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谷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古云谷雨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看到宋朝自靖康之变以来一直受人欺负,时任焕章阁待制的理学大师朱熹不免有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火气。在理学的世界里,他提倡古道热肠,主张全力抗金、重振朝纲。于是,借着这次为宋孝宗选陵择地的时机,朱熹向朝廷递交了一份《山陵议状》,力陈“国音”之弊,将宋室南渡后始终无法全面中兴的过错,归结于皇陵“五音姓利”选址法则上。
宋孝宗一死,帝陵选址问题再次降临南宋朝堂。
由于南宋的皇陵攒宫并非正规的皇陵大墓,故未设置狭长的墓道,这无疑又给宋高宗的下葬流程增加难度。
尽管明太祖为恢复和保护“宋六陵”作出过一番较大的努力,但自明朝中叶起,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朝廷逐渐疏于对宋陵的看护、修葺与管理。随着时间流逝,宋陵终为一片茶园所湮没。
在宋高宗以前,除了被俘的徽、钦二宗外,包括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内,北宋的皇帝均葬于巩义皇陵区。所以,孟太后临终前明确表示,等宋高宗收复中原后,将她葬入巩义皇陵。
相陵使很快就在绍兴府会稽山余脉的上皇山麓,找到一块地势地貌与巩义皇陵大致类似的开阔空地。随后,那里被宋高宗赐名“宝山”,成为南宋的皇家陵园区。
如今,巍巍皇陵,只余丛丛稀疏的古松。没有人知道它们的来历,但它们的矗立,仍顽强地象征着南宋的风风雨雨。绍兴元年(1131)春,宋高宗刚刚逃至绍兴,大后方就传出了孟太后病重的消息。
根据“五音姓利”法则,朝廷在宋高宗永思陵的西边下方,为宋孝宗择定了吉地,建造攒宫,名永阜陵。但是,等皇家工程队进场施工时才发现,这块所谓的“吉地”,“土肉浅薄,下有水石”,即便仿造永思陵给宋孝宗永阜陵加上两道“石藏子”,也解决不了皇陵漏水问题。鉴于此等特殊情况,奉命前往复核陵地选址的大臣孙逢吉建议,“别宽日月,别求吉地为上”,于是宋光宗急命台谏大臣、翰林待诏等商议,三日內拿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修奉陵司最终拿出了一套暂时性的解决方案:“谨别彩画石藏图子一本,兼照得厢壁离石藏外五尺别置石壁一重,中间用胶土打筑,与石藏一平。虽工力倍增,恐可御湿。”意思是说,陵墓采用土坑竖穴而下置石罩棺(石藏),石藏外五尺复筑一道石壁,两层石壁中间以胶土填筑夯实,用以防潮。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派工部主事谷秉彝到北平(即元大都)索取理宗头骨,并结合浙江进献的《攒宫图》以及绍兴城外兰亭山上的冬青树标记,将诸帝遗骸归葬原穴,诸陵封土树碑,修茸享殿围墙,种上松树,使之尽量恢复原貌。
宋理宗画像。图源:网络
曾纡的提议解决了宋高宗的难题,也打开了南宋陵寝葬仪的新思路。
宋高宗的攒宫完全照搬了“五音姓利”的模式,这在主张本土化的大臣们看来,是亡国的预兆。为此,宋高宗驾崩后,南宋大臣时不时就将陵寝葬地问题拿到朝堂上讨论、辩驳,这让宋孝宗不胜心烦。
由于宋高宗是宋室南渡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陵墓规格自然成为了后来南宋皇帝攒宫的典范。
朱熹画像。图源:网络
所谓“攒宫”,就是暂时存放遗体的建筑物。古有天子七月而葬,两宋也遵循这一法则,在葬仪举行前将逝者遗体暂时停灵,待山陵建好后,再奉安于陵寝。
朱熹认为,古之葬法,“葬之为言藏也,所以藏其祖考之遗体也”。择地安葬先人的亡魂,求的就是先人的庇佑。对于诸孝子贤孙而言,保全先帝形体神灵,谨重诚敬之心,祭祀不绝,再卜以一处“吉地”,然后用之,才是宋室安稳传承的天道。而今,南宋朝廷刻板遵守“五音姓利”,在选择墓地时,又未能广泛听取各地堪舆师的意见,也未“博访群山”,只是片面强调宋朝皇陵需要延续“坐南朝北”的传统,未来必会遭遇大的劫难。
