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处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沈处默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士将军言重。”老夫人叹气道:“郤氏一门确实人才济济。听说这个郤至,外交手腕得力,才华出众,如今正当得用。不会因为我们不以为然,郤氏就失势了,对吧?”
“韩将军过奖。与楚议和之事,郤将军也出了不少力,并非在下一人之功。”士燮实事求是。
她虽长年呆在赵府,得益于韩厥和士燮的造访,对朝中之事知之甚多。最近,更是格外上心。毕竟,她已收拾好心情,准备助孙儿一臂之力,怎能像从前一般,埋头做个操持家务不懂天下疾苦的老妪?所以,会逢两位将军造访,她便会主动请求,要他们在她面前讨论政事。
“所以,老夫人有如此见地,实在难能可贵。”士燮频频点头。
“对了——”韩厥想起什么,看向士燮,“而今,士将军正忙着与楚国议和之事,不知进展如何?”
“栾弗忌。”士燮接过韩厥的话,“他是郤至的僚属,执掌外事。”
“栾书的家中似乎……人丁单薄。否则,依他对权力的执迷,定要全部安插在侧才能餍足。”老夫人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郤克如此急于泄愤,士会预感两国必有一战。依靠家兵就敢对齐国发难,可见郤氏族大强势,如若无法逞志,晋国必定会爆发内乱。于是,他推说年事已高,要让位贤人,告老归田。
“韩将军所言极是。”士燮说道:“物有两极,事有阴阳。郤氏一干人尤以郤至才干至为突出,穷凶霸道也数他独树一帜。”
果真不出士会所料,三年后,晋齐爆发战争,晋国取胜。为表彰功臣,景公下令,实施军制改革,把三军六卿扩大到六军十二卿。这次军事改制成为日后卿族内斗的催化剂。
士氏与赵氏相睦,赵盾主政时与士会也算配合无间,照理赵氏出事,他应当出面缓颊。无奈,就在赵氏陷入危机时,士会卧病在床奄奄一息。士氏整个愁云惨雾,哪里还顾及得了其它,等到士燮料理完家事,政事已成定局。
三人正相互打趣,三位少年带着一身活力飘回厅堂。
原来,赵府的这位贵客,名叫士燮,是士会将军的儿子。
“因为勤王有功,周襄王便将此地赐给晋国。后来,文公先后把此地封给狐溱、阳处父。阳处父不幸遇害,后经辗转多次,温地便到了郤氏手中。”
“谢老夫人、韩将军体谅。”两位如此劝解,士燮反倒觉得过意不去,“如今这偌大宅院只得老夫人和小武,士某唯有常来探望,才能略微弥补当日的遗憾。”士燮还清楚的记得,那时的赵府,门前车水马龙何等繁盛。眼下,不仅门庭冷落,家中仆人也稀稀落落。目睹墙垣斑驳,更有说不出的悲凉,每到一次,便会勾出阵阵心酸。
“正是。”士燮点头道:“楚国乃多变狡诈的蛮国,行事经常令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此番和好最终能否促成,促成之后能持续多久,也是未知。”
“士将军不要觉得有遗憾,你对赵家的心意,老身已是感激不尽。”老夫人命人给士燮斟满茶,“赵氏兴盛三代,遭此大劫也是合该有数。如若不然,武儿恐怕就是个借着祖宗荣耀奢靡无度的纨绔子弟而已。与其等某天他把家业败光,还不如有此挫败,让他提前知晓,富贵荣辱人生浮沉皆无常。如此,反可督促他上进励志,岂非好事一桩?”
“老身多谢两位将军的吉言。”老夫人喝杯水润润喉咙,接着道:“哪有人天生豁达?不过是经历见识多了而已。见过人起高楼,看过他宴宾客,又瞧见他楼塌了,方才醒悟,富贵浮云,得失不由人。”
“郤至好大面子,竟然要国君亲自出面调停,真是了不得。”老夫人撇嘴道。
“就有前不久,郤至因封地之事与天子发生争执。”说到这,士燮摇摇头,“王室虽衰微,毕竟威仪名号仍在。诸侯国不放在眼里也还罢了,一个诸侯国的大臣竟然敢不当回事,可见他的狂傲。”
“并非人人都能看清奋起,一蹶不振就此沉沦者比比皆是。”韩厥说道。
“两位大臣说,如此看来,温地自古就是王朝的地盘,怎会一直是郤氏的?对方所说有理有据,郤至仍是不服。两方争执不下,国君只得劝阻郤至,此事才算了结。”
“郤氏人多势众,占据朝中要职,身为旁支后裔,郤至才敢如此傲慢。”士燮重重叹了口气,“栾书任中军将,郤氏有二卿,栾氏与郤氏又结为同盟。三人加在一起,统领兵力已近半。连同郤氏的族人一起,朝中大半职位均由他们把持,谁不忌惮三分?”
