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安静的九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安静的九乔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探春满心激动,而侍书跟在她身后大呼小叫: “三姑娘,您千万别踩这里!" “千万别踩那里!" "哎呀您的绣鞋!"探春全然不在意脚下踩着了土疙瘩还是粪肥,只在心里满满盘算,多大规模的土地,要用多少匹这样的薄绸,产出又能有多少.…
第92章 第十三次直播12
先进屋坐下。
"俺娘说了,今儿就吃它!让三姑娘也尝尝我们乡里人做的铁锅炖大鹅!"刘氏手中的擀面杖勇猛出击。那大鹅却扑腾着翅膀飞得老高,扇起一地的灰土,连探春和白嬷嬷都受到了波及,同时开始咳嗽。
听天幕讲过一次,探春对如何管理这些人事已经驾轻就熟。花田与作坊的人也大多早就听说了这位“有刺儿扎手”的三小姐,大多服服帖帖的,不敢作妖,又被“包干”的前景所吸引,渐渐生出干劲儿来。
这时她忽然听说,王家村附近有一座庄子,冬天能产蔬菜。探春闻言,兴冲冲地跑去看了,才发现那座庄子位置不错,坐落在一座山坳里,山坳里还有一眼温泉,因此地气偏暖。
但那边也说了,这庄子冬日里能种菜,全靠的是温泉和地气。若是数九寒冬大雪天,那他们也是没辙的。
听到这里,探春忙打叠精神,道: “姥姥说的太对了,是我草率。好歹也得再想想,多试几种法子才行啊!"
只见“温室大棚”被风吹的七零八落的。原本被埋在地里的毛竹被掀出地面,横七竖八地倒伏着。原本应该绷在毛竹上的薄绸布被风撕出大大的豁口,如今只七零八落地飘散在地面上。
能怪枣树,不能怪咱,不是吗?"
探春果断点了头,让侍书出去交代。
只是探春心底里还是没放弃天幕启发她想到的“温室大棚”——可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呢?
这时天刚蒙蒙亮,探春只听外头风声呼呼作响,冷气从窗上糊着的厚纱中直透进来。明明只是深秋,一夜之间,竟是冷了很多。
白嬷嬷也不劝她,只是在旁冷眼看着,看这位国公府的三姑娘会如何行事。
刘姥姥却笑道: “三姑娘,咱是个墙头上行路,直来直去的人。你这边才试了两三种布料,一副毛竹架子,就说不行,这未免也太快了。孙猴子护着唐僧西天取经,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呢!"
探春听刘姥姥说得风趣,虽然并未多得多少安慰,但心里的确好受得多了。
那庄上的管事娘子似是与白嬷嬷有旧,见了探春也很喜欢,所以才将一切都和盘托出。探春不免谢了又谢,但回来细想想,这样靠着温泉出产的冬令菜蔬,似乎也并不是她想要的。
王家的女儿青儿早已煮好了热水,刘氏就在那边磨刀霍霍,准备收拾那只即将被大锅炖了的可怜家伙。
至于刘姥姥说的“别的造化”,除了"温室大棚”之外,她又能想到什么主意呢?
“我们庄稼人也常说,蔓上花开两朵,有时是这朵能结瓜,有时却是那朵……都不一定的。三姑娘着实不必只盯着一朵。将心眼打开,许是能有别的造化。"
怪!
这座“菜房子”搭好以后,全村人都过来围观,口中大多啧啧称赞:
"上次在天幕上看到过这个的!谁曾想这城里来的小姐竟然在咱们这儿一模一样又盖了一座。"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姥姥的女儿刘氏。最近这一来二去的,王家人与探春都熟了,刘氏说话也就没先时那般客气了。
刘氏晓得探春见不惯杀鹅的景象,连忙邀探春和白嬷嬷等人
最终,刘姥姥家后头的那块菜田上,就起了一座以毛竹作为架子,上面绷着名贵薄绸的“菜房子”。薄绸的效果不错,阳光能够透过那密密织就的丝线,照在土地上。日头最盛的时候,这棚子里就像是遮了一层薄薄的云翳似的。
探春正出神地看着青儿拽鹅绒,见她将除下的软鹅绒都扔在一铜盆的热水中,那热水表面很快便浮起了薄薄的一层油花。
这“温室大棚”,她也才尝试了一天,就断言说自己不行,那未免也太不能坚持了。
但也有心怀疑虑的: "在这样的房子里,冬令里就能种上蔬菜,这真能行吗?"
