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葫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碧葫芦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说完这些,又像是说古一样,提起应家老太爷应参往日之事。
不过是一年半的时间,祖父应参便遭遇了刺杀,死在任上。
这桩公案的结果是,事后落马了几个小官员,又诛杀了某几个作恶的江湖中人和漕帮中人,便不了了之,也无人再敢继续查问。
应时雨是琼花姨娘在二老爷应安士任上怀的。
就因油水太足,人人都眼睛不错地盯着,许多人在任上或卸任后,甚至卸任好几年了也总有不得善终的。
应安礼虽在二甲进士末尾,却被新帝把名字圈了起来,与他一起的还有另外十几个人名。
和对处理大房姨娘的方法一样,留下了二房王姨娘和庶女应时月在金陵。
今日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说不到几句,又扯到从前有官员在任上积下来的钱财不敢过明路,便让族中之人代持产业,若是不愿意这份产业落入族中充中公财产,便暗地里写在妻子的嫁妆单子上,待到家中子女行嫁娶之事再以长者赐的名义分出去。
一部分过了明路的充了府中中公产业,但更多的竟是暗地里写在了祖母的嫁妆单子上。
后来,当时还在潜龙时的三皇子推举了朝中贤臣继任淮盐刺史,监督管漕运之事,又派心腹之人到应家吊唁,在灵堂门口痛哭痛失英才。
大伯父一家在京城为官,大伯母李氏原先是要留下来侍奉婆婆的,祖母却说她身体硬朗,不做那害牛郎织女分离的王母娘娘,况儿子在京城官场也需要太太出门去应酬交际,便让大儿媳妇上京陪着大儿子。
应安士虽不是第一次做父亲,却是第一次见一个婴儿呱呱坠地,长成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女孩,心有不舍,加之琼花姨娘温言软语相求,便做主没让她们母女二人回金陵,还买下甘妈妈做应时雨的奶妈子。
这在以孝治国的朝堂里是万万不能的,往大的说父亲在朝堂上容易被人参奏一本不事孝悌;往小的说,就是她们闺阁女子间交往,都容易被人说应家晚辈没有规矩不成体统。
再后来,祖父应参因缘巧合,竟谋到淮盐刺史的位子!
应安礼先是在翰林院任七品编修,是个清贵的闲职,后右迁至四品编修。
听闻远在京城的先帝龙颜大怒,派了钦差大臣前来江南督查案子的进程,朗朗乾坤,竟有人敢刺杀天子门生,何止是胆大妄为,简直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
可毕竟比他脑袋更尖的大有人在,大家世族的子弟甚重,在人才辈出的翰林院内也不是什么突出的京官。
朝中多少人眼红这个位子而不得!
待甘妈妈帮应时雨把帐子放下来,应时雨问:“太太那里可还是卯时请安?”
于是现在应家东边大房的大伯父和大伯母李氏,唯一嫡出的儿子应承元京城鹿鹤书院读书,堂姐应时玉和应时怜则留在金陵应家。
虽不是什么大官,也无甚油水,可人说“不做翰林,不如内阁”,若是后头有不一样的缘法,未必没有机会。
这些人原应该寻机外放,那一年却都安排在了京城,说是新帝登基,京城内更需补充一部分朝廷人才,以供皇帝驱使。
祖父应参不过在任上一年半,便暗暗为应家挣得了好大一份家业!
大儿子应安礼是新帝登基开恩科中的进士二甲,二儿子应安士则是过了三年录的三甲进士。
甘妈妈还想再劝劝,姑娘毕竟还未好全,却见应时雨把眼闭上,已是浅浅入睡了。
……
一年后太太伍氏拖儿带女的从金陵过来,一家人有主母打点,也算是在乾州安安定定过了十来年。
应时雨这才明白过来,小官之家的应家,为何会过着住大宅子,呼奴唤婢的日子,皆是祖母那一份厚得离奇的“嫁妆”的功劳。
“太太让姑娘好生歇着,等好齐全了再去问安。”甘妈妈不解,五姑娘可是最爱赖床的,从前在乾州,每日光把她叫起来去太太房里请安就要小半个时辰。
见甘妈妈还是满脸官司,又说“今日我在屋里折腾,想必太太那头也听说了,知晓我能吃能睡,明日若问起我不在,府里上下估计就要说我恃病呈娇了。”
送礼的那方气不过,于是勾结了江湖中人,竟恶从心头起,要杀了他以警示江南官场。
而淮盐刺史这个位子不同其他官位,考核三年一次。
老太太的这一着棋,确确实实把大儿媳妇给收服了,临行前跪在祖母的春晖堂泣涕涟涟,感恩戴德,长跪不起。
后来钦差大臣查出的结果便是,两个争地盘抢生意的漕帮火拼,其中一方为了得到官府的支持,便暗地里给两淮某个官员送了厚礼,官员收礼后却办事不力,最后地盘还是给了另一方。
应家西头的二房应安士在外头做官,祖母程氏也不厚此薄彼,让二儿媳妇伍氏生下小儿子应承谨后,便带着儿子女儿一起去了应安士乾州任上。
是个利益和风险都极重的官位,皆因中间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祖母程氏因丈夫去世,据说是病了整整一年才从床榻上起来,关门闭户,把应家一众家眷拘起来,只关门教子,立志把两个儿子应安礼和应安士培养成才。
在把二房庶女送进范府之前,也为花了数百万替应家打点,银子流水一样花出去,京城里谁都知道这应家程氏老太太会理家攒财。
二儿子应安士因是三甲同进士,一放榜,便放了外任至今。
她没记错的话,嫡母太太伍氏向来都是卯时过半就起,卯时末众姐妹进去请安,陪着说会儿话,有时候会留早饭,但辰时后她定要开始处理家事的。
而祖父留下的这份产业,大概只有祖母和大伯父二人知晓,就连大伯母李氏和二房的应安士夫妇都不知情。
应时雨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有一回范府范夫人说起应家程氏老太太私房巨大,为小儿子起复捐官竟花费数十万两银子!
