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讲】
钦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钦予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这二十五个圆通当中,在末法时代最为契理契机的,也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最后的两个法门,一个是念佛圆通,一个是耳根圆通。
这个就是念佛法门的特色,就是阿弥陀佛创造了四十八愿,在宇宙当中已经存在,但是你要有办法去跟它接触,去启动它的力量,然后转成你身心世界的一种功德。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说的感应以后的力量,有四十八种的加持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两个法门的同异,从相同的地方来说,这两个法门都是在引导我们恢复到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一点是相同的。不同点就是,这两个法门下手的方便是不同的。念佛法门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在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它的所观境是佛的功德。比方说我们念佛或者是忆佛,整个所观境都是佛的功德,所以它的重点在所观境。但是耳根圆通是不一样的,它的所观境在于能闻的那个耳根。我们听到一个声音,我们这个时候回光返照:能闻的是谁?是谁在听这个声音?所以,念佛法门的重点比较偏重在事修这一部分,耳根圆通比较重视在理观这一部分。
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段先讲势至菩萨的自修的功德。“我本因地”,我在凡夫位的时候是怎么成就呢?我就是靠忆佛念佛而悟入无生法忍。大势至菩萨还是靠他力法门,他本身的悟入无生法忍是在娑婆世界的秽土成就的。“今于此界”,但是我现在到了这个末法的娑婆世界当中,是摄受念佛之人归于佛的净土。
所以,我们在整个生命当中,两个生命体要相逢,我们讲相逢就是有缘,那么这个因缘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我们过去生彼此互相的忆念。两个人在生命当中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会作成母子,会作成朋友、兄弟等等,那表示过去生有很深的互相的忆念,才能够有这样的感应的力量,才能够彼此相逢。这个地方是讲这个道理。
先看譬喻。譬如有某甲跟某乙两个人,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某甲经常地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已经把某甲给忘掉了,他心中已经没有某甲的存在了,他是想其他的事情。那么某甲跟某乙这两个人在未来的生命当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是“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也就是说,即使他们两个是生长在同一个国家,在同一个地方出世,但是也不能产生彼此互动的作用,乃至于彼此即便互相能够见面,也都是视若无睹,当面错过。这个意思就是说,人跟人的互动,单方面的忆念是不能产生作用的,一定是我忆念你,你也忆念我,两个人才能产生一定的感应。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前面是讲念佛的因地,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跟佛陀感应道交,这以下说明感应道交以后的功德利益。假若众生的心能够依止忆佛……忆佛,我们前面说过,就是一种观想,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的广大功德。这一部分当然包括了信心,也包括了愿力,都在忆佛里面。念佛就是偏重在持名。前面是偏重在观,这个地方偏重在止。那么这个人有什么好处呢?在现前,在当下的今生,有些人在念佛当中,在当下的确是看到阿弥陀佛;或者当来,就是临命终的时候能够见到佛陀。
再往下看。“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假设某甲跟某乙两个人偶尔会互相忆念,乃至于时间久了以后,两个因缘比较深的,二忆念深,从偶尔的忆念变成一种经常性的忆念。某甲经常性地忆念某乙,某乙也忆念某甲,那么这两个人在未来生命当中,“从生至生”,从一生乃至于多生,就等同于身形跟影子一样,彼此就不再分离了。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六十一页。壬七,势至观根大。
所以念佛,你看很多人念佛今生成就的。慧远大师今生就成就了,他一生当中三次见到弥陀,都是遍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当然,这两个有事修跟理观的偏重,但是我们看永明延寿大师讲禅净双修的时候,他认为这两个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我们透过佛号的事修能够成就感应道交,但是感应道交也必须在临终的正念的基础之下。所以,“耳根圆通”的禅观,这个理观能够使令我们不随妄转,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理观能够帮助我们远离妄想,事修可以使令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能够感应道交。我们可以这样讲,你要能够保持正念,才能够感应道交,佛菩萨的感应不能够建立在一种散乱的颠倒的心中,这是不可以的。所以说,这两个法门,其实在临终的实际操作当中,以禅观来破除妄想,以忆佛念佛来成就感应道交,是有它的相辅相成之功。这个大家可以从后面的内涵慢慢体会。