“双方都有来使互相聘问,也都有诚意促成和议,只是……差个中间人牵线。”士燮面有愁色。
士燮从小跟随父亲来往赵家,父亲告老后,他以下军将入卿。当时,赵朔任中军佐,两人既是世交又是同僚,不时也有往来。只是,赵朔跟郤克、栾书走得更近,跟士燮反倒不怎么热络。谁曾想,赵氏出事后,除了韩厥,就数士燮走动最勤。
“郤至坚持说,温地是他的采邑,不容争辩。两位大臣追根溯源,据理力争。说是武王克商之后,周王室分封土地给诸侯大臣。最开始,温地是时任周王室司寇苏忿生的封地。后来,苏氏投奔他国,温地成了无主之地,王室又收了回去。”
“郤家两兄弟再加个叔叔,都是国君倚重之人,也难怪他们气焰如此高涨。”韩厥对郤氏向来不以为然,他知道士燮亦如此,所以直抒胸臆,毫不避讳。
“两位都别取笑我这位‘后生’——”士燮向两人抱拳道:“两位德高望重,还望嘴下留情。”士燮跟韩厥年纪相近,要说老,他也好不到哪去,只得自嘲在先,免得战火波及。
“对对对,看我这记性,”韩厥拍拍脑袋,“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依士将军的机智才干,楚国必会心悦诚服与我国签订盟约。”韩厥对士燮信心满满。
荀林父告老后,士会任中军将,郤克任中军佐。后来郤克出使齐国,因驼背遭受侮辱,归来后气愤不过,死命怂恿当时的国君晋景公攻打齐国。景公没有答应。
“你是说郤锜的堂弟郤至?”韩厥问道。
“啊?竟敢跟天子争地?”老夫人被惊着。“结果呢?”
郤克几次请求未遂,仍不放弃。他甚至表示,如果景公不出兵,他愿派出郤氏的族人亲军赶往齐国,无论如何一定要跟齐国决出胜负。景公不得已,只得答应会出兵,只是要等待时机。
“正是。”士燮点点头,说道:“郤氏行事虽难免霸道,上位之途也令人不齿,但是不得不承认,郤至确实是个人才。”说完,他又补充道:“希望老夫人不要误会,在下不过是就事论事。”
“老夫人有见地。”韩厥伸出拇指大赞,“栾氏近两三代似乎人丁都不旺。虽有入卿,大多居下位。到了栾书,才算是攀到顶峰光宗耀祖。可惜,娶了几房妻妾总是无子。而今,最大的儿子才入仕。同辈之中,只有几名远亲在朝为官,数得上名的只有一个,好像是叫— —”韩厥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六军十二卿制,赵氏占据三席,迅速成为各方默认的打击对象。五年后,赵家发生内讧,内外合力把赵氏打入地狱。赵武这个赵氏继承人的身份,全靠韩厥极力争取,终于保住。
“晋楚争霸中原,兵祸连年,生灵惨遭涂炭,两国国力俱损,可谓得不偿失。如果能够达成和好的盟约,真是造福天下苍生。”老夫人感慨道。
赵武拿出小主人的架式,毕恭毕敬道:“两位伯伯请用膳,奶奶请用膳。”
“老夫人是明理之人,知晓其中的道理便好。”韩厥说道:“但凡得,必有过人之处。但凡失,必有失之缘由。郤氏枝繁叶茂,人员众多,身为宗主的郤锜又掌控得力,指挥有方。能把一干兄弟、叔伯、子侄安排至相应职务,各人又都颇有建树,也是他们郤家的本事。”
“老夫人如此胸襟,实在是巾帼豪杰,在下万分钦佩。”士燮顿时肃然起敬。
“何以见得?”老夫人问。
“天子肯定不服啊。王室之地与郤至的封地挨得很近,两地疆域模糊,认真追究起来都难分对错,更何况是诸侯陪臣挑衅天子。”士燮把事情原委一一道出,“于是,天子派两位重臣来到我国论理。”
原来,快乐的时光如此之快,三位长者不知不觉竟聊了那么多。意犹未尽的不只他们。玩耍的时光倏忽而逝,总是嫌不够。不过,三位少年已经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一想到此,只觉浑身带劲,离别也不再惆怅。
“正是——”韩厥也大力赞同,“老夫人达观超脱,小武又胸怀壮志,经他之手,赵氏定会重振往日雄风,甚至超越以往。”
“韩将军这是要取笑老身了。”老夫人调侃道:“老身长韩将军将近十载,已是昏聩难言。”
] “士将军言重。”老夫人叹气道:“郤氏一门确实人才济济。听说这个郤至,外交手腕得力,才华出众,如今正当得用。不会因为我们不以为然,郤氏就失势了,对吧?”