朱熹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摒弃“五音姓利”,在江西或福建一带征调地理师,重新勘选墓地。
宋高宗死了,他葬礼好办,但在下葬前,选陵官们又吵翻了天。原因是,修奉陵司在营建宋高宗的攒宫时发现“二浙土薄地卑,易为见水,若不措置,深恐未便”。皇陵渗水,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大忌。可“五音姓利”毕竟是宋初定下的皇陵风水法则,到底要照搬中原传统,还是入乡随俗、因地制宜,成了南宋君臣们最头疼的问题。
而孟太后攒宫
此事发生后,江南地区的百姓义愤填膺。绍兴义士唐珏等人散尽家财,组织人员扮作乞丐、农夫、采药人等在山坑草莽间苦苦搜寻帝后遗骨,将其归葬于绍兴城外的兰亭山,并引南宋宫廷的冬青树栽至山间,以为标记。
南宋王朝自始至终都坚守“五音姓利”法则,及至为宋宁宗修永茂陵时,上皇山自孟太后陵以降,一路向西,已无可用的山陵土地。当时在位的宋理宗只好让人将陵区内唯一用于给皇家祈福的古刹泰宁寺拆毁,将僧人赶走,为宋宁宗修陵。
尽管南宋的攒宫只是帝后们棺椁的临时归宿,但皇帝们显然也不想看到这座“地下行在”过于寒酸。于是,遵照唐宋以来陵寝的建造形制,南宋皇帝的攒宫也设置了专用于祭祀的“下宫”建筑。同时,在宋高宗永思陵的皇堂上方,有司还按照宋朝宫殿的样式盖了一座面阔三间的献殿,献殿后面又盖了一座同样面阔三间的建筑,名曰“乌”。宋高宗的墓室就开掘建造在这座乌的地下。
朱熹的先见之明被无情地丢弃一边,天谴却不会因此而放过宋室子孙。
宋高宗不得不面临孟太后的后事问题。
盖自永安(赵匡胤父赵弘殷陵墓)迁奉以来,已遵用此法,而九世之间(徽宗、钦宗)国统再绝,靖康之变,宗社为墟。高宗中兴,匹马南渡,寿皇(孝宗)复自旁支入继大统。至于思陵(宋高宗赵构陵墓),亦用其法,而寿皇倦勤之后,旋即升遐。太上(光宗)违豫日久,以至逊位。赤山亦用其法,而庄文(太子)、魏邸(赵恺)相继薨谢。若曰吉凶由人,不在于地,不有所废,其何以兴,则‘国音’之说自为无用之谈,从之未必为福,不从未必为祸矣。何为信之若是其笃,而守之若是其严哉?若曰其法果验,不可改易,则洛、越诸陵无不坐南而向北,固已合于国音矣,又何吉之少而凶之多耶?
同时,为免南宋皇陵再遭破坏,明太祖直接将宝山一带划作禁区,严禁百姓上山砍伐。
在大一统的元王朝内,曾经的京畿绍兴成了江南行省的一部分。为了根绝宋朝遗民的抵抗情绪,时任江南释教总摄的番僧杨琏真迦,在元朝权臣桑哥的支持下,借“厌胜”之名,指使原泰宁寺僧人强行闯入宋陵禁区,一场由官方默许的盗陵浩劫就此展开。
然而,宋高宗并没有收复中原的信心与决心。考虑到宋室的尊严,曾巩的侄子、修奉官曾纡援引先秦时代古人暂厝之例,建议朝廷为孟太后立“攒宫”。
05
孟太后是宋哲宗废黜的皇后,也是汴京城破时极少数幸存的皇室长辈之一,后随宋高宗南渡,在乱世中凭一己之力稳定了大宋正统。但在重病中煎熬了三个月后,绍兴元年四月,一生“三立两废”的孟太后离开了人世,享年59岁。
宋高宗驾崩仅一年四个月,即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宋孝宗就在紫宸殿举行了内禅仪式,做了太上皇,住进重华宫(原德寿宫)。
自北宋起,宋太祖赵匡胤就深感前朝的丧葬典仪繁琐,简化了丧葬流程。南宋的修奉陵司得以为后世皇帝下葬制定了一套新的规程,以应对皇陵攒宫没有墓道的问题:下葬时须“先下椁底板,俟进梓宫于椁底板上,定正讫,然后安下椁身,次将天盘曩网于椁上安设”,然后以石条封砌。待梓宫下葬后,“巧用青石为压栏,次铺承重柏木杭二十余条,上用香土二寸,客土六寸,然后以方砖砌地,其实土不及尺耳。”也就说,南宋的工匠们挖好了皇堂(墓室)后,就将先帝棺椁置于固定位置,之后再于皇堂上方修建乌头,并用青石板及数寸香土将其与地面隔开,以待日后真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再行迁葬巩义皇陵。可见,南宋帝陵上宫规制是真的简陋。