我们看一百六十二页第二科,感应道交的部分。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古德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个是摄受利根人,他的理观强,他可以在今生当中直接悟入无生法忍。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是摄受我们末法时代的钝根菩萨,业障深重,智慧浅薄,所以我们偏重在事修。事修的人就必须要往生净土而成就三不退。这两种差别。
我们看势至观根大。这一科,能观的智就是六根,所观境就是佛的功德。蕅益大师说,这一科等于是以第六意识来夹带六根——都摄六根,来忆念佛的功德,依此来悟入圆通法门。这一小科我们前面说过了。
讲一个譬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我们的身体是没有香气的,但是如果我们的身体在大殿当中经常跟香接触,欸,时间久了,我们身体也能够沾染香气。也就是说,我们众生在五阴身心当中是没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但是这个佛号是总持弥陀的万德庄严,我们的心经常去跟佛号接触,使令这个佛号“一句弥陀念诵听”,在我们身口意不断地运转,慢慢地在我们的身口意当中也能够沾染佛的功德。正如印光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凡夫的这念心进入弥陀的功德海。这种情况就好像是香光庄严,以佛陀的香气,以佛陀的光明,来成就我们自己的庄严,把佛的功德转成我们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我们讲事出必有因。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同样一句佛号散布在百千万人的心中,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呢?这个地方就说明,问题不在佛陀这一部分,因为佛陀是以平等心忆念一切众生;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心态来念佛,那个能念的心。我们讲心态决定状态,你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忆念这个佛号,这个时候佛号对你的加持就产生一定的相应的力量。当然,这个地方也说出一个道理,就是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这个观念很重要!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看这个钟,你把它做得很好,里面有黄金有白银有铜,但这个钟它自己不能响,再好的钟自己都不能响。你轻轻地撞它,它就出现小的声音;你要大力地撞它,它就出现大的声音。这个地方就说明,佛陀的救拔力是完全看众生的心态而产生不同的加持。
身为一个他力法门,就是佛力加被的法门,当然这个感应道交就非常重要。感应道交的整个道理,佛陀在这当中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先讲譬喻,第二段再讲合法。
你看大乘法门,它的修行是两个不同:第一个是你自己修功德。你自己心中产生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六波罗蜜来自我庄严,所有的庄严都是要你自己创造的。第二个是,佛陀已经创造了一个庄严,你怎么能够转他为自。说我自己不能创造庄严,但是我想办法把佛的庄严转成自己的庄严。我们自己不能发光,我们自己没有香气,但是我们经常接触光明、接触香气,我们能够沾染香光的庄严。
这一段就说明,感应道交的整个决定权在我们众生的心态,以心力来带动佛力这个道理。
那么当我们跟佛产生感应以后,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我们见到佛陀以后,我们就能够跟佛的功德彼此互相地接触而不相远离。所以,我们在佛的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加持之下,不必假借其他的方便,就能够证得无生法忍。“心开”就是破无明、证法身。
见到佛陀有什么好处呢?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了众生跟佛之间两个生命体的相互作用。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观察一个现象,比如我们打一个佛七,两百个、三百个人同样地念一句佛号,但是这个佛号对每一个众生产生的救拔力是不同的。你看打完一个佛七,有些人没什么感觉,好像没打一样;有些人打完佛七以后,业障消除,法喜充满。这个佛号在他身心当中,“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句佛号,这个无量光无量寿,在这个生命当中产生强大的加持力。
我们看下一段就是大势至菩萨把自己的修学过程跟他利他的方便作一个说明。
其实这个道理是通十法界的,包括众生跟众生之间的相逢,也包括佛陀跟众生之间彼此的相逢。这个譬喻讲完以后,这以下就合法了。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盘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么样呢?他是“怜念众生”,他经常的去悯念一切的凡夫众生,那种情况就像是母亲在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但是这当中有一个问题,身为儿子,如果他一心一意地只想要离家出走,而忘失了母亲的存在,那么母亲单方面的忆念是不能产生作用的。也就是说,母亲一直去思念儿子,但是儿子继续攀缘其他的外境,那么他们两个就没有再相逢的机会了。反过来,作为儿子,如果经常地忆念母亲,就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那么这个母子在未来的生命当中,可以说是“历生”,就是生生世世,经常地相逢在一起而不相分离了。
