苡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苡乐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吃饭吧,汤都凉了。”桑语轻喟一声,“这什么咸阳城最好的酒肆,还真是贵啊。”
桑语的神情变得不愉,语气也生硬起来,“前时你我有约,玄女山为秦国守咸阳,待合纵军退军之后,大王您会给予我重谢。如今,我斗胆问大王一句,由冯去疾冯大人许下的承诺,究竟是否算数?”
他的这些话虽然客气,却无法模糊其中的威胁之意。桑语不觉脊背发凉,她将红布条重新系好,将竹简递还给秦王政,“我答应你,我会接受你的赏赐。但是,现在,我要离开王宫。”
但有些话说得太明白了,只会惹得双方都不痛快。
桑语凝起目光,“廉颇手中有兵,将士服顺于他,臣工敬他惧他。这样的人,最是容易引来小人嫉妒,君王忌惮。也亏得是赵国将才辈出,廉颇、乐乘去国,李牧在北境与匈奴苦战,尚能冒出个庞煖这样的人物。庞煖久不经沙场,但就凭他能想到‘绕袭蕞城’的妙计,其手段之老辣,绝不在李牧之下。秦乃赵国世仇……”
是秦军们唱着《东山》归家。
桑语眉头轻蹙。昨晚阿五急切地想要告诉她什么,恰逢木珠手串突然震动,她只得将阿五推出门外,未料竟错失如此重要的消息。
秦王政知道她正压抑着愤怒,“当真值得吗?”他凝视着她的眼睛,“那些奴隶的主人们,恨不得生啖你肉,活剥你皮。”
在献上那份布书之后,冯去疾不卑不亢、客气地说道:“昔者商君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除隶籍,民得买卖土地。山主请看看这玄女山中,有多少是六国人?多少是秦民?若天下皆为秦地,天下之人皆行秦法,或许世间再无奴隶户。先前臣便听闻,您视世俗禄位如浮云。此等气节,冯某敬仰。只是,那些亡奴,您能庇护他们一时,庇护不了他们一世。在下言尽于此,请山主思量。”
当初秦王政请桑语出山,并非一帆风顺。陆陆续续遣了五六位秦使,但最终都被桑语轰下了山。
桑语完全没有想到阿九会有如此想法,毕竟,不同时代的人在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观念上会有着莫大的差别。她还在愣怔,阿九问她道,“阿姊,我们何时才能回家?”
“嗯?”秦王政的眼中带了几分疑惑。
桑语猛地抬起头来,秦王政依旧平淡地说道:“寡人所遣之人,皆是大营里的陷阵之士,山主可以放心。即使山主不在山中,他们也会守护好玄女山的山民。”
“也许十年八年,也许二三十年。”秦王政将笔搁在一旁的砚台上,拂衣起身,“不管十年八年,还是二三十年,战争一定会结束。”
桑语抬起袖子闻了闻,的确是有些酒味。但这不是重点,她缓声说道:“既然咸阳之危已解,玄女山众人也该回到山野林泉之间了。”
桑语心中一惊,隐隐感到不妙。果然在看到竹简上所书的内容时,她的手不禁颤抖了。
历史没有如果,只有遗憾。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天才的时代。哪怕秦二世而亡,之后的汉朝依旧是“汉承秦制”。这个时代的东西,甚至深深影响着两千年后的世界。龙争虎斗的乱世之中,秦始皇所行之路,是渺无人烟的暗夜。
秦王政沉默着,他似乎陷入了思索。不须臾,他语气沉重,“天下苦战斗不休,唯天下大定,各国才不为战乱所累,万民不失命于寇戎。四海承平,方利田畴,民之口腹饫矣。寡人在世,必守成令主。寡人若亡,眠于骊山之下,化为天地之气,以佑万世平定。”
《岂曰无衣(秦穿)》
秦始皇在后世的争议,正是源于此时他说出的这番话。究竟是想要以战止战,还是残暴的战争狂,没有人敢妄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绝非昏君,也绝非圣人。
“咸阳城,不止有驿馆、王城和城楼。山主不妨多住几日,四处走走看看,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这话落入了秦王政的耳中,他手中的笔微微一顿,最终还是在“漳水”处画了一个红叉。
似乎有些答非所问,却是桑语心中最期待的答案。
“怎么没人告诉我?”