“今时不同往日,回到金陵可就不只是我们这一房的人了,上头有祖母,东边那头有两位堂姐,这府里也有两位姐姐,可不能再和以往一样乱了规矩。”应时雨任甘妈妈替她掖好被子,看着架子床上的雕花有些出神。
现在金陵应家老宅是祖母程氏坐镇。
当时李氏的嫡女应时玉却恳求留下侍奉陪伴祖母,大哥哥和二哥哥已经跟随父母亲去了京城,大房总不能一个嫡出都不留下。
话头一转,却把大儿子房里的江姨娘和庶女应时怜留下了,说祖母房里总是要个孙女儿端茶倒水的。
乌龙的是,江湖中人不意认错人,误杀了时任淮盐刺史应参。
淮盐刺史这个位子专管两淮盐引发放和盐税事宜,捞头极多,积山的金银如流水般从手上过。
] 说完这些,又像是说古一样,提起应家老太爷应参往日之事。
不过是一年半的时间,祖父应参便遭遇了刺杀,死在任上。
这桩公案的结果是,事后落马了几个小官员,又诛杀了某几个作恶的江湖中人和漕帮中人,便不了了之,也无人再敢继续查问。
应时雨是琼花姨娘在二老爷应安士任上怀的。
就因油水太足,人人都眼睛不错地盯着,许多人在任上或卸任后,甚至卸任好几年了也总有不得善终的。
应安礼虽在二甲进士末尾,却被新帝把名字圈了起来,与他一起的还有另外十几个人名。
和对处理大房姨娘的方法一样,留下了二房王姨娘和庶女应时月在金陵。
今日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说不到几句,又扯到从前有官员在任上积下来的钱财不敢过明路,便让族中之人代持产业,若是不愿意这份产业落入族中充中公财产,便暗地里写在妻子的嫁妆单子上,待到家中子女行嫁娶之事再以长者赐的名义分出去。
一部分过了明路的充了府中中公产业,但更多的竟是暗地里写在了祖母的嫁妆单子上。
后来,当时还在潜龙时的三皇子推举了朝中贤臣继任淮盐刺史,监督管漕运之事,又派心腹之人到应家吊唁,在灵堂门口痛哭痛失英才。
大伯父一家在京城为官,大伯母李氏原先是要留下来侍奉婆婆的,祖母却说她身体硬朗,不做那害牛郎织女分离的王母娘娘,况儿子在京城官场也需要太太出门去应酬交际,便让大儿媳妇上京陪着大儿子。
应安士虽不是第一次做父亲,却是第一次见一个婴儿呱呱坠地,长成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女孩,心有不舍,加之琼花姨娘温言软语相求,便做主没让她们母女二人回金陵,还买下甘妈妈做应时雨的奶妈子。
这在以孝治国的朝堂里是万万不能的,往大的说父亲在朝堂上容易被人参奏一本不事孝悌;往小的说,就是她们闺阁女子间交往,都容易被人说应家晚辈没有规矩不成体统。
再后来,祖父应参因缘巧合,竟谋到淮盐刺史的位子!
应安礼先是在翰林院任七品编修,是个清贵的闲职,后右迁至四品编修。
听闻远在京城的先帝龙颜大怒,派了钦差大臣前来江南督查案子的进程,朗朗乾坤,竟有人敢刺杀天子门生,何止是胆大妄为,简直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
可毕竟比他脑袋更尖的大有人在,大家世族的子弟甚重,在人才辈出的翰林院内也不是什么突出的京官。
朝中多少人眼红这个位子而不得!
待甘妈妈帮应时雨把帐子放下来,应时雨问:“太太那里可还是卯时请安?”
于是现在应家东边大房的大伯父和大伯母李氏,唯一嫡出的儿子应承元京城鹿鹤书院读书,堂姐应时玉和应时怜则留在金陵应家。
虽不是什么大官,也无甚油水,可人说“不做翰林,不如内阁”,若是后头有不一样的缘法,未必没有机会。
这些人原应该寻机外放,那一年却都安排在了京城,说是新帝登基,京城内更需补充一部分朝廷人才,以供皇帝驱使。
祖父应参不过在任上一年半,便暗暗为应家挣得了好大一份家业!
大儿子应安礼是新帝登基开恩科中的进士二甲,二儿子应安