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处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沈处默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说到此次战役,例行还是要先回顾相关背景。
狄国是游牧民族,战争是他们获取生活物资的主要方式。虽有议和的条款的约束,他们不时仍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大局为重,晋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楚议和后,与秦的和谈也渐入佳境。晋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腾出手来解决这些事,不愿再忍受。
“两位将军,在下有礼了。”来人正是上军佐魏舒。
“中行吴担任此役主帅,他一力主战,统筹全局,在下不过是见机行事。”魏舒说道。
“韩将军过奖。”魏舒客气的说道:“不过是尽职本分而已,不敢居功。”
“楚王正如舅舅所说,其余的嘛——”赵成想了想,“令尹为人不错,仁爱宽和,司马、太宰也能与其职责相符,算是中规中矩吧。”
“主意可是你出的。中行氏不敢冒功,极力称赞你。”赵武说道。
那时候的对阵,无论任何地势,均是车兵为主,步卒为辅。没有战车的掩护,如同没有遮蔽的房屋,遇到天气变化,岂不是日晒雨淋?所以,魏舒的建议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离经叛道。所有人都怀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中行吴不置可否。中行吴宠信的副将则置魏舒的将令不顾,我行我素,继续之前的部署。
主将不予置评,此事还有转圜余地。魏舒是上军佐,战场上除了主将他权限最大,岂能容小小一员副将挑衅?魏舒二话不说,当着操练队伍的面,下令将这名副将军法处置,斩首示众。众军士个个惊骇,无人再有异议。人人认真操练,令行禁止,军容严整。
“魏将军过谦。”赵武一脸赞许,“此次出征开创先河,魏将军独创的‘魏氏阵法’威名远扬,注定百世流芳。”
战车为主讲究阵形,改为步卒之后,阵形也要相应调整。从前甲士每乘为三人,五乘十五人,现改编为五人一组,即以伍为基本御敌单位。五个小阵组成一个大阵:前两伍,后五伍,左三伍,右一伍。最前设二“偏”,每“偏”十伍。这样一来,一个阵形就是一百零五人。每伍行进同步,保持队形,共同进退,相互支援,形成合力。
韩起说的“不胜”指的是公元前555年,晋国联合十一个中原诸侯国发兵进攻齐国的“平阴之战”中,晋国六卿悉数出动,分三个方向进攻齐国都城临淄。
“多谢魏将军替我二人在晚辈面前解围,挽回了老夫的颜面。”赵武笑着对魏舒拱手。
赵成腼腆的笑了笑,魏舒娓娓道来——
“不管怎样,赶紧给我们这位后生说说作战经过吧。”赵武看向赵成,“我看他已经迫不急待了。”
“正是。”赵武也点头,“你接触的所有人,你仰慕的或是憎恶的,皆是有一技之长,再加历练无数。否则,他们也没有机会出现在国家聘问如此重要的场合。”
“从前,为了请求减轻贡赋,子产写了一封书信。当时的执政士匄看了之后心服口服,很快就接受了他的提议。”韩起说道:“士匄向来强悍自负,连他都能被子产的书信说服,可见子产娴于辞令洞悉人心。”
“光顾着说郑国,楚国才是此行的目的地,不知在楚国见到的君臣如何?”赵武问赵成。
“魏将军——”赵成立马迎上前去,恭敬的打个招呼。
“行人公孙挥也是个厉害的人物。”赵成一脸钦佩,“听说郑国能拒退楚国公子围的迎亲队伍,公孙挥功不可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并非舒一人之功。上军将中行吴指挥,在下不过是辅佐而已。”魏舒说道。
国与国的战与和,如同河水,随山势缓陡河道宽窄而变。当时的晋国三面是敌,晋悼公又是个目标明确、审时度势的人,他对形势看得很清楚,也愿意为大局暂时放弃小利。
“郑国的君臣应对有礼态度恭敬是意料之中,楚国的经历也是情理当中,无惊无喜。”韩起从政多年,与这些人打交道多次,自然是见怪不怪。
出于专心对付楚国,一心维持中原霸业的考虑,魏绛向晋悼公提出“和戎”。经过魏绛一番苦口婆心的陈说利弊得失,晋悼公最终答应与无终国议和。
再有,晋平公胸无大志,不理朝政,恰好给了六卿施展抱负的机会。南面、西面、东面无法扩张领土,北面、西北面则大有可为。中行氏第一个发现这个“商机”。他向晋平公请战,说是要把这些年与狄国的矛盾全部清算,要给蛮族致命的教训,让他们不敢再来进犯。
“舅舅是老马识途,我是孤陋寡闻。”赵成自我解嘲。
“能与这样的人会面倾谈,确实是人生乐事。”赵武点头赞成,“身为小国卿相,他擅长利用国与国的关系变动的契机,为自己的国家谋取利益,可见他深具洞察力。同时,他还擅长驾驭语言,巧妙的避开大国的责难。仗义执言的同时,还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实在是才干卓著。”
“你的感受是正常的。你好奇兴奋,恰恰说明你在用心学习所见所闻,这是成长的重要经历。”韩起把手搭在外甥的肩膀上,“如果无动于衷,不就表示你不过是走马观花,随意看看?”