这座庄子听说是京里某一家王府的产业,因此所有出产都是只供那边王府,从来不在市面上发卖的。因此京里就连贾府这样的人家,都从未听说过冬令的新鲜菜蔬。
一时探春将板儿的功课问完,觉得这孩子学得甚快,当初贾琏夫妇没看错:确实是个聪明孩子。她便又指点板儿握笔的姿势和写字的力道。
第一次尝试失败,王家村的人看着倒伏在地的“大棚”都道甚是可惜。他们都记着花田带给王家村的好处,指望着探春的“新主意"也能让他们再好好“忙”上一阵的,因此倒也无人笑话探春。
探春转而尝试了好几种材料,效果都不算太好。
是那些绿叶菜——在“百物冻未活”的时节里,餐桌上若是有一盘子鲜绿清新的新菜芽儿,那些大户人家必定愿意尝试的。
而刘氏说话的时候,在王家门口却是鸡飞狗跳的一幕——刘氏手中拿着一柄快要两尺长的杨木擀面杖,正在和一只大鹅干架。
这时是刘姥姥出来,在探春身边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小声道: “三姑娘,你瞅瞅俺们院后头那两个树,知道是啥树吗?"
探春呆立着,望着这一地狼藉。
就见刘姥姥伸出手,做出一个向上举竹竿的动作:“咱们庄稼人到了夏秋之交,就举着那又长又大的毛竹竿子到树上,有枣无枣打一竿——试试再说。就算是一粒枣儿也没打下来,那也只У???
就见刘姥姥伸手指给探春看:"这一棵是枣树,那一棵也是枣树。"探春凝视着两株枣树,在心里揣摩刘姥姥说此话是何用意。
探春晚间住在脂粉作坊旁的“别院”里。那里原本是专为贾琏和凤姐时不时过来时暂住的客房。规模不大,只有两进院子。
探春:.……难
梦做到这里,探春心中一痛,将自己痛醒,才记起赵姨娘已经不在了,贾环也被打发到贾家某个偏远的庄子上。她醒来时已是泪流满面,深知有好些事已经来不及回头再去改变了。
待到将这一切都教完,探春从屋内走出来,正好看到刘氏母女正在收拾那只大鹅。刘氏在拔毛,青儿在将一枚枚鹅毛上的硬羽和硬羽下面的软绒分开来。
然而棉布和西洋布已经先被淘汰了,如今探春只剩下薄绸这一种,十分昂贵。连帮探春干活的篾匠们都不确定要不要将这么好的材料绷到竹架子上去,都去问侍书。
探春亲自走进去,感受了一下。她觉得有这层薄绸在,风的确是吹不进来了。太阳一晒,立竿见影,棚子里要会比外头暖上好些。起风的时候,被绷在毛竹上的薄绸偶尔被风吹动,绸料也在哗哗作响。像极了天幕上那座“温室大棚”。
许是刘氏知道探春想要为这村里多开拓点营生,刘氏一边忙活一边与探春闲聊。
到刘姥姥家的时候,鸡才叫了第三遍。探春也顾不上去向刘姥姥打招呼,直奔刘家背后的菜田。在那里她定定地站着。
说时迟那时快, “咣”的一声,刘氏手里的擀面杖准确无误地击中了的大鹅脑袋,原本还凶神恶煞的大鹅,这时候终于耷拉着脑袋败下阵来。
远处,冷眼旁观探春的白嬷嬷便微微点头,似是觉得由此看这位小姐的秉性,不是轻易就肯放弃的。
探春满心想着她那“温室大棚”,晚间只与白嬷嬷说了几句闲话,就由侍书服侍着一道睡下了。
无奈之下,探春只得先放下“温室大棚”这个念头,回到脂粉作坊里,将凤姐拜托她的事——做起:为花田的花农设计“包产到户”的规则,又为几家管事的家人制定分红的规矩。
探春略有些浑浑噩噩的,闻言顺着刘姥姥所指,望向那两株——她这种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的国公府小姐,哪里会知道那两棵又高又大的,到底是什么树呀?
