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处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沈处默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王室获知真相,也会派兵支援。到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知秦国打算如何收场。”韩厥摇摇头,就算输得一败涂地,秦国也是咎由自取,实在没法同情。
“崤之战”后,晋秦两国一直摩擦不断。公元前620年爆发的“令狐之战”和五年后的“河曲之战”均属较大的战役。除此之外,小战不断。大小战役加起来,晋国胜多输少,秦国一度落败。
提到楚国的诚意,士燮跟郤至一样有所保留。这几年,他们跟楚国打交道太多,已经非常熟悉他们的套路。此次楚国主动向晋国告密,实在是双方刚刚签约,又都付出相当精力,耗时已久。两国盟誓墨迹未干,关系还在蜜月期,楚国断不可能马上执戈向晋。从功利的角度看,把晋国和秦国摆在面前,楚国显然更得罪不起晋国。
景公去世后,晋厉公继位。他秉承父志,将父亲在位时未尽的与楚和议的事宜完结。晋楚弭兵,晋国南面暂时安定。
“内容最好囊括秦国数世君主的种种恶行恶迹,以为后世效尤。”郤至的关注点在行文内容上。
“依臣愚见,应该将秦与楚、狄两国私下联络,欲要联手对付我国的事实公诸天下。并派使臣去往各诸侯国发散此事,趁机向各国借兵。一来,可探知谁是我国的真盟友,二来,将我国树立成受害者,他日用兵时,正义公理在我方,讨伐秦国便名正言顺。诸侯出兵也心甘情愿,全力以赴。赢秦国不难,赢诸侯对晋国的顺服忠心才最紧要。”郤至侃侃而谈,显然胸中早有谋划。
“好好好。”厉公连声说好,毫不掩饰对郤至的欣赏赞同。
“就算斗,也要把他们的违信背义昭告天下,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支持,让他们失信天下成为孤家寡人。”郤至嘴角带笑,不紧不慢却字字暗藏玄机。
“简直是挑拨离间,惟恐天下不乱。”厉公端坐着,一直不作声。说到秦国暗通楚国,他已咬牙切齿,拼命按捺自己。听到此处,再也沉不住气,大吼出声。再不说话,怕是要憋出内伤了。
“势必要找个长于辞令、文采不凡的人修书一封,痛斥秦国自食其言的可耻可恶。”栾书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人来,人选的条件倒是能罗列一二。
“不知士卿有何建议?”厉公问道。
“君主息怒。”众口一词皆安慰厉公。
“向诸侯借兵之际,不妨也让王室知晓来龙去脉。”栾书说道。
“正是。”士燮向来主张‘以和为贵’,但是此次晋国主动示好,一心求和,秦国却阳奉阴违。这还不算,竟来撬动晋国盟友的墙角,实在是明目张胆肆无忌惮,是可忍孰不可忍。“把王室加进来,让天下人看看秦国是怎样的言而不信。诸侯闻之,定会踊跃加入,成为惩恶的帮手。”
秦国的失利成为“崤之战”后与楚结盟的诱因。秦国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实力难以从晋国身上讨得便宜,所以要借助第三国牵制晋国。有了楚国在南面出力,秦国时不时来个偷袭,尝试着慢慢突破东线。
“秦国背信弃义,楚国实在看不下去,这才把真相透露给我国。”士燮说道。
“不光如此,据可靠情报,白狄被我国打败之后,秦国又去煽风点火。”郤犨负责东、西外交,收到情报后告知郤锜,郤锜便将实情公之于众。“说是晋国一定不会饶恕白狄,就算他们不主动招惹,晋国也将白狄视为世仇,一定会伺机讨伐。”