“两位将军切莫妄自菲薄。”魏舒坐下之后说道:“卢邑为高氏封邑,城池坚固,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攻不下绝非二位将军之错。昔日高氏叛齐,齐侯曾发兵围卢,亦久攻不下。由此可见,实力强大。”
大原四周地势险要,山路崎岖。按照古代征战的标准模式——战车为主,一辆战车配备十名士卒。众军士拥着战车而上,向敌方发起进攻。这种模式在此地却行不通——道路狭小曲折,人行尚可,战车根本无法行进。阵形施展不开,意味着无法应战。
“出行的目的国没太大观感,倒是途经的郑国令你兴奋异常,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赵武看向韩起,问道:“你呢?”
几经权衡,魏舒提出这样的建议:弃战车不用,全部改成步卒。对方的兵车移动缓慢,我军每十名步卒对付对方一辆兵车,对方很快就寸步难行。
中行偃、士匄将中军攻兹;赵武、韩起将上军攻卢;魏绛、栾盈将下军攻邿。半月之内,兹、邿皆克,赵武、韩起领兵的这支却没有攻下卢邑。无奈,中军元帅中行偃只得率军绕过卢邑攻打齐都。
在这样的背景下,晋国与无须国的战役爆发,两国军队在大原相遇。
“公子围——”韩起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如今已是楚王,骄矜自大无与伦比。”
公元前569年,北方戎狄无终国派出使者来到晋国。他们首先拜会魏绛,通过他向晋国国君转达了无终国想与晋国和解的意向。当时的晋国,南面的楚国不时骚扰,西面的秦国又时不时与楚国打配合,晋国与西北面的狄国又摩擦不断。
“好热闹的议事堂啊!”门外传来声音,三人同时回头又一齐起身。
“刚在提才华过人的,现在又来了位功勋卓著的。”韩起调侃道。
“此次战役的难度非同小可,魏将军竟能如此迅速决胜,实在令人惊叹。”韩起说道。
“请英雄给我们指点迷津。”韩起招呼魏舒坐下,“赵成是年轻识浅要汲取经验,我们两个沙场不胜将军也要好好学习,如何扭转乾坤转变成常胜将军。”
晋平公继位国君后,情势发生改变。赵武任执政后极力推动晋楚弭兵,两国最终达成和议。从此,南面最强劲的敌人已然不存在。从前出于大局考虑,努力掩盖忽视的矛盾爆发出来。
] 说到此次战役,例行还是要先回顾相关背景。
狄国是游牧民族,战争是他们获取生活物资的主要方式。虽有议和的条款的约束,他们不时仍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大局为重,晋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楚议和后,与秦的和谈也渐入佳境。晋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腾出手来解决这些事,不愿再忍受。
“两位将军,在下有礼了。”来人正是上军佐魏舒。
“中行吴担任此役主帅,他一力主战,统筹全局,在下不过是见机行事。”魏舒说道。
“韩将军过奖。”魏舒客气的说道:“不过是尽职本分而已,不敢居功。”
“楚王正如舅舅所说,其余的嘛——”赵成想了想,“令尹为人不错,仁爱宽和,司马、太宰也能与其职责相符,算是中规中矩吧。”
“主意可是你出的。中行氏不敢冒功,极力称赞你。”赵武说道。
那时候的对阵,无论任何地势,均是车兵为主,步卒为辅。没有战车的掩护,如同没有遮蔽的房屋,遇到天气变化,岂不是日晒雨淋?所以,魏舒的建议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离经叛道。所有人都怀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中行吴不置可否。中行吴宠信的副将则置魏舒的将令不顾,我行我素,继续之前的部署。
主将不予置评,此事还有转圜余地。魏舒是上军佐,战场上除了主将他权限最大,岂能容小小一员副将挑衅?魏舒二话不说,当着操练队伍的面,下令将这名副将军法处置,斩首示众。众军士个个惊骇,无人再有异议。人人认真操练,令行禁止,军容严整。
“魏将军过谦。”赵武一脸赞许,“此次出征开创先河,魏将军独创的‘魏氏阵法’威名远扬,注定百世流芳。”
战车为主讲究阵形,改为步卒之后,阵形也要相应调整。从前甲士每乘为三人,五乘十五人,现改编为五人一组,即以伍为基本御敌单位。五个小阵组成一个大阵:前两伍,后五伍,左三伍,右一伍。最前设二“偏”,每“偏”十伍。这样一来,一个阵形就是一百零五人。每伍行进同步,保持队形,共同进退,相互支援,形成合力。
韩起说的“不胜”指的是公元前555年,晋国联合十一个中原诸侯国发兵进攻齐国的“平阴之战”中,晋国六卿悉数出动,分三个方向进攻齐国都城临淄。
“多谢魏将军替我二人在晚辈面前解围,挽回了老夫的颜面。”赵武笑着对魏舒拱手。