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孝子,宋孝宗不敢轻易给祖训、祖规“动手术”。宋高宗驾崩后,对政务倦怠的宋孝宗,也萌生了退位让贤之意。宋高宗的丧事还没办完,宋孝宗便私下向端明殿学士洪迈透露自己想要传位给太子赵惇的想法,让洪迈早做准备,随时声援他。
06
享年81岁。
据南宋遗老周密的《癸辛杂识》记载,杨琏真迦等人蜂拥进入宋陵后,守陵使罗铣曾竭力相抗,但被泰宁寺僧人持刀逼退。当着守陵官的面,这伙歹徒有恃无恐,先盗挖了宁宗、理宗以及宁宗杨皇后等陵,之后又相继盗毁徽宗、高宗、孝宗、光宗诸帝陵,并将宋理宗的头颅割下,制成酒器,供元朝权贵赏玩。
此论一出,在南宋朝议间掀起轩然大波。但,不少维护宋室的官员仍坚持,朱熹的风水观点十分离经叛道,若轻易背离祖宗之法,恐遭天谴。结果不了了之。
宋理宗在位期间,北方金朝也日渐衰落,宋朝有了“联蒙抗金”一雪前耻的机会。但自金朝灭亡后,偏安的宋室又回到不思进取的境地,在纸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直至来自北方草原的蒙古军队横扫宇内。元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伴随着崖山海战的失败,南宋王朝彻底失去了复国的希望。
然而,宋孝宗选的接班人却远不如自己孝顺。自他退居重华宫始,宋光宗赵惇就时不时惹他生气,赵惇的正宫皇后李凤娘更是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宋孝宗住进重华宫没享几年清福就病入膏肓,于绍熙五年(1194)病逝,享年68岁。
而正是这个“阴差阳错”的决定,竟使宋陵遭遇了灭顶之灾。
宋高宗永思陵石藏图。图源:陈朝云著《南北宋陵》
为了给自己的论点提供支撑性的论据,朱熹在《山陵论状》中称:
] 看到宋朝自靖康之变以来一直受人欺负,时任焕章阁待制的理学大师朱熹不免有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火气。在理学的世界里,他提倡古道热肠,主张全力抗金、重振朝纲。于是,借着这次为宋孝宗选陵择地的时机,朱熹向朝廷递交了一份《山陵议状》,力陈“国音”之弊,将宋室南渡后始终无法全面中兴的过错,归结于皇陵“五音姓利”选址法则上。
宋孝宗一死,帝陵选址问题再次降临南宋朝堂。
由于南宋的皇陵攒宫并非正规的皇陵大墓,故未设置狭长的墓道,这无疑又给宋高宗的下葬流程增加难度。
尽管明太祖为恢复和保护“宋六陵”作出过一番较大的努力,但自明朝中叶起,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朝廷逐渐疏于对宋陵的看护、修葺与管理。随着时间流逝,宋陵终为一片茶园所湮没。
在宋高宗以前,除了被俘的徽、钦二宗外,包括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内,北宋的皇帝均葬于巩义皇陵区。所以,孟太后临终前明确表示,等宋高宗收复中原后,将她葬入巩义皇陵。
相陵使很快就在绍兴府会稽山余脉的上皇山麓,找到一块地势地貌与巩义皇陵大致类似的开阔空地。随后,那里被宋高宗赐名“宝山”,成为南宋的皇家陵园区。
如今,巍巍皇陵,只余丛丛稀疏的古松。没有人知道它们的来历,但它们的矗立,仍顽强地象征着南宋的风风雨雨。绍兴元年(1131)春,宋高宗刚刚逃至绍兴,大后方就传出了孟太后病重的消息。
