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龙舟棍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2000年的元旦,林晓霞所担心的千嬉虫,没有出现。
接他们的车子开动了。崔向东从后视镜,看见一个女人站在榕树下挥手,弟弟崔向南从车里探出头,冲着她挥手。
“长姐如母,我敬大姐一杯,祝大姐身体健康,新年快乐。”崔向东起身,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老家有重男轻女的风俗,所以每家每户都多生小孩,兄弟多,才不怕别人欺负。
饭菜做好了,大家端着几盘菜和三碗饭,先去老屋。饭菜放在供台上,上面已经摆着零食和水果,杯子倒上白酒,大人们轮流上香,小辈们跪拜行礼。仪式完成后,大家把菜端回小楼。
他们乘飞机到厦门,然后再坐出租车回老家。颠簸了快三个小时后,他们到了,村里的路无法通车,只好在村口的大榕树旁下了车。
大榕树依旧茂盛,盘根错节,从树上垂下无数的根须,像一个老者满脸的胡须在随风飘动。
为此,大姐狠狠骂他,难得有不忘本的兄弟,你还不知好歹,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他这才同意,跟崔向东去城里发展。
崔向东说话中气十足,这点随了他做小学老师的父亲。
崔向东不需要懂电脑,也不想花心思去学,他不抗拒新物事,只是想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专长上。
庆正还是一如即往,开他兄弟的玩笑,吴达仁多了一个外号灭虫专家。
在一楼的客厅,十几个人,大人一桌,小孩一桌,热热闹闹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桌子上,有清蒸石斑鱼、油闷大虾、炒螃蟹、烧鹅、盐鸡等,还有小孩们喜欢的油炸食品。
过完元旦,中国人都开始盼起新春的到来。
崔向东用老家话聊天,女儿偷偷对她妈说,爸爸像是在别人吵架。
初一上午,崔向东带着女儿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家,给老人拜年,还每人发了一百元红包。有老人夸老崔家祖上有德,出了崔向东这个大老板。在村里走动的时候,崔向东还给遇到的小孩发了红包,手里厚厚一叠的红包,转眼就发光了。
两层的小楼是三年前起的,算是村里建小楼较早的一批。旁边的老屋还在,崔向东没让拆掉,在老屋里放着父母的遗照和祖宗牌位,过年时他会带妻女给父母及列祖列宗装柱香。
崔向东这样做,是为了报答村里人的恩惠。当年崔向东考上大学,母亲为了学费向村里人借钱,当时村里人你几元、我几角才凑出了学费。母亲让崔向东将这些人的名字,记在了纸上,告诉崔向东,人这辈子,要知恩要图报。
这个春节,崔向东给员工们放了五天假。年前公司聚餐,发了奖金。他还特意给每个员工,准备了一份年货带回家,有腊肠、干香菇,还有一盒老字号的老婆饼。
就象最早用算盘,后来有了计算器,现在又有了计算机,人无法不停地追赶科学的脚步,总有意识到时间和精力不够的时候。
当着崔向东的面,吴达仁拍胸脯保证,有他在,任何蛇蚁虫鼠都不用怕。
比起用键盘在电脑上打字,他更习惯把想法写在笔上,这样更有感觉。
弟弟崔向南,从小卖部那边迎了过来,叫了声哥、嫂子,便帮着从车后备箱拎东西。一家人大包小包拎着,走在路上,不停有熟人跟兄弟俩打招呼。
母亲拉扯他们5个孩子成长,太不容易了,后来为了让他和弟弟读书,三个姐姐早早辍学。大姐比崔向东大10岁,去给人织渔网赚钱补贴家用,二姐帮着母亲做卖鱼小贩,三姐在家操持。
有咸味的不止是眼泪。那年,崔向东是带着咸鱼坐火车,到北京去上大学的。这让他们那间男生宿舍,有一段时间总能闻到一股咸鱼味。
崔向东读书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而崔向南无心上学,成天在村里惹事生非,母亲只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崔向东的身上。
听着这三个年轻人欢快的话题,让36岁的崔向东多少有些代沟,可每一代人都会和下一代人产生代沟,这是历史的规律。
崔向东的老家,在福建莆田的一个小渔村。他每年都带全家人回老家过年,就算是母亲去世了,他仍然如此,只为和姐姐弟弟们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在老家住到初四,崔向东要回羊城了。
村口的小路,仿佛还留着母亲的脚印。崔向东又想起母亲的叮嘱,要好好读书,出人头地,让自己的小孩过上好日子,也不要忘记了姐姐和弟弟。