“韩将军过奖。与楚议和之事,郤将军也出了不少力,并非在下一人之功。”士燮实事求是。
她虽长年呆在赵府,得益于韩厥和士燮的造访,对朝中之事知之甚多。最近,更是格外上心。毕竟,她已收拾好心情,准备助孙儿一臂之力,怎能像从前一般,埋头做个操持家务不懂天下疾苦的老妪?所以,会逢两位将军造访,她便会主动请求,要他们在她面前讨论政事。
“所以,老夫人有如此见地,实在难能可贵。”士燮频频点头。
“对了——”韩厥想起什么,看向士燮,“而今,士将军正忙着与楚国议和之事,不知进展如何?”
“栾弗忌。”士燮接过韩厥的话,“他是郤至的僚属,执掌外事。”
“栾书的家中似乎……人丁单薄。否则,依他对权力的执迷,定要全部安插在侧才能餍足。”老夫人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郤克如此急于泄愤,士会预感两国必有一战。依靠家兵就敢对齐国发难,可见郤氏族大强势,如若无法逞志,晋国必定会爆发内乱。于是,他推说年事已高,要让位贤人,告老归田。
“韩将军所言极是。”士燮说道:“物有两极,事有阴阳。郤氏一干人尤以郤至才干至为突出,穷凶霸道也数他独树一帜。”
果真不出士会所料,三年后,晋齐爆发战争,晋国取胜。为表彰功臣,景公下令,实施军制改革,把三军六卿扩大到六军十二卿。这次军事改制成为日后卿族内斗的催化剂。
士氏与赵氏相睦,赵盾主政时与士会也算配合无间,照理赵氏出事,他应当出面缓颊。无奈,就在赵氏陷入危机时,士会卧病在床奄奄一息。士氏整个愁云惨雾,哪里还顾及得了其它,等到士燮料理完家事,政事已成定局。
三人正相互打趣,三位少年带着一身活力飘回厅堂。
原来,赵府的这位贵客,名叫士燮,是士会将军的儿子。
“因为勤王有功,周襄王便将此地赐给晋国。后来,文公先后把此地封给狐溱、阳处父。阳处父不幸遇害,后经辗转多次,温地便到了郤氏手中。”
“谢老夫人、韩将军体谅。”两位如此劝解,士燮反倒觉得过意不去,“如今这偌大宅院只得老夫人和小武,士某唯有常来探望,才能略微弥补当日的遗憾。”士燮还清楚的记得,那时的赵府,门前车水马龙何等繁盛。眼下,不仅门庭冷落,家中仆人也稀稀落落。目睹墙垣斑驳,更有说不出的悲凉,每到一次,便会勾出阵阵心酸。
“正是。”士燮点头道:“楚国乃多变狡诈的蛮国,行事经常令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此番和好最终能否促成,促成之后能持续多久,也是未知。”
“士将军不要觉得有遗憾,你对赵家的心意,老身已是感激不尽。”老夫人命人给士燮斟满茶,“赵氏兴盛三代,遭此大劫也是合该有数。如若不然,武儿恐怕就是个借着祖宗荣耀奢靡无度的纨绔子弟而已。与其等某天他把家业败光,还不如有此挫败,让他提前知晓,富贵荣辱人生浮沉皆无常。如此,反可督促他上进励志,岂非好事一桩?”
“老身多谢两位将军的吉言。”老夫人喝杯水润润喉咙,接着道:“哪有人天生豁达?不过是经历见识多了而已。见过人起高楼,看过他宴宾客,又瞧见他楼塌了,方才醒悟,富贵浮云,得失不由人。”
“郤至好大面子,竟然要国君亲自出面调停,真是了不得。”老夫人撇嘴道。
“就有前不久,郤至因封地之事与天子发生争执。”说到这,士燮摇摇头,“王室虽衰微,毕竟威仪名号仍在。诸侯国不放在眼里也还罢了,一个诸侯国的大臣竟然敢不当回事,可见他的狂傲。”
“并非人人都能看清奋起,一蹶不振就此沉沦者比比皆是。”韩厥说道。
“两位大臣说,如此看来,温地自古就是王朝的地盘,怎会一直是郤氏的?对方所说有理有据,郤至仍是不服。两方争执不下,国君只得劝阻郤至,此事才算了结。”
“郤氏人多势众,占据朝中要职,身为旁支后裔,郤至才敢如此傲慢。”士燮重重叹了口气,“栾书任中军将,郤氏有二卿,栾氏与郤氏又结为同盟。三人加在一起,统领兵力已近半。连同郤氏的族人一起,朝中大半职位均由他们把持,谁不忌惮三分?”