] 这二十五个圆通当中,在末法时代最为契理契机的,也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最后的两个法门,一个是念佛圆通,一个是耳根圆通。
这个就是念佛法门的特色,就是阿弥陀佛创造了四十八愿,在宇宙当中已经存在,但是你要有办法去跟它接触,去启动它的力量,然后转成你身心世界的一种功德。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说的感应以后的力量,有四十八种的加持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两个法门的同异,从相同的地方来说,这两个法门都是在引导我们恢复到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一点是相同的。不同点就是,这两个法门下手的方便是不同的。念佛法门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在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它的所观境是佛的功德。比方说我们念佛或者是忆佛,整个所观境都是佛的功德,所以它的重点在所观境。但是耳根圆通是不一样的,它的所观境在于能闻的那个耳根。我们听到一个声音,我们这个时候回光返照:能闻的是谁?是谁在听这个声音?所以,念佛法门的重点比较偏重在事修这一部分,耳根圆通比较重视在理观这一部分。
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段先讲势至菩萨的自修的功德。“我本因地”,我在凡夫位的时候是怎么成就呢?我就是靠忆佛念佛而悟入无生法忍。大势至菩萨还是靠他力法门,他本身的悟入无生法忍是在娑婆世界的秽土成就的。“今于此界”,但是我现在到了这个末法的娑婆世界当中,是摄受念佛之人归于佛的净土。
所以,我们在整个生命当中,两个生命体要相逢,我们讲相逢就是有缘,那么这个因缘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我们过去生彼此互相的忆念。两个人在生命当中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会作成母子,会作成朋友、兄弟等等,那表示过去生有很深的互相的忆念,才能够有这样的感应的力量,才能够彼此相逢。这个地方是讲这个道理。
先看譬喻。譬如有某甲跟某乙两个人,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某甲经常地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已经把某甲给忘掉了,他心中已经没有某甲的存在了,他是想其他的事情。那么某甲跟某乙这两个人在未来的生命当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是“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也就是说,即使他们两个是生长在同一个国家,在同一个地方出世,但是也不能产生彼此互动的作用,乃至于彼此即便互相能够见面,也都是视若无睹,当面错过。这个意思就是说,人跟人的互动,单方面的忆念是不能产生作用的,一定是我忆念你,你也忆念我,两个人才能产生一定的感应。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前面是讲念佛的因地,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跟佛陀感应道交,这以下说明感应道交以后的功德利益。假若众生的心能够依止忆佛……忆佛,我们前面说过,就是一种观想,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的广大功德。这一部分当然包括了信心,也包括了愿力,都在忆佛里面。念佛就是偏重在持名。前面是偏重在观,这个地方偏重在止。那么这个人有什么好处呢?在现前,在当下的今生,有些人在念佛当中,在当下的确是看到阿弥陀佛;或者当来,就是临命终的时候能够见到佛陀。
再往下看。“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假设某甲跟某乙两个人偶尔会互相忆念,乃至于时间久了以后,两个因缘比较深的,二忆念深,从偶尔的忆念变成一种经常性的忆念。某甲经常性地忆念某乙,某乙也忆念某甲,那么这两个人在未来生命当中,“从生至生”,从一生乃至于多生,就等同于身形跟影子一样,彼此就不再分离了。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六十一页。壬七,势至观根大。
所以念佛,你看很多人念佛今生成就的。慧远大师今生就成就了,他一生当中三次见到弥陀,都是遍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当然,这两个有事修跟理观的偏重,但是我们看永明延寿大师讲禅净双修的时候,他认为这两个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我们透过佛号的事修能够成就感应道交,但是感应道交也必须在临终的正念的基础之下。所以,“耳根圆通”的禅观,这个理观能够使令我们不随妄转,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理观能够帮助我们远离妄想,事修可以使令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能够感应道交。我们可以这样讲,你要能够保持正念,才能够感应道交,佛菩萨的感应不能够建立在一种散乱的颠倒的心中,这是不可以的。所以说,这两个法门,其实在临终的实际操作当中,以禅观来破除妄想,以忆佛念佛来成就感应道交,是有它的相辅相成之功。这个大家可以从后面的内涵慢慢体会。