桑语缓慢地说道:“彼时天地混沌,盘古以开天斧劈开阴阳,自此为创世之神。然,后人唯见月寒日暖,却不见日月乃盘古所化。大王您觉得,盘古可值得?”
桑语愣了一瞬,微微点头,“有劳了,请前边带路吧。”
桑语默立在旁,渐渐了然。
先秦太过于久远,时间成为了天机盒上的密码,一层层被强行赋予的外衣之下,是难以窥探真正的曾经。关于先秦的历史,更像是文化史。
偌大的王城此刻仍笼罩在一片忙碌之中,手持羽书的斥候飞马直入。虽说桑语对此地已经很熟悉了,但这样的场景,她还是初次见到。
秦王政的声音陡然响起,桑语止住了脚步,冷声说道:“眼下君上正忙着吧,何苦还如此费心地戏耍于我?”
桑语斟酌着措辞,继续道:“为君王者,拥有至上权力,亦不乏内忧外患。若为昏君,自恃权力,耽于酒色之乐,终沦为荒诞之谈。然,昏君易做,英主难成。可谓英主者,夙夜不敢自懈,勤身而忧世矣。可叹的是,英主难为,历史却不一定会留下英主的美名。”
舆图上所勾画出来的各式标记,乍一看似乎纷繁杂乱,但若是细细观察,便能发现这是秦国东进的路线。
秦王政就这么看着桑语,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
房间里静得只剩下她的脚步声,沙沙而响。桑语下意识地攥紧了手腕上的木珠手串,朗声说道:“大王,桑语求见大王!”
秦王政唇边淡淡一笑,“山主是寡人的客人,自可随意往来。”
桑语转身走出了几步,又听得秦王政说道:“寡人答应你,凡玄女山所庇护之人,皆是我大秦的子民。”
太阳渐渐西斜,原本寂静的街市上,忽然又有歌声传来。
桑语听到这几句话,有些五味杂陈。
“山主,近前来说话吧。”
若有必要,秦王可以和他们达成交易:他们提供有作战能力的青壮年,秦王则替他们出这口恶气。毕竟在那些奴隶主的眼里,只认识自己的利益。
幽暗的烛光之下,秦王政仍是脸色平淡。桑语咬着牙说道:“冯大人说,他身为使臣,绝不敢擅言,只愿宣达君王之意。看来是我误会了,大王是秦国的王,怎会在乎那些亡奴的性命?亡奴命贱,死在战场上也好,死在鞭笞之下也罢,那都是活该。”
桑语又扫了一眼舆图,直直地看向秦王政,“大王,可曾听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桑语看着星罗棋布的城邑,心下莫名有些悲切。她自言自语地感慨,“这仗得打到什么时候啊!”
秦王政的声音,此时听起来格外阴沉。桑语虽早有心理准备,但面对现实,仍难以保持平静。她深深吸了口气,又听得秦王政继续说道:“山主有功于秦,按秦律,应授官论赏。还请山主勿辞,以全寡人之心。至于其他人,山主无须担忧。虽说寡人暂且无法令他们脱离奴籍,但寡人会命人安全护送他们回玄女山。”
秦王政并未回答她。
她的声音明显颤抖了一下。
“寡人昨日就在等你,等你来与寡人道别。”秦王政说着,转了话锋,“你喝酒了?”
没有任何回应,她觉得自己此时像极了走入“瓮中”的那只“鳖”。这不免叫她有些恼怒,立时转身准备离去。
“昨日就回来了,同行的还有秦相吕不韦。”
她垂下眼眸,将情绪掩藏了起来。再次抬眼时,将话题引向正事,“大王怎会知道我今日要来?”