锁上小楼的门,崔向南有些舍不得,这么好的小楼,走了没人住多可惜。崔向东安慰他,大姐和二姐有空会回来打扫的,明年过年,大家都会回来的。
崔向东也向姐姐们说过,以后她们孩子,如果想来他公司,他一定尽量安排。就算不能进他公司,他也会介绍其他工作机会。
妻子和女儿到院子里看热闹。崔向东在屋里和两个姐夫闲聊,大姐夫是渔民,二姐夫在县里经营一个鱼摊。
这次崔向东回老家,就是要把在弟弟带出来,让他来公司做些事,总比呆在村里强。这事之前就跟崔向南提过,但没想到他还不大乐意。
外甥们拿到了崔向东的红包,开心的跑到院子里放鞭炮。屋里屋外喜气洋洋,空气中混杂着海鲜和鞭炮的气味。
然后,大家都站起身相互碰杯,说着祝福的话,小孩们喝着健力宝,迫不急待把好吃的装到碗里。
崔向南是做农村酒席的师傅,村里红白事都请他做酒席,久而久之,还小有名气。但他没有上进心,33岁的人了,还是光棍一条。崔向南也不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中午,大姐和二姐带着姐夫和小孩来了,三姐远嫁到成都,这成了每年团圆饭的一点遗憾。
小时候,村里只要有人想欺负崔向东,崔向南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别看崔向南的个子矮,但壮的像头小牛犊,能顶翻个头高出他大截的小孩。越打越勇,崔向东当上了村里的孩子头,却与读书彻底没了缘分。
崔向东想着,以后赚钱了,要把村里的路修好,这样就把小车开到家门口。
电视里重播着央视2000年的春晚,两个姐姐和崔向南在厨房里活着,要准备两大桌子的饭菜。
父亲是村办小学的老师,在他7岁那年因病去世。弟弟崔向南那时才4岁,但崔向东已经懂事,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海宽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读书,才能让你实现梦想。
母亲走了5年,连新屋都没住上,更没跟着他过上一天好日子,每每想到这些,崔向东的心里就发酸。
] 2000年的元旦,林晓霞所担心的千嬉虫,没有出现。
接他们的车子开动了。崔向东从后视镜,看见一个女人站在榕树下挥手,弟弟崔向南从车里探出头,冲着她挥手。
“长姐如母,我敬大姐一杯,祝大姐身体健康,新年快乐。”崔向东起身,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老家有重男轻女的风俗,所以每家每户都多生小孩,兄弟多,才不怕别人欺负。
饭菜做好了,大家端着几盘菜和三碗饭,先去老屋。饭菜放在供台上,上面已经摆着零食和水果,杯子倒上白酒,大人们轮流上香,小辈们跪拜行礼。仪式完成后,大家把菜端回小楼。
他们乘飞机到厦门,然后再坐出租车回老家。颠簸了快三个小时后,他们到了,村里的路无法通车,只好在村口的大榕树旁下了车。
大榕树依旧茂盛,盘根错节,从树上垂下无数的根须,像一个老者满脸的胡须在随风飘动。
为此,大姐狠狠骂他,难得有不忘本的兄弟,你还不知好歹,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他这才同意,跟崔向东去城里发展。
崔向东说话中气十足,这点随了他做小学老师的父亲。
崔向东不需要懂电脑,也不想花心思去学,他不抗拒新物事,只是想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专长上。
庆正还是一如即往,开他兄弟的玩笑,吴达仁多了一个外号灭虫专家。
在一楼的客厅,十几个人,大人一桌,小孩一桌,热热闹闹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桌子上,有清蒸石斑鱼、油闷大虾、炒螃蟹、烧鹅、盐鸡等,还有小孩们喜欢的油炸食品。
过完元旦,中国人都开始盼起新春的到来。
崔向东用老家话聊天,女儿偷偷对她妈说,爸爸像是在别人吵架。
初一上午,崔向东带着女儿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家,给老人拜年,还每人发了一百元红包。有老人夸老崔家祖上有德,出了崔向东这个大老板。在村里走动的时候,崔向东还给遇到的小孩发了红包,手里厚厚一叠的红包,转眼就发光了。
两层的小楼是三年前起的,算是村里建小楼较早的一批。旁边的老屋还在,崔向东没让拆掉,在老屋里放着父母的遗照和祖宗牌位,过年时他会带妻女给父母及列祖列宗装柱香。