我们看一百六十二页第二科,感应道交的部分。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古德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个是摄受利根人,他的理观强,他可以在今生当中直接悟入无生法忍。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是摄受我们末法时代的钝根菩萨,业障深重,智慧浅薄,所以我们偏重在事修。事修的人就必须要往生净土而成就三不退。这两种差别。
我们看势至观根大。这一科,能观的智就是六根,所观境就是佛的功德。蕅益大师说,这一科等于是以第六意识来夹带六根——都摄六根,来忆念佛的功德,依此来悟入圆通法门。这一小科我们前面说过了。
讲一个譬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我们的身体是没有香气的,但是如果我们的身体在大殿当中经常跟香接触,欸,时间久了,我们身体也能够沾染香气。也就是说,我们众生在五阴身心当中是没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但是这个佛号是总持弥陀的万德庄严,我们的心经常去跟佛号接触,使令这个佛号“一句弥陀念诵听”,在我们身口意不断地运转,慢慢地在我们的身口意当中也能够沾染佛的功德。正如印光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凡夫的这念心进入弥陀的功德海。这种情况就好像是香光庄严,以佛陀的香气,以佛陀的光明,来成就我们自己的庄严,把佛的功德转成我们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我们讲事出必有因。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同样一句佛号散布在百千万人的心中,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呢?这个地方就说明,问题不在佛陀这一部分,因为佛陀是以平等心忆念一切众生;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心态来念佛,那个能念的心。我们讲心态决定状态,你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忆念这个佛号,这个时候佛号对你的加持就产生一定的相应的力量。当然,这个地方也说出一个道理,就是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这个观念很重要!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看这个钟,你把它做得很好,里面有黄金有白银有铜,但这个钟它自己不能响,再好的钟自己都不能响。你轻轻地撞它,它就出现小的声音;你要大力地撞它,它就出现大的声音。这个地方就说明,佛陀的救拔力是完全看众生的心态而产生不同的加持。
身为一个他力法门,就是佛力加被的法门,当然这个感应道交就非常重要。感应道交的整个道理,佛陀在这当中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先讲譬喻,第二段再讲合法。
你看大乘法门,它的修行是两个不同:第一个是你自己修功德。你自己心中产生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六波罗蜜来自我庄严,所有的庄严都是要你自己创造的。第二个是,佛陀已经创造了一个庄严,你怎么能够转他为自。说我自己不能创造庄严,但是我想办法把佛的庄严转成自己的庄严。我们自己不能发光,我们自己没有香气,但是我们经常接触光明、接触香气,我们能够沾染香光的庄严。
这一段就说明,感应道交的整个决定权在我们众生的心态,以心力来带动佛力这个道理。
那么当我们跟佛产生感应以后,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我们见到佛陀以后,我们就能够跟佛的功德彼此互相地接触而不相远离。所以,我们在佛的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加持之下,不必假借其他的方便,就能够证得无生法忍。“心开”就是破无明、证法身。
见到佛陀有什么好处呢?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了众生跟佛之间两个生命体的相互作用。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观察一个现象,比如我们打一个佛七,两百个、三百个人同样地念一句佛号,但是这个佛号对每一个众生产生的救拔力是不同的。你看打完一个佛七,有些人没什么感觉,好像没打一样;有些人打完佛七以后,业障消除,法喜充满。这个佛号在他身心当中,“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句佛号,这个无量光无量寿,在这个生命当中产生强大的加持力。
我们看下一段就是大势至菩萨把自己的修学过程跟他利他的方便作一个说明。
其实这个道理是通十法界的,包括众生跟众生之间的相逢,也包括佛陀跟众生之间彼此的相逢。这个譬喻讲完以后,这以下就合法了。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盘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么样呢?他是“怜念众生”,他经常的去悯念一切的凡夫众生,那种情况就像是母亲在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但是这当中有一个问题,身为儿子,如果他一心一意地只想要离家出走,而忘失了母亲的存在,那么母亲单方面的忆念是不能产生作用的。也就是说,母亲一直去思念儿子,但是儿子继续攀缘其他的外境,那么他们两个就没有再相逢的机会了。反过来,作为儿子,如果经常地忆念母亲,就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那么这个母子在未来的生命当中,可以说是“历生”,就是生生世世,经常地相逢在一起而不相分离了。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钦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