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人物篇】隆美尔21
巴巴维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巴巴维维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托马提醒隆美尔:“必须让装甲军撤离战场、重新整编,否则无法再战斗了。”
次日,德军第164轻装师打了一场复仇之战,他们将澳大利亚第9师插入防线的部队全歼,击毁坦克30辆,俘虏澳军200人。此战没有改变隆美尔后撤的决心,他命令动用集团军最后的家底——1200吨汽油,这是为撤退专用的。
凯塞林抬起头对隆美尔说:“我觉得应该把元首的电报看成呼吁,而不是一道死命令。”
11月2日夜,隆美尔向全军发布撤退命令。随后他给德军统帅部和罗马发去了一封电报,言辞中刻意把撤退描述得含糊不清,他是这样写的:
计可施了。托布鲁克港再次传来坏消息,一艘油船被英军飞机击沉,1700吨汽油全部葬身海底。
希特勒看到了这封电报,但是被东线战局搅得焦头烂额的他并没有品出隆美尔的真实意图。11月3日凌晨,已经在撤退路上的隆美尔发回一封简短的电报,称“正按计划进行”。而这封电报呈送上来时,希特勒已经休息了。
隆美尔拒绝了,他引用希特勒的电文——“不成功便成仁”。
“但是必须随机应变,元首并不希望你和你的士兵葬身于此。”
10月29日14时45分,隆美尔向非战斗部队下达了“撤退到马特鲁港”的命令。
11月4日7时25分,南线德军总司令凯塞林赶到前线。他的目的本来是监督隆美尔执行元首的命令的,但当他听说整个非洲装甲军只剩下22辆坦克时也沉默了。隆美尔还告诉他,仅仅在过去的一天,已经有两万名士兵无法撤出阵地了。
时间在一点点地消耗着,参谋长拜尔莱因向隆美尔报告:“托马将军先是谴责了元首的命令是‘发疯’,然后自己一个人戴上所有勋章,乘坐坦克冲到最前沿去了。”
“我认为元首的命令是绝对不能更改的。”
当晚8时50分,希特勒发来复电:“既然撤退已成事实,我同意你的要求。”
“虽然我军在今天的防御战中获得胜利,但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国空军和地面部队,经过十天的苦战,全体将士都已筋疲力尽。预计强大的敌人坦克集群将于今晚和明日将再次突破防线,我军确实已鞠躬尽瘁。由于缺少运输工具,无法将意军的6个非机械化师和德军2个非机械化师撤出阵地,大批部队将被敌军的摩托化部队牵制,只有部分兵员能够脱离敌军……我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显示了大无畏的精神,但全军覆没的危险依然不可避免。”
一个小时后,托马孤身走向了英军阵地。他主动投降了。
最先覆没的是意大利师。即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后,意军战斗力最强的“阿里埃特”装甲师再次打光了所有坦克。
11月1日,经过4天的准备,英军从腰子岭杀出,加满燃油、带足弹药的几百辆坦克潮水一般冲破了德军阵地。他们在德军后方展开,袭击炮兵阵地、油库、补给站和车辆,一场钢铁风暴刮过后,德国人的防线已经变得千疮百孔了。
和1941年冬天的古德里安不同,隆美尔还是命令部队停了下来,继续承受英军的一轮轮冲击。但他给希特勒发去了第三封电报:“假如再守下去,整个非洲军必然全军覆没,而且整个北非也就全丢了。”
直到第二天凯特尔把事情向希特勒汇报时,对方才恍然大悟。他当即复电:“我和全体德国人民怀着对你的领导能力和你部下的英勇精神的坚定信念,注视着你们在埃及进行的英勇防御战。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坚守阵地不动,把每个人、每支枪都投入到战斗中去。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援助你,你的敌人尽管占据上风,但已经是强弩之末。坚强的意志胜过较多的兵力,这在历史上例证很多。对于你的部队,你可以告诉他们只有两条路——不成功便成仁。”
凯塞林最后建议隆美尔再给希特勒发一封电报,把部队的真实情况做一次详细的汇报,然后他建议隆美尔“边打边撤”。
11月3日14时28分,非洲装甲军新任司令托马打来电话,他报告说:“我刚巡视过阵地,第15装甲师还有10辆坦克,第21装甲师有14辆,意大利师还有17辆。”
隆美尔陷入极大的矛盾中,他清楚无法执行元首的命令。统帅部不了解前线的情况,他需要的不是指令,而是实实在在的汽油、弹药和援兵。