探春被刘姥姥说的心中一动:确实如此。她是个国公府的小姐,平日里顺惯了,未曾尝过什么真正的挫折。就算天幕上说她管家失败,她其实也还未真正经历,未曾体会过那种灰心失望而又无力的感觉。
探春倒是没听见,这熟悉王家村的老农,跑来看了一眼顶顶新鲜的“温室大棚”之后抛下一句:"许是一夜就没了。"
探春问了几句板儿的功课,就只听见外头“厄儿”一声叫唤,想必便是那大鹅终于魂飞杳杳,只剩下一具肉身,即将成为盘中餐。
探春急急忙忙地叫醒侍书,起身穿戴。白嬷嬷循着深宫里养成的习惯,竟然是早已起了。她们便一行人一起,急急忙忙地王家村赶。
夜里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大观园变样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从地里长出来。她从地上捡了好多,然后都塞在赵姨娘手里,道: "娘,你看看,女儿现在有钱了,能带着你和弟弟搬出去住了……"
探春今次到王家村来,原本心心念念就是要想造出温室大棚来,让她在那个小小的“大观园”中未曾能够施展的拳脚在这里都施展出来。土地能够带给她丰厚的出产——这是天幕上的仙子亲口告诉她的。
"是呀,我这回只是试了试……”探春自我安慰式地说了一句, “或许天幕上神仙的东西,我等凡人本来就不该肖想的。”
这日,与脂粉作坊的几家管事都谈过一回之后,探春受刘姥姥相邀,要去王家给板儿说说功课。探春便再度赶往王家村。”三姑娘,先别急着进来。侍书姑娘,来搭把手,帮忙抵着门!"
“三姑娘许是不知道,这些鹅毛每一根都是能卖钱的。这种长长的尾羽可以做羽毛扇,短一点的卖不上价钱,但可以做个毽子送给孩子戏耍,她们都喜欢……"
所以她下了决心,还是要尝试一回天幕上仙人们用的那种“温室”。
] 探春满心激动,而侍书跟在她身后大呼小叫: “三姑娘,您千万别踩这里!" “千万别踩那里!" "哎呀您的绣鞋!"探春全然不在意脚下踩着了土疙瘩还是粪肥,只在心里满满盘算,多大规模的土地,要用多少匹这样的薄绸,产出又能有多少.…
第92章 第十三次直播12
先进屋坐下。
"俺娘说了,今儿就吃它!让三姑娘也尝尝我们乡里人做的铁锅炖大鹅!"刘氏手中的擀面杖勇猛出击。那大鹅却扑腾着翅膀飞得老高,扇起一地的灰土,连探春和白嬷嬷都受到了波及,同时开始咳嗽。
听天幕讲过一次,探春对如何管理这些人事已经驾轻就熟。花田与作坊的人也大多早就听说了这位“有刺儿扎手”的三小姐,大多服服帖帖的,不敢作妖,又被“包干”的前景所吸引,渐渐生出干劲儿来。
这时她忽然听说,王家村附近有一座庄子,冬天能产蔬菜。探春闻言,兴冲冲地跑去看了,才发现那座庄子位置不错,坐落在一座山坳里,山坳里还有一眼温泉,因此地气偏暖。
但那边也说了,这庄子冬日里能种菜,全靠的是温泉和地气。若是数九寒冬大雪天,那他们也是没辙的。
听到这里,探春忙打叠精神,道: “姥姥说的太对了,是我草率。好歹也得再想想,多试几种法子才行啊!"
只见“温室大棚”被风吹的七零八落的。原本被埋在地里的毛竹被掀出地面,横七竖八地倒伏着。原本应该绷在毛竹上的薄绸布被风撕出大大的豁口,如今只七零八落地飘散在地面上。
能怪枣树,不能怪咱,不是吗?"
探春果断点了头,让侍书出去交代。
只是探春心底里还是没放弃天幕启发她想到的“温室大棚”——可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呢?