秦王政仅着了件玄色的寝衣,此时毫无形象地趴在一幅巨大的舆图上,手中握着一支笔,正在圈圈点点地画着。
不用旁人提醒什么,桑语心里 一向有数。秦王迟迟未出兵攻打玄女山,绝不是没有这个实力,而是不愿浪费兵力。那些奴隶主们之所以恨桑语,并非是在乎几只蝼蚁般的人命,而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既已进殿,为何不往里走走?”
桑语深吸了口气,调整了表情。她循着声音的方向,步入重重帷幔之中。
秦王政未料她会如此说,嘴角泛起一抹隐约的微笑。他问的话,已经得到了回答。
“秦王回咸阳了吗?”
桑语反问他:“寻常百姓活着,只盼着能吃上一口饱饭。而秦国的东进之路,必定会踏着无数普通人的血肉,六国人只会恨秦入骨。大王觉得值得吗?”
桑语迟疑了一下,还是抬步走了进去。
寺人领着桑语,走过几处宫殿,在一扇厚重的木门前停下了脚步。他恭立在门侧,轻声道:“山主请进去吧,君上在等您。”
桑语始终记得那第二位秦使,姿态上盛气凌人,只差没拿鼻孔看人。于是桑语出言讽刺了他几句,那人立时急了,脱口而出道:“玄女山能庇护亡奴,全因秦王之恩遇。今日君王有难,你若不以死报之,就是想谋反作乱!”
“山主来咸阳已有数月之久,寡人却不曾为山主接风洗尘,实乃寡人之过也。”说着,他转身走向矮案旁,俯身拿起一卷竹简。
阿九难得地打断了她的话,“天下战乱百年,各国之间,谁无血仇?不必觉得委屈,也不必标榜自己是个圣贤。”
最后一位秦使,是冯去疾。
只道秦法严苛,可这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后世多以秦朝的覆灭为教训,秦朝却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范本。
桑语与他们擦肩而过,翻身上马,直奔王城而去。
桑语当即决定转头就走,却被一个寺人拦住了去路,“臣奉君上之命,在此等候山主。山主,请随臣来。”
] “吃饭吧,汤都凉了。”桑语轻喟一声,“这什么咸阳城最好的酒肆,还真是贵啊。”
桑语的神情变得不愉,语气也生硬起来,“前时你我有约,玄女山为秦国守咸阳,待合纵军退军之后,大王您会给予我重谢。如今,我斗胆问大王一句,由冯去疾冯大人许下的承诺,究竟是否算数?”
他的这些话虽然客气,却无法模糊其中的威胁之意。桑语不觉脊背发凉,她将红布条重新系好,将竹简递还给秦王政,“我答应你,我会接受你的赏赐。但是,现在,我要离开王宫。”
但有些话说得太明白了,只会惹得双方都不痛快。
桑语凝起目光,“廉颇手中有兵,将士服顺于他,臣工敬他惧他。这样的人,最是容易引来小人嫉妒,君王忌惮。也亏得是赵国将才辈出,廉颇、乐乘去国,李牧在北境与匈奴苦战,尚能冒出个庞煖这样的人物。庞煖久不经沙场,但就凭他能想到‘绕袭蕞城’的妙计,其手段之老辣,绝不在李牧之下。秦乃赵国世仇……”
是秦军们唱着《东山》归家。
桑语眉头轻蹙。昨晚阿五急切地想要告诉她什么,恰逢木珠手串突然震动,她只得将阿五推出门外,未料竟错失如此重要的消息。
秦王政知道她正压抑着愤怒,“当真值得吗?”他凝视着她的眼睛,“那些奴隶的主人们,恨不得生啖你肉,活剥你皮。”
在献上那份布书之后,冯去疾不卑不亢、客气地说道:“昔者商君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除隶籍,民得买卖土地。山主请看看这玄女山中,有多少是六国人?多少是秦民?若天下皆为秦地,天下之人皆行秦法,或许世间再无奴隶户。先前臣便听闻,您视世俗禄位如浮云。此等气节,冯某敬仰。只是,那些亡奴,您能庇护他们一时,庇护不了他们一世。在下言尽于此,请山主思量。”
当初秦王政请桑语出山,并非一帆风顺。陆陆续续遣了五六位秦使,但最终都被桑语轰下了山。
桑语完全没有想到阿九会有如此想法,毕竟,不同时代的人在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观念上会有着莫大的差别。她还在愣怔,阿九问她道,“阿姊,我们何时才能回家?”