根据“五音姓利”法则,朝廷在宋高宗永思陵的西边下方,为宋孝宗择定了吉地,建造攒宫,名永阜陵。但是,等皇家工程队进场施工时才发现,这块所谓的“吉地”,“土肉浅薄,下有水石”,即便仿造永思陵给宋孝宗永阜陵加上两道“石藏子”,也解决不了皇陵漏水问题。鉴于此等特殊情况,奉命前往复核陵地选址的大臣孙逢吉建议,“别宽日月,别求吉地为上”,于是宋光宗急命台谏大臣、翰林待诏等商议,三日內拿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修奉陵司最终拿出了一套暂时性的解决方案:“谨别彩画石藏图子一本,兼照得厢壁离石藏外五尺别置石壁一重,中间用胶土打筑,与石藏一平。虽工力倍增,恐可御湿。”意思是说,陵墓采用土坑竖穴而下置石罩棺(石藏),石藏外五尺复筑一道石壁,两层石壁中间以胶土填筑夯实,用以防潮。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派工部主事谷秉彝到北平(即元大都)索取理宗头骨,并结合浙江进献的《攒宫图》以及绍兴城外兰亭山上的冬青树标记,将诸帝遗骸归葬原穴,诸陵封土树碑,修茸享殿围墙,种上松树,使之尽量恢复原貌。
宋理宗画像。图源:网络
曾纡的提议解决了宋高宗的难题,也打开了南宋陵寝葬仪的新思路。
宋高宗的攒宫完全照搬了“五音姓利”的模式,这在主张本土化的大臣们看来,是亡国的预兆。为此,宋高宗驾崩后,南宋大臣时不时就将陵寝葬地问题拿到朝堂上讨论、辩驳,这让宋孝宗不胜心烦。
由于宋高宗是宋室南渡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陵墓规格自然成为了后来南宋皇帝攒宫的典范。
朱熹画像。图源:网络
所谓“攒宫”,就是暂时存放遗体的建筑物。古有天子七月而葬,两宋也遵循这一法则,在葬仪举行前将逝者遗体暂时停灵,待山陵建好后,再奉安于陵寝。
朱熹认为,古之葬法,“葬之为言藏也,所以藏其祖考之遗体也”。择地安葬先人的亡魂,求的就是先人的庇佑。对于诸孝子贤孙而言,保全先帝形体神灵,谨重诚敬之心,祭祀不绝,再卜以一处“吉地”,然后用之,才是宋室安稳传承的天道。而今,南宋朝廷刻板遵守“五音姓利”,在选择墓地时,又未能广泛听取各地堪舆师的意见,也未“博访群山”,只是片面强调宋朝皇陵需要延续“坐南朝北”的传统,未来必会遭遇大的劫难。
朱熹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摒弃“五音姓利”,在江西或福建一带征调地理师,重新勘选墓地。
宋高宗死了,他葬礼好办,但在下葬前,选陵官们又吵翻了天。原因是,修奉陵司在营建宋高宗的攒宫时发现“二浙土薄地卑,易为见水,若不措置,深恐未便”。皇陵渗水,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大忌。可“五音姓利”毕竟是宋初定下的皇陵风水法则,到底要照搬中原传统,还是入乡随俗、因地制宜,成了南宋君臣们最头疼的问题。
而孟太后攒宫
此事发生后,江南地区的百姓义愤填膺。绍兴义士唐珏等人散尽家财,组织人员扮作乞丐、农夫、采药人等在山坑草莽间苦苦搜寻帝后遗骨,将其归葬于绍兴城外的兰亭山,并引南宋宫廷的冬青树栽至山间,以为标记。
南宋王朝自始至终都坚守“五音姓利”法则,及至为宋宁宗修永茂陵时,上皇山自孟太后陵以降,一路向西,已无可用的山陵土地。当时在位的宋理宗只好让人将陵区内唯一用于给皇家祈福的古刹泰宁寺拆毁,将僧人赶走,为宋宁宗修陵。
尽管南宋的攒宫只是帝后们棺椁的临时归宿,但皇帝们显然也不想看到这座“地下行在”过于寒酸。于是,遵照唐宋以来陵寝的建造形制,南宋皇帝的攒宫也设置了专用于祭祀的“下宫”建筑。同时,在宋高宗永思陵的皇堂上方,有司还按照宋朝宫殿的样式盖了一座面阔三间的献殿,献殿后面又盖了一座同样面阔三间的建筑,名曰“乌”。宋高宗的墓室就开掘建造在这座乌的地下。
朱熹的先见之明被无情地丢弃一边,天谴却不会因此而放过宋室子孙。
宋高宗不得不面临孟太后的后事问题。
盖自永安(赵匡胤父赵弘殷陵墓)迁奉以来,已遵用此法,而九世之间(徽宗、钦宗)国统再绝,靖康之变,宗社为墟。高宗中兴,匹马南渡,寿皇(孝宗)复自旁支入继大统。至于思陵(宋高宗赵构陵墓),亦用其法,而寿皇倦勤之后,旋即升遐。太上(光宗)违豫日久,以至逊位。赤山亦用其法,而庄文(太子)、魏邸(赵恺)相继薨谢。若曰吉凶由人,不在于地,不有所废,其何以兴,则‘国音’之说自为无用之谈,从之未必为福,不从未必为祸矣。何为信之若是其笃,而守之若是其严哉?若曰其法果验,不可改易,则洛、越诸陵无不坐南而向北,固已合于国音矣,又何吉之少而凶之多耶?