这时天刚蒙蒙亮,探春只听外头风声呼呼作响,冷气从窗上糊着的厚纱中直透进来。明明只是深秋,一夜之间,竟是冷了很多。
白嬷嬷也不劝她,只是在旁冷眼看着,看这位国公府的三姑娘会如何行事。
刘姥姥却笑道: “三姑娘,咱是个墙头上行路,直来直去的人。你这边才试了两三种布料,一副毛竹架子,就说不行,这未免也太快了。孙猴子护着唐僧西天取经,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呢!"
探春听刘姥姥说得风趣,虽然并未多得多少安慰,但心里的确好受得多了。
那庄上的管事娘子似是与白嬷嬷有旧,见了探春也很喜欢,所以才将一切都和盘托出。探春不免谢了又谢,但回来细想想,这样靠着温泉出产的冬令菜蔬,似乎也并不是她想要的。
王家的女儿青儿早已煮好了热水,刘氏就在那边磨刀霍霍,准备收拾那只即将被大锅炖了的可怜家伙。
至于刘姥姥说的“别的造化”,除了"温室大棚”之外,她又能想到什么主意呢?
“我们庄稼人也常说,蔓上花开两朵,有时是这朵能结瓜,有时却是那朵……都不一定的。三姑娘着实不必只盯着一朵。将心眼打开,许是能有别的造化。"
怪!
这座“菜房子”搭好以后,全村人都过来围观,口中大多啧啧称赞:
"上次在天幕上看到过这个的!谁曾想这城里来的小姐竟然在咱们这儿一模一样又盖了一座。"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姥姥的女儿刘氏。最近这一来二去的,王家人与探春都熟了,刘氏说话也就没先时那般客气了。
刘氏晓得探春见不惯杀鹅的景象,连忙邀探春和白嬷嬷等人
最终,刘姥姥家后头的那块菜田上,就起了一座以毛竹作为架子,上面绷着名贵薄绸的“菜房子”。薄绸的效果不错,阳光能够透过那密密织就的丝线,照在土地上。日头最盛的时候,这棚子里就像是遮了一层薄薄的云翳似的。
探春正出神地看着青儿拽鹅绒,见她将除下的软鹅绒都扔在一铜盆的热水中,那热水表面很快便浮起了薄薄的一层油花。
这“温室大棚”,她也才尝试了一天,就断言说自己不行,那未免也太不能坚持了。
但也有心怀疑虑的: "在这样的房子里,冬令里就能种上蔬菜,这真能行吗?"
这座庄子听说是京里某一家王府的产业,因此所有出产都是只供那边王府,从来不在市面上发卖的。因此京里就连贾府这样的人家,都从未听说过冬令的新鲜菜蔬。
一时探春将板儿的功课问完,觉得这孩子学得甚快,当初贾琏夫妇没看错:确实是个聪明孩子。她便又指点板儿握笔的姿势和写字的力道。
第一次尝试失败,王家村的人看着倒伏在地的“大棚”都道甚是可惜。他们都记着花田带给王家村的好处,指望着探春的“新主意"也能让他们再好好“忙”上一阵的,因此倒也无人笑话探春。
探春转而尝试了好几种材料,效果都不算太好。
是那些绿叶菜——在“百物冻未活”的时节里,餐桌上若是有一盘子鲜绿清新的新菜芽儿,那些大户人家必定愿意尝试的。
而刘氏说话的时候,在王家门口却是鸡飞狗跳的一幕——刘氏手中拿着一柄快要两尺长的杨木擀面杖,正在和一只大鹅干架。
这时是刘姥姥出来,在探春身边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小声道: “三姑娘,你瞅瞅俺们院后头那两个树,知道是啥树吗?"
探春呆立着,望着这一地狼藉。
就见刘姥姥伸出手,做出一个向上举竹竿的动作:“咱们庄稼人到了夏秋之交,就举着那又长又大的毛竹竿子到树上,有枣无枣打一竿——试试再说。就算是一粒枣儿也没打下来,那也只У???