“嗯?”秦王政的眼中带了几分疑惑。
桑语猛地抬起头来,秦王政依旧平淡地说道:“寡人所遣之人,皆是大营里的陷阵之士,山主可以放心。即使山主不在山中,他们也会守护好玄女山的山民。”
“也许十年八年,也许二三十年。”秦王政将笔搁在一旁的砚台上,拂衣起身,“不管十年八年,还是二三十年,战争一定会结束。”
桑语抬起袖子闻了闻,的确是有些酒味。但这不是重点,她缓声说道:“既然咸阳之危已解,玄女山众人也该回到山野林泉之间了。”
桑语心中一惊,隐隐感到不妙。果然在看到竹简上所书的内容时,她的手不禁颤抖了。
历史没有如果,只有遗憾。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天才的时代。哪怕秦二世而亡,之后的汉朝依旧是“汉承秦制”。这个时代的东西,甚至深深影响着两千年后的世界。龙争虎斗的乱世之中,秦始皇所行之路,是渺无人烟的暗夜。
秦王政沉默着,他似乎陷入了思索。不须臾,他语气沉重,“天下苦战斗不休,唯天下大定,各国才不为战乱所累,万民不失命于寇戎。四海承平,方利田畴,民之口腹饫矣。寡人在世,必守成令主。寡人若亡,眠于骊山之下,化为天地之气,以佑万世平定。”
《岂曰无衣(秦穿)》
秦始皇在后世的争议,正是源于此时他说出的这番话。究竟是想要以战止战,还是残暴的战争狂,没有人敢妄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绝非昏君,也绝非圣人。
“咸阳城,不止有驿馆、王城和城楼。山主不妨多住几日,四处走走看看,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这话落入了秦王政的耳中,他手中的笔微微一顿,最终还是在“漳水”处画了一个红叉。
似乎有些答非所问,却是桑语心中最期待的答案。
“怎么没人告诉我?”
桑语缓慢地说道:“彼时天地混沌,盘古以开天斧劈开阴阳,自此为创世之神。然,后人唯见月寒日暖,却不见日月乃盘古所化。大王您觉得,盘古可值得?”
桑语愣了一瞬,微微点头,“有劳了,请前边带路吧。”
桑语默立在旁,渐渐了然。
先秦太过于久远,时间成为了天机盒上的密码,一层层被强行赋予的外衣之下,是难以窥探真正的曾经。关于先秦的历史,更像是文化史。
偌大的王城此刻仍笼罩在一片忙碌之中,手持羽书的斥候飞马直入。虽说桑语对此地已经很熟悉了,但这样的场景,她还是初次见到。
秦王政的声音陡然响起,桑语止住了脚步,冷声说道:“眼下君上正忙着吧,何苦还如此费心地戏耍于我?”
桑语斟酌着措辞,继续道:“为君王者,拥有至上权力,亦不乏内忧外患。若为昏君,自恃权力,耽于酒色之乐,终沦为荒诞之谈。然,昏君易做,英主难成。可谓英主者,夙夜不敢自懈,勤身而忧世矣。可叹的是,英主难为,历史却不一定会留下英主的美名。”
舆图上所勾画出来的各式标记,乍一看似乎纷繁杂乱,但若是细细观察,便能发现这是秦国东进的路线。
秦王政就这么看着桑语,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
房间里静得只剩下她的脚步声,沙沙而响。桑语下意识地攥紧了手腕上的木珠手串,朗声说道:“大王,桑语求见大王!”