同时,为免南宋皇陵再遭破坏,明太祖直接将宝山一带划作禁区,严禁百姓上山砍伐。
在大一统的元王朝内,曾经的京畿绍兴成了江南行省的一部分。为了根绝宋朝遗民的抵抗情绪,时任江南释教总摄的番僧杨琏真迦,在元朝权臣桑哥的支持下,借“厌胜”之名,指使原泰宁寺僧人强行闯入宋陵禁区,一场由官方默许的盗陵浩劫就此展开。
然而,宋高宗并没有收复中原的信心与决心。考虑到宋室的尊严,曾巩的侄子、修奉官曾纡援引先秦时代古人暂厝之例,建议朝廷为孟太后立“攒宫”。
05
孟太后是宋哲宗废黜的皇后,也是汴京城破时极少数幸存的皇室长辈之一,后随宋高宗南渡,在乱世中凭一己之力稳定了大宋正统。但在重病中煎熬了三个月后,绍兴元年四月,一生“三立两废”的孟太后离开了人世,享年59岁。
宋高宗驾崩仅一年四个月,即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宋孝宗就在紫宸殿举行了内禅仪式,做了太上皇,住进重华宫(原德寿宫)。
自北宋起,宋太祖赵匡胤就深感前朝的丧葬典仪繁琐,简化了丧葬流程。南宋的修奉陵司得以为后世皇帝下葬制定了一套新的规程,以应对皇陵攒宫没有墓道的问题:下葬时须“先下椁底板,俟进梓宫于椁底板上,定正讫,然后安下椁身,次将天盘曩网于椁上安设”,然后以石条封砌。待梓宫下葬后,“巧用青石为压栏,次铺承重柏木杭二十余条,上用香土二寸,客土六寸,然后以方砖砌地,其实土不及尺耳。”也就说,南宋的工匠们挖好了皇堂(墓室)后,就将先帝棺椁置于固定位置,之后再于皇堂上方修建乌头,并用青石板及数寸香土将其与地面隔开,以待日后真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再行迁葬巩义皇陵。可见,南宋帝陵上宫规制是真的简陋。
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孝子,宋孝宗不敢轻易给祖训、祖规“动手术”。宋高宗驾崩后,对政务倦怠的宋孝宗,也萌生了退位让贤之意。宋高宗的丧事还没办完,宋孝宗便私下向端明殿学士洪迈透露自己想要传位给太子赵惇的想法,让洪迈早做准备,随时声援他。
06
享年81岁。
据南宋遗老周密的《癸辛杂识》记载,杨琏真迦等人蜂拥进入宋陵后,守陵使罗铣曾竭力相抗,但被泰宁寺僧人持刀逼退。当着守陵官的面,这伙歹徒有恃无恐,先盗挖了宁宗、理宗以及宁宗杨皇后等陵,之后又相继盗毁徽宗、高宗、孝宗、光宗诸帝陵,并将宋理宗的头颅割下,制成酒器,供元朝权贵赏玩。
此论一出,在南宋朝议间掀起轩然大波。但,不少维护宋室的官员仍坚持,朱熹的风水观点十分离经叛道,若轻易背离祖宗之法,恐遭天谴。结果不了了之。
宋理宗在位期间,北方金朝也日渐衰落,宋朝有了“联蒙抗金”一雪前耻的机会。但自金朝灭亡后,偏安的宋室又回到不思进取的境地,在纸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直至来自北方草原的蒙古军队横扫宇内。元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伴随着崖山海战的失败,南宋王朝彻底失去了复国的希望。
然而,宋孝宗选的接班人却远不如自己孝顺。自他退居重华宫始,宋光宗赵惇就时不时惹他生气,赵惇的正宫皇后李凤娘更是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宋孝宗住进重华宫没享几年清福就病入膏肓,于绍熙五年(1194)病逝,享年68岁。
而正是这个“阴差阳错”的决定,竟使宋陵遭遇了灭顶之灾。
宋高宗永思陵石藏图。图源:陈朝云著《南北宋陵》
为了给自己的论点提供支撑性的论据,朱熹在《山陵论状》中称: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