托马在电话另一端沉默良久,然后告诉隆美尔他会执行命令。
] 托马提醒隆美尔:“必须让装甲军撤离战场、重新整编,否则无法再战斗了。”
次日,德军第164轻装师打了一场复仇之战,他们将澳大利亚第9师插入防线的部队全歼,击毁坦克30辆,俘虏澳军200人。此战没有改变隆美尔后撤的决心,他命令动用集团军最后的家底——1200吨汽油,这是为撤退专用的。
凯塞林抬起头对隆美尔说:“我觉得应该把元首的电报看成呼吁,而不是一道死命令。”
11月2日夜,隆美尔向全军发布撤退命令。随后他给德军统帅部和罗马发去了一封电报,言辞中刻意把撤退描述得含糊不清,他是这样写的:
计可施了。托布鲁克港再次传来坏消息,一艘油船被英军飞机击沉,1700吨汽油全部葬身海底。
希特勒看到了这封电报,但是被东线战局搅得焦头烂额的他并没有品出隆美尔的真实意图。11月3日凌晨,已经在撤退路上的隆美尔发回一封简短的电报,称“正按计划进行”。而这封电报呈送上来时,希特勒已经休息了。
隆美尔拒绝了,他引用希特勒的电文——“不成功便成仁”。
“但是必须随机应变,元首并不希望你和你的士兵葬身于此。”
10月29日14时45分,隆美尔向非战斗部队下达了“撤退到马特鲁港”的命令。
11月4日7时25分,南线德军总司令凯塞林赶到前线。他的目的本来是监督隆美尔执行元首的命令的,但当他听说整个非洲装甲军只剩下22辆坦克时也沉默了。隆美尔还告诉他,仅仅在过去的一天,已经有两万名士兵无法撤出阵地了。
时间在一点点地消耗着,参谋长拜尔莱因向隆美尔报告:“托马将军先是谴责了元首的命令是‘发疯’,然后自己一个人戴上所有勋章,乘坐坦克冲到最前沿去了。”
“我认为元首的命令是绝对不能更改的。”
当晚8时50分,希特勒发来复电:“既然撤退已成事实,我同意你的要求。”
“虽然我军在今天的防御战中获得胜利,但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国空军和地面部队,经过十天的苦战,全体将士都已筋疲力尽。预计强大的敌人坦克集群将于今晚和明日将再次突破防线,我军确实已鞠躬尽瘁。由于缺少运输工具,无法将意军的6个非机械化师和德军2个非机械化师撤出阵地,大批部队将被敌军的摩托化部队牵制,只有部分兵员能够脱离敌军……我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显示了大无畏的精神,但全军覆没的危险依然不可避免。”
一个小时后,托马孤身走向了英军阵地。他主动投降了。
最先覆没的是意大利师。即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后,意军战斗力最强的“阿里埃特”装甲师再次打光了所有坦克。
11月1日,经过4天的准备,英军从腰子岭杀出,加满燃油、带足弹药的几百辆坦克潮水一般冲破了德军阵地。他们在德军后方展开,袭击炮兵阵地、油库、补给站和车辆,一场钢铁风暴刮过后,德国人的防线已经变得千疮百孔了。
和1941年冬天的古德里安不同,隆美尔还是命令部队停了下来,继续承受英军的一轮轮冲击。但他给希特勒发去了第三封电报:“假如再守下去,整个非洲军必然全军覆没,而且整个北非也就全丢了。”
直到第二天凯特尔把事情向希特勒汇报时,对方才恍然大悟。他当即复电:“我和全体德国人民怀着对你的领导能力和你部下的英勇精神的坚定信念,注视着你们在埃及进行的英勇防御战。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坚守阵地不动,把每个人、每支枪都投入到战斗中去。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援助你,你的敌人尽管占据上风,但已经是强弩之末。坚强的意志胜过较多的兵力,这在历史上例证很多。对于你的部队,你可以告诉他们只有两条路——不成功便成仁。”
凯塞林最后建议隆美尔再给希特勒发一封电报,把部队的真实情况做一次详细的汇报,然后他建议隆美尔“边打边撤”。
11月3日14时28分,非洲装甲军新任司令托马打来电话,他报告说:“我刚巡视过阵地,第15装甲师还有10辆坦克,第21装甲师有14辆,意大利师还有17辆。”
隆美尔陷入极大的矛盾中,他清楚无法执行元首的命令。统帅部不了解前线的情况,他需要的不是指令,而是实实在在的汽油、弹药和援兵。
托马在电话另一端沉默良久,然后告诉隆美尔他会执行命令。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巴巴维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