秦王政唇边淡淡一笑,“山主是寡人的客人,自可随意往来。”
桑语转身走出了几步,又听得秦王政说道:“寡人答应你,凡玄女山所庇护之人,皆是我大秦的子民。”
太阳渐渐西斜,原本寂静的街市上,忽然又有歌声传来。
桑语听到这几句话,有些五味杂陈。
“山主,近前来说话吧。”
若有必要,秦王可以和他们达成交易:他们提供有作战能力的青壮年,秦王则替他们出这口恶气。毕竟在那些奴隶主的眼里,只认识自己的利益。
幽暗的烛光之下,秦王政仍是脸色平淡。桑语咬着牙说道:“冯大人说,他身为使臣,绝不敢擅言,只愿宣达君王之意。看来是我误会了,大王是秦国的王,怎会在乎那些亡奴的性命?亡奴命贱,死在战场上也好,死在鞭笞之下也罢,那都是活该。”
桑语又扫了一眼舆图,直直地看向秦王政,“大王,可曾听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桑语看着星罗棋布的城邑,心下莫名有些悲切。她自言自语地感慨,“这仗得打到什么时候啊!”
秦王政的声音,此时听起来格外阴沉。桑语虽早有心理准备,但面对现实,仍难以保持平静。她深深吸了口气,又听得秦王政继续说道:“山主有功于秦,按秦律,应授官论赏。还请山主勿辞,以全寡人之心。至于其他人,山主无须担忧。虽说寡人暂且无法令他们脱离奴籍,但寡人会命人安全护送他们回玄女山。”
秦王政并未回答她。
她的声音明显颤抖了一下。
“寡人昨日就在等你,等你来与寡人道别。”秦王政说着,转了话锋,“你喝酒了?”
没有任何回应,她觉得自己此时像极了走入“瓮中”的那只“鳖”。这不免叫她有些恼怒,立时转身准备离去。
“昨日就回来了,同行的还有秦相吕不韦。”
她垂下眼眸,将情绪掩藏了起来。再次抬眼时,将话题引向正事,“大王怎会知道我今日要来?”
秦王政仅着了件玄色的寝衣,此时毫无形象地趴在一幅巨大的舆图上,手中握着一支笔,正在圈圈点点地画着。
不用旁人提醒什么,桑语心里 一向有数。秦王迟迟未出兵攻打玄女山,绝不是没有这个实力,而是不愿浪费兵力。那些奴隶主们之所以恨桑语,并非是在乎几只蝼蚁般的人命,而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既已进殿,为何不往里走走?”
桑语深吸了口气,调整了表情。她循着声音的方向,步入重重帷幔之中。
秦王政未料她会如此说,嘴角泛起一抹隐约的微笑。他问的话,已经得到了回答。
“秦王回咸阳了吗?”
桑语反问他:“寻常百姓活着,只盼着能吃上一口饱饭。而秦国的东进之路,必定会踏着无数普通人的血肉,六国人只会恨秦入骨。大王觉得值得吗?”
桑语迟疑了一下,还是抬步走了进去。
寺人领着桑语,走过几处宫殿,在一扇厚重的木门前停下了脚步。他恭立在门侧,轻声道:“山主请进去吧,君上在等您。”
桑语始终记得那第二位秦使,姿态上盛气凌人,只差没拿鼻孔看人。于是桑语出言讽刺了他几句,那人立时急了,脱口而出道:“玄女山能庇护亡奴,全因秦王之恩遇。今日君王有难,你若不以死报之,就是想谋反作乱!”
“山主来咸阳已有数月之久,寡人却不曾为山主接风洗尘,实乃寡人之过也。”说着,他转身走向矮案旁,俯身拿起一卷竹简。
阿九难得地打断了她的话,“天下战乱百年,各国之间,谁无血仇?不必觉得委屈,也不必标榜自己是个圣贤。”
最后一位秦使,是冯去疾。
只道秦法严苛,可这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后世多以秦朝的覆灭为教训,秦朝却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范本。
桑语与他们擦肩而过,翻身上马,直奔王城而去。
桑语当即决定转头就走,却被一个寺人拦住了去路,“臣奉君上之命,在此等候山主。山主,请随臣来。”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岂曰无衣(秦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苡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岂曰无衣(秦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