赵成腼腆的笑了笑,魏舒娓娓道来——
“不管怎样,赶紧给我们这位后生说说作战经过吧。”赵武看向赵成,“我看他已经迫不急待了。”
“正是。”赵武也点头,“你接触的所有人,你仰慕的或是憎恶的,皆是有一技之长,再加历练无数。否则,他们也没有机会出现在国家聘问如此重要的场合。”
“从前,为了请求减轻贡赋,子产写了一封书信。当时的执政士匄看了之后心服口服,很快就接受了他的提议。”韩起说道:“士匄向来强悍自负,连他都能被子产的书信说服,可见子产娴于辞令洞悉人心。”
“光顾着说郑国,楚国才是此行的目的地,不知在楚国见到的君臣如何?”赵武问赵成。
“魏将军——”赵成立马迎上前去,恭敬的打个招呼。
“行人公孙挥也是个厉害的人物。”赵成一脸钦佩,“听说郑国能拒退楚国公子围的迎亲队伍,公孙挥功不可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并非舒一人之功。上军将中行吴指挥,在下不过是辅佐而已。”魏舒说道。
国与国的战与和,如同河水,随山势缓陡河道宽窄而变。当时的晋国三面是敌,晋悼公又是个目标明确、审时度势的人,他对形势看得很清楚,也愿意为大局暂时放弃小利。
“郑国的君臣应对有礼态度恭敬是意料之中,楚国的经历也是情理当中,无惊无喜。”韩起从政多年,与这些人打交道多次,自然是见怪不怪。
出于专心对付楚国,一心维持中原霸业的考虑,魏绛向晋悼公提出“和戎”。经过魏绛一番苦口婆心的陈说利弊得失,晋悼公最终答应与无终国议和。
再有,晋平公胸无大志,不理朝政,恰好给了六卿施展抱负的机会。南面、西面、东面无法扩张领土,北面、西北面则大有可为。中行氏第一个发现这个“商机”。他向晋平公请战,说是要把这些年与狄国的矛盾全部清算,要给蛮族致命的教训,让他们不敢再来进犯。
“舅舅是老马识途,我是孤陋寡闻。”赵成自我解嘲。
“能与这样的人会面倾谈,确实是人生乐事。”赵武点头赞成,“身为小国卿相,他擅长利用国与国的关系变动的契机,为自己的国家谋取利益,可见他深具洞察力。同时,他还擅长驾驭语言,巧妙的避开大国的责难。仗义执言的同时,还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实在是才干卓著。”
“你的感受是正常的。你好奇兴奋,恰恰说明你在用心学习所见所闻,这是成长的重要经历。”韩起把手搭在外甥的肩膀上,“如果无动于衷,不就表示你不过是走马观花,随意看看?”
“两位将军切莫妄自菲薄。”魏舒坐下之后说道:“卢邑为高氏封邑,城池坚固,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攻不下绝非二位将军之错。昔日高氏叛齐,齐侯曾发兵围卢,亦久攻不下。由此可见,实力强大。”
大原四周地势险要,山路崎岖。按照古代征战的标准模式——战车为主,一辆战车配备十名士卒。众军士拥着战车而上,向敌方发起进攻。这种模式在此地却行不通——道路狭小曲折,人行尚可,战车根本无法行进。阵形施展不开,意味着无法应战。
“出行的目的国没太大观感,倒是途经的郑国令你兴奋异常,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赵武看向韩起,问道:“你呢?”
几经权衡,魏舒提出这样的建议:弃战车不用,全部改成步卒。对方的兵车移动缓慢,我军每十名步卒对付对方一辆兵车,对方很快就寸步难行。
中行偃、士匄将中军攻兹;赵武、韩起将上军攻卢;魏绛、栾盈将下军攻邿。半月之内,兹、邿皆克,赵武、韩起领兵的这支却没有攻下卢邑。无奈,中军元帅中行偃只得率军绕过卢邑攻打齐都。
在这样的背景下,晋国与无须国的战役爆发,两国军队在大原相遇。
“公子围——”韩起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如今已是楚王,骄矜自大无与伦比。”
公元前569年,北方戎狄无终国派出使者来到晋国。他们首先拜会魏绛,通过他向晋国国君转达了无终国想与晋国和解的意向。当时的晋国,南面的楚国不时骚扰,西面的秦国又时不时与楚国打配合,晋国与西北面的狄国又摩擦不断。
“好热闹的议事堂啊!”门外传来声音,三人同时回头又一齐起身。
“刚在提才华过人的,现在又来了位功勋卓著的。”韩起调侃道。
“此次战役的难度非同小可,魏将军竟能如此迅速决胜,实在令人惊叹。”韩起说道。
“请英雄给我们指点迷津。”韩起招呼魏舒坐下,“赵成是年轻识浅要汲取经验,我们两个沙场不胜将军也要好好学习,如何扭转乾坤转变成常胜将军。”
晋平公继位国君后,情势发生改变。赵武任执政后极力推动晋楚弭兵,两国最终达成和议。从此,南面最强劲的敌人已然不存在。从前出于大局考虑,努力掩盖忽视的矛盾爆发出来。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