秘书郎职事官还有一项福利,便是职事田。
陈安所就任的秘书郎在秘书省属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另外同时他还有一个奉议郎的文散官官衔,与奉议郎这种文散官不同,秘书郎是职事官,是有职责在身的。
难怪唐朝的人哪怕寒窗十载,都想着去当官呢。
秋意渐浓,晨钟五鼓,坊门开启。
陈安远远瞧见时,心里还在想着,不会是来迎接自己的吧?
这秘书省其实就是管理朝廷藏书的机构,早在汉朝时期便存在了,那个时候叫做秘书监,到了南北朝时期改为秘书省,沿用至唐朝,而秘书监则成了秘书省的最高长官。
陈安点点头,接过邹荣手中的《群书四部录》,翻看了几眼,果然如他所说一般,合上后,想起父亲提到的三馆,也是藏书之处,便问邹荣:“邹校书可知道其他三馆的情况?”
陈安打量了他们几眼,发现皆是穿着文官常服,并未像他一样穿着隆重的朝服,皆是圆领袍,头上戴着展脚幞头,还未开口相问他们是谁,站在最前方的人便行了一个礼道:“下官邹荣拜见陈郎。”
马前还有个奴仆牵着。
校书郎邹荣与陈安走在最前面,几个正字,令史与典书跟在后面。
反正按照唐朝的经济水平来说,陈安这个秘书郎的工资还是不错的,当然与那些大官不好相提并论,但也是足有富余了。
一开始,陈安也不懂这散官与职事官的区别,后来听父亲一番详解,才知这散官类似于后世的军衔,诸如上尉,中校这类的,而职事官则是具体职务,诸如团长,排长这类的。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