崔向东这样做,是为了报答村里人的恩惠。当年崔向东考上大学,母亲为了学费向村里人借钱,当时村里人你几元、我几角才凑出了学费。母亲让崔向东将这些人的名字,记在了纸上,告诉崔向东,人这辈子,要知恩要图报。
这个春节,崔向东给员工们放了五天假。年前公司聚餐,发了奖金。他还特意给每个员工,准备了一份年货带回家,有腊肠、干香菇,还有一盒老字号的老婆饼。
就象最早用算盘,后来有了计算器,现在又有了计算机,人无法不停地追赶科学的脚步,总有意识到时间和精力不够的时候。
当着崔向东的面,吴达仁拍胸脯保证,有他在,任何蛇蚁虫鼠都不用怕。
比起用键盘在电脑上打字,他更习惯把想法写在笔上,这样更有感觉。
弟弟崔向南,从小卖部那边迎了过来,叫了声哥、嫂子,便帮着从车后备箱拎东西。一家人大包小包拎着,走在路上,不停有熟人跟兄弟俩打招呼。
母亲拉扯他们5个孩子成长,太不容易了,后来为了让他和弟弟读书,三个姐姐早早辍学。大姐比崔向东大10岁,去给人织渔网赚钱补贴家用,二姐帮着母亲做卖鱼小贩,三姐在家操持。
有咸味的不止是眼泪。那年,崔向东是带着咸鱼坐火车,到北京去上大学的。这让他们那间男生宿舍,有一段时间总能闻到一股咸鱼味。
崔向东读书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而崔向南无心上学,成天在村里惹事生非,母亲只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崔向东的身上。
听着这三个年轻人欢快的话题,让36岁的崔向东多少有些代沟,可每一代人都会和下一代人产生代沟,这是历史的规律。
崔向东的老家,在福建莆田的一个小渔村。他每年都带全家人回老家过年,就算是母亲去世了,他仍然如此,只为和姐姐弟弟们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在老家住到初四,崔向东要回羊城了。
村口的小路,仿佛还留着母亲的脚印。崔向东又想起母亲的叮嘱,要好好读书,出人头地,让自己的小孩过上好日子,也不要忘记了姐姐和弟弟。
锁上小楼的门,崔向南有些舍不得,这么好的小楼,走了没人住多可惜。崔向东安慰他,大姐和二姐有空会回来打扫的,明年过年,大家都会回来的。
崔向东也向姐姐们说过,以后她们孩子,如果想来他公司,他一定尽量安排。就算不能进他公司,他也会介绍其他工作机会。
妻子和女儿到院子里看热闹。崔向东在屋里和两个姐夫闲聊,大姐夫是渔民,二姐夫在县里经营一个鱼摊。
这次崔向东回老家,就是要把在弟弟带出来,让他来公司做些事,总比呆在村里强。这事之前就跟崔向南提过,但没想到他还不大乐意。
外甥们拿到了崔向东的红包,开心的跑到院子里放鞭炮。屋里屋外喜气洋洋,空气中混杂着海鲜和鞭炮的气味。
然后,大家都站起身相互碰杯,说着祝福的话,小孩们喝着健力宝,迫不急待把好吃的装到碗里。
崔向南是做农村酒席的师傅,村里红白事都请他做酒席,久而久之,还小有名气。但他没有上进心,33岁的人了,还是光棍一条。崔向南也不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中午,大姐和二姐带着姐夫和小孩来了,三姐远嫁到成都,这成了每年团圆饭的一点遗憾。
小时候,村里只要有人想欺负崔向东,崔向南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别看崔向南的个子矮,但壮的像头小牛犊,能顶翻个头高出他大截的小孩。越打越勇,崔向东当上了村里的孩子头,却与读书彻底没了缘分。
崔向东想着,以后赚钱了,要把村里的路修好,这样就把小车开到家门口。
电视里重播着央视2000年的春晚,两个姐姐和崔向南在厨房里活着,要准备两大桌子的饭菜。
父亲是村办小学的老师,在他7岁那年因病去世。弟弟崔向南那时才4岁,但崔向东已经懂事,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海宽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读书,才能让你实现梦想。
母亲走了5年,连新屋都没住上,更没跟着他过上一天好日子,每每想到这些,崔向东的心里就发酸。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要飞的很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龙舟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我要飞的很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