“秦国既然毁约在先,他且不仁,我们也不义,跟他们斗个你死我活方休。”郤锜恶狠狠的说道。
事实证明,晋厉公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依郤卿之言该当如何?”厉公的兴趣被勾了起来。
“韩某明白了。”韩厥展露微笑,“士将军是要在战前把秦国痛快淋漓的大骂一顿,再将之打得落花流水。这是文武夹道,逼秦国再无颜混迹诸侯国之林。”
“既然已经决定对秦宣战,速速知会王室和我们的盟友,以便早日率兵西去。”众位卿家都赞成用兵,厉公脸色稍霁。
同时,他还赠送厚礼给诸侯邻国。种种举动为他赢得内外一片赞叹。当然,对晋国更是亲近友好,按时出席诸侯会盟,已然是晋国的忠实盟友。
“照此看来,秦国与我国订盟并非出自真心,而是为了麻痹我国。目的是趁我国放下心防之际与他国暗通款曲,另行图谋。”听完众人的意见,韩厥如是总结。
东、南无事,与西面的秦国的关系,成为晋国亟待解决的外事难题。
“这个——”没想到国君如此迅速便决定使用此计策,士燮一时语塞。
“从他们背弃盟约的那刻起,所有的后果都应该在预料范围。如果他们想象不到,只能说明他们目光短浅,心智鄙陋。”智罃说道。
士氏先祖有辅佐晋献公定策之功,世代又都出文武能臣。再加士燮有与楚议和之大功,厉公对他十分推重。他一开口,即行追问有何高见。
这天,中军将栾书奉厉公之命召集内阁会议。除了荀庚、赵旃有任务在身之外,其余六卿全部与会。
“如此最好。”郤锜也赞成栾书的建议,“既然要师出有名,必须晓之大义,王室的支持必不可少。”
“如此说来,楚国倒是真心跟我国结为盟友了。秦国要求与之盟会,他们不仅不打算附和,甚至还向我国告密,足见用心。”说话的是栾书。从会议开始,他便紧锁眉头,此时才稍微放松片刻,对楚国的诚信颇感安慰。
“士将军的意思是——”郤锜仍然不明就里。
“下笔涉猎横跨数世,措辞要力透纸背,妙笔生花。该人还要娴于辞令,长袖善舞。寻遍我国上下,恐怕只有一人能堪此大任了。”智罃故意卖个关子,没把人名说出来。
这就是郤犨在郤氏家族兄弟聚会上提到的“令狐会盟”。签字不久,秦国便背弃盟约,联合白狄对付晋国。晋国迅速做出反应,派兵在交刚击败白狄,挫伤了联军的士气。晋厉公虽有气,好在打了胜仗,并没有追究此事。他还心存侥幸,等秦国领悟他们不是晋国的对手,怎会主动放下敌视,履行盟约。
“接到楚国来报,秦国邀请楚国,联手讨伐我国。”郤至负责对楚外交,楚国的情报都是通过他转达。
“情报是否可靠?”秦、楚均是反复之辈,智罃心中存疑。
“秦国已背盟约,作为缔结合约的一方,我国掌握信义人心。”士燮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对王室和诸侯公开秦国的背义负信还不够,当面直陈其不仁不义方才痛快。”
“恐怕还要补充些仪式才好。”士燮低声说道。
尽管晋国对秦有优势,晋厉公仍想和秦国达成和解,企图平息外战。所以,一继位他便向秦国国君桓公抛出橄榄枝,提出两国会盟。
“楚国虽非诚信之辈,然而此次不同。”郤至正色敛容道:“楚国派出的使者,向我复述秦国国君给楚王的信。信中是这样说的:‘对着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楚国的三位先王发誓:我国虽与晋国有往来,不过,我们更关注实质利益。’”
东面的齐国,自从十年前被晋国教训过后,一直乖巧听话。齐顷公改弦易辙,修身养性,竟将苑囿对平民开放。实施轻徭薄赋,扶助老幼。顷公还放低身段,亲往探望患病百姓。自此,国内百姓拥护,人人皆喜。
“哦——”厉公恍然大悟,“如此甚好,甚好。侧面宣扬秦之无信,远不如正面抨击来得干脆果决。如此才叫大快人心。”