“双方都有来使互相聘问,也都有诚意促成和议,只是……差个中间人牵线。”士燮面有愁色。
士燮从小跟随父亲来往赵家,父亲告老后,他以下军将入卿。当时,赵朔任中军佐,两人既是世交又是同僚,不时也有往来。只是,赵朔跟郤克、栾书走得更近,跟士燮反倒不怎么热络。谁曾想,赵氏出事后,除了韩厥,就数士燮走动最勤。
“郤至坚持说,温地是他的采邑,不容争辩。两位大臣追根溯源,据理力争。说是武王克商之后,周王室分封土地给诸侯大臣。最开始,温地是时任周王室司寇苏忿生的封地。后来,苏氏投奔他国,温地成了无主之地,王室又收了回去。”
“郤家两兄弟再加个叔叔,都是国君倚重之人,也难怪他们气焰如此高涨。”韩厥对郤氏向来不以为然,他知道士燮亦如此,所以直抒胸臆,毫不避讳。
“两位都别取笑我这位‘后生’——”士燮向两人抱拳道:“两位德高望重,还望嘴下留情。”士燮跟韩厥年纪相近,要说老,他也好不到哪去,只得自嘲在先,免得战火波及。
“对对对,看我这记性,”韩厥拍拍脑袋,“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依士将军的机智才干,楚国必会心悦诚服与我国签订盟约。”韩厥对士燮信心满满。
荀林父告老后,士会任中军将,郤克任中军佐。后来郤克出使齐国,因驼背遭受侮辱,归来后气愤不过,死命怂恿当时的国君晋景公攻打齐国。景公没有答应。
“你是说郤锜的堂弟郤至?”韩厥问道。
“啊?竟敢跟天子争地?”老夫人被惊着。“结果呢?”
郤克几次请求未遂,仍不放弃。他甚至表示,如果景公不出兵,他愿派出郤氏的族人亲军赶往齐国,无论如何一定要跟齐国决出胜负。景公不得已,只得答应会出兵,只是要等待时机。
“正是。”士燮点点头,说道:“郤氏行事虽难免霸道,上位之途也令人不齿,但是不得不承认,郤至确实是个人才。”说完,他又补充道:“希望老夫人不要误会,在下不过是就事论事。”
“老夫人有见地。”韩厥伸出拇指大赞,“栾氏近两三代似乎人丁都不旺。虽有入卿,大多居下位。到了栾书,才算是攀到顶峰光宗耀祖。可惜,娶了几房妻妾总是无子。而今,最大的儿子才入仕。同辈之中,只有几名远亲在朝为官,数得上名的只有一个,好像是叫— —”韩厥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六军十二卿制,赵氏占据三席,迅速成为各方默认的打击对象。五年后,赵家发生内讧,内外合力把赵氏打入地狱。赵武这个赵氏继承人的身份,全靠韩厥极力争取,终于保住。
“晋楚争霸中原,兵祸连年,生灵惨遭涂炭,两国国力俱损,可谓得不偿失。如果能够达成和好的盟约,真是造福天下苍生。”老夫人感慨道。
赵武拿出小主人的架式,毕恭毕敬道:“两位伯伯请用膳,奶奶请用膳。”
“老夫人是明理之人,知晓其中的道理便好。”韩厥说道:“但凡得,必有过人之处。但凡失,必有失之缘由。郤氏枝繁叶茂,人员众多,身为宗主的郤锜又掌控得力,指挥有方。能把一干兄弟、叔伯、子侄安排至相应职务,各人又都颇有建树,也是他们郤家的本事。”
“老夫人如此胸襟,实在是巾帼豪杰,在下万分钦佩。”士燮顿时肃然起敬。
“何以见得?”老夫人问。
“天子肯定不服啊。王室之地与郤至的封地挨得很近,两地疆域模糊,认真追究起来都难分对错,更何况是诸侯陪臣挑衅天子。”士燮把事情原委一一道出,“于是,天子派两位重臣来到我国论理。”
原来,快乐的时光如此之快,三位长者不知不觉竟聊了那么多。意犹未尽的不只他们。玩耍的时光倏忽而逝,总是嫌不够。不过,三位少年已经约好下次见面的时间。一想到此,只觉浑身带劲,离别也不再惆怅。
“正是——”韩厥也大力赞同,“老夫人达观超脱,小武又胸怀壮志,经他之手,赵氏定会重振往日雄风,甚至超越以往。”
“韩将军这是要取笑老身了。”老夫人调侃道:“老身长韩将军将近十载,已是昏聩难言。”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