就见刘姥姥伸手指给探春看:"这一棵是枣树,那一棵也是枣树。"探春凝视着两株枣树,在心里揣摩刘姥姥说此话是何用意。
探春晚间住在脂粉作坊旁的“别院”里。那里原本是专为贾琏和凤姐时不时过来时暂住的客房。规模不大,只有两进院子。
探春:.……难
梦做到这里,探春心中一痛,将自己痛醒,才记起赵姨娘已经不在了,贾环也被打发到贾家某个偏远的庄子上。她醒来时已是泪流满面,深知有好些事已经来不及回头再去改变了。
待到将这一切都教完,探春从屋内走出来,正好看到刘氏母女正在收拾那只大鹅。刘氏在拔毛,青儿在将一枚枚鹅毛上的硬羽和硬羽下面的软绒分开来。
然而棉布和西洋布已经先被淘汰了,如今探春只剩下薄绸这一种,十分昂贵。连帮探春干活的篾匠们都不确定要不要将这么好的材料绷到竹架子上去,都去问侍书。
探春亲自走进去,感受了一下。她觉得有这层薄绸在,风的确是吹不进来了。太阳一晒,立竿见影,棚子里要会比外头暖上好些。起风的时候,被绷在毛竹上的薄绸偶尔被风吹动,绸料也在哗哗作响。像极了天幕上那座“温室大棚”。
许是刘氏知道探春想要为这村里多开拓点营生,刘氏一边忙活一边与探春闲聊。
到刘姥姥家的时候,鸡才叫了第三遍。探春也顾不上去向刘姥姥打招呼,直奔刘家背后的菜田。在那里她定定地站着。
说时迟那时快, “咣”的一声,刘氏手里的擀面杖准确无误地击中了的大鹅脑袋,原本还凶神恶煞的大鹅,这时候终于耷拉着脑袋败下阵来。
远处,冷眼旁观探春的白嬷嬷便微微点头,似是觉得由此看这位小姐的秉性,不是轻易就肯放弃的。
探春满心想着她那“温室大棚”,晚间只与白嬷嬷说了几句闲话,就由侍书服侍着一道睡下了。
无奈之下,探春只得先放下“温室大棚”这个念头,回到脂粉作坊里,将凤姐拜托她的事——做起:为花田的花农设计“包产到户”的规则,又为几家管事的家人制定分红的规矩。
探春略有些浑浑噩噩的,闻言顺着刘姥姥所指,望向那两株——她这种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的国公府小姐,哪里会知道那两棵又高又大的,到底是什么树呀?
探春被刘姥姥说的心中一动:确实如此。她是个国公府的小姐,平日里顺惯了,未曾尝过什么真正的挫折。就算天幕上说她管家失败,她其实也还未真正经历,未曾体会过那种灰心失望而又无力的感觉。
探春倒是没听见,这熟悉王家村的老农,跑来看了一眼顶顶新鲜的“温室大棚”之后抛下一句:"许是一夜就没了。"
探春问了几句板儿的功课,就只听见外头“厄儿”一声叫唤,想必便是那大鹅终于魂飞杳杳,只剩下一具肉身,即将成为盘中餐。
探春急急忙忙地叫醒侍书,起身穿戴。白嬷嬷循着深宫里养成的习惯,竟然是早已起了。她们便一行人一起,急急忙忙地王家村赶。
夜里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大观园变样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从地里长出来。她从地上捡了好多,然后都塞在赵姨娘手里,道: "娘,你看看,女儿现在有钱了,能带着你和弟弟搬出去住了……"
探春今次到王家村来,原本心心念念就是要想造出温室大棚来,让她在那个小小的“大观园”中未曾能够施展的拳脚在这里都施展出来。土地能够带给她丰厚的出产——这是天幕上的仙子亲口告诉她的。
"是呀,我这回只是试了试……”探春自我安慰式地说了一句, “或许天幕上神仙的东西,我等凡人本来就不该肖想的。”
这日,与脂粉作坊的几家管事都谈过一回之后,探春受刘姥姥相邀,要去王家给板儿说说功课。探春便再度赶往王家村。”三姑娘,先别急着进来。侍书姑娘,来搭把手,帮忙抵着门!"
“三姑娘许是不知道,这些鹅毛每一根都是能卖钱的。这种长长的尾羽可以做羽毛扇,短一点的卖不上价钱,但可以做个毽子送给孩子戏耍,她们都喜欢……"
所以她下了决心,还是要尝试一回天幕上仙人们用的那种“温室”。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