“不知士卿心中可有属意的人选,担此重任?”厉公颇有兴趣。
] “王室获知真相,也会派兵支援。到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知秦国打算如何收场。”韩厥摇摇头,就算输得一败涂地,秦国也是咎由自取,实在没法同情。
“崤之战”后,晋秦两国一直摩擦不断。公元前620年爆发的“令狐之战”和五年后的“河曲之战”均属较大的战役。除此之外,小战不断。大小战役加起来,晋国胜多输少,秦国一度落败。
提到楚国的诚意,士燮跟郤至一样有所保留。这几年,他们跟楚国打交道太多,已经非常熟悉他们的套路。此次楚国主动向晋国告密,实在是双方刚刚签约,又都付出相当精力,耗时已久。两国盟誓墨迹未干,关系还在蜜月期,楚国断不可能马上执戈向晋。从功利的角度看,把晋国和秦国摆在面前,楚国显然更得罪不起晋国。
景公去世后,晋厉公继位。他秉承父志,将父亲在位时未尽的与楚和议的事宜完结。晋楚弭兵,晋国南面暂时安定。
“内容最好囊括秦国数世君主的种种恶行恶迹,以为后世效尤。”郤至的关注点在行文内容上。
“依臣愚见,应该将秦与楚、狄两国私下联络,欲要联手对付我国的事实公诸天下。并派使臣去往各诸侯国发散此事,趁机向各国借兵。一来,可探知谁是我国的真盟友,二来,将我国树立成受害者,他日用兵时,正义公理在我方,讨伐秦国便名正言顺。诸侯出兵也心甘情愿,全力以赴。赢秦国不难,赢诸侯对晋国的顺服忠心才最紧要。”郤至侃侃而谈,显然胸中早有谋划。
“好好好。”厉公连声说好,毫不掩饰对郤至的欣赏赞同。
“就算斗,也要把他们的违信背义昭告天下,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支持,让他们失信天下成为孤家寡人。”郤至嘴角带笑,不紧不慢却字字暗藏玄机。
“简直是挑拨离间,惟恐天下不乱。”厉公端坐着,一直不作声。说到秦国暗通楚国,他已咬牙切齿,拼命按捺自己。听到此处,再也沉不住气,大吼出声。再不说话,怕是要憋出内伤了。
“势必要找个长于辞令、文采不凡的人修书一封,痛斥秦国自食其言的可耻可恶。”栾书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人来,人选的条件倒是能罗列一二。
“不知士卿有何建议?”厉公问道。
“君主息怒。”众口一词皆安慰厉公。
“向诸侯借兵之际,不妨也让王室知晓来龙去脉。”栾书说道。
“正是。”士燮向来主张‘以和为贵’,但是此次晋国主动示好,一心求和,秦国却阳奉阴违。这还不算,竟来撬动晋国盟友的墙角,实在是明目张胆肆无忌惮,是可忍孰不可忍。“把王室加进来,让天下人看看秦国是怎样的言而不信。诸侯闻之,定会踊跃加入,成为惩恶的帮手。”
秦国的失利成为“崤之战”后与楚结盟的诱因。秦国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实力难以从晋国身上讨得便宜,所以要借助第三国牵制晋国。有了楚国在南面出力,秦国时不时来个偷袭,尝试着慢慢突破东线。
“秦国背信弃义,楚国实在看不下去,这才把真相透露给我国。”士燮说道。
“不光如此,据可靠情报,白狄被我国打败之后,秦国又去煽风点火。”郤犨负责东、西外交,收到情报后告知郤锜,郤锜便将实情公之于众。“说是晋国一定不会饶恕白狄,就算他们不主动招惹,晋国也将白狄视为世仇,一定会伺机讨伐。”
“秦国既然毁约在先,他且不仁,我们也不义,跟他们斗个你死我活方休。”郤锜恶狠狠的说道。
事实证明,晋厉公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依郤卿之言该当如何?”厉公的兴趣被勾了起来。
“韩某明白了。”韩厥展露微笑,“士将军是要在战前把秦国痛快淋漓的大骂一顿,再将之打得落花流水。这是文武夹道,逼秦国再无颜混迹诸侯国之林。”
“既然已经决定对秦宣战,速速知会王室和我们的盟友,以便早日率兵西去。”众位卿家都赞成用兵,厉公脸色稍霁。
同时,他还赠送厚礼给诸侯邻国。种种举动为他赢得内外一片赞叹。当然,对晋国更是亲近友好,按时出席诸侯会盟,已然是晋国的忠实盟友。
“照此看来,秦国与我国订盟并非出自真心,而是为了麻痹我国。目的是趁我国放下心防之际与他国暗通款曲,另行图谋。”听完众人的意见,韩厥如是总结。
东、南无事,与西面的秦国的关系,成为晋国亟待解决的外事难题。
“这个——”没想到国君如此迅速便决定使用此计策,士燮一时语塞。
“从他们背弃盟约的那刻起,所有的后果都应该在预料范围。如果他们想象不到,只能说明他们目光短浅,心智鄙陋。”智罃说道。
士氏先祖有辅佐晋献公定策之功,世代又都出文武能臣。再加士燮有与楚议和之大功,厉公对他十分推重。他一开口,即行追问有何高见。
这天,中军将栾书奉厉公之命召集内阁会议。除了荀庚、赵旃有任务在身之外,其余六卿全部与会。
“如此最好。”郤锜也赞成栾书的建议,“既然要师出有名,必须晓之大义,王室的支持必不可少。”
“如此说来,楚国倒是真心跟我国结为盟友了。秦国要求与之盟会,他们不仅不打算附和,甚至还向我国告密,足见用心。”说话的是栾书。从会议开始,他便紧锁眉头,此时才稍微放松片刻,对楚国的诚信颇感安慰。
“士将军的意思是——”郤锜仍然不明就里。
“下笔涉猎横跨数世,措辞要力透纸背,妙笔生花。该人还要娴于辞令,长袖善舞。寻遍我国上下,恐怕只有一人能堪此大任了。”智罃故意卖个关子,没把人名说出来。
这就是郤犨在郤氏家族兄弟聚会上提到的“令狐会盟”。签字不久,秦国便背弃盟约,联合白狄对付晋国。晋国迅速做出反应,派兵在交刚击败白狄,挫伤了联军的士气。晋厉公虽有气,好在打了胜仗,并没有追究此事。他还心存侥幸,等秦国领悟他们不是晋国的对手,怎会主动放下敌视,履行盟约。
“接到楚国来报,秦国邀请楚国,联手讨伐我国。”郤至负责对楚外交,楚国的情报都是通过他转达。
“情报是否可靠?”秦、楚均是反复之辈,智罃心中存疑。
“秦国已背盟约,作为缔结合约的一方,我国掌握信义人心。”士燮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对王室和诸侯公开秦国的背义负信还不够,当面直陈其不仁不义方才痛快。”
“恐怕还要补充些仪式才好。”士燮低声说道。
尽管晋国对秦有优势,晋厉公仍想和秦国达成和解,企图平息外战。所以,一继位他便向秦国国君桓公抛出橄榄枝,提出两国会盟。
“楚国虽非诚信之辈,然而此次不同。”郤至正色敛容道:“楚国派出的使者,向我复述秦国国君给楚王的信。信中是这样说的:‘对着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楚国的三位先王发誓:我国虽与晋国有往来,不过,我们更关注实质利益。’”
东面的齐国,自从十年前被晋国教训过后,一直乖巧听话。齐顷公改弦易辙,修身养性,竟将苑囿对平民开放。实施轻徭薄赋,扶助老幼。顷公还放低身段,亲往探望患病百姓。自此,国内百姓拥护,人人皆喜。
“哦——”厉公恍然大悟,“如此甚好,甚好。侧面宣扬秦之无信,远不如正面抨击来得干脆果决。如此才叫大快人心。”
“不知士卿心中可有属意的人选,担此重任?”厉公颇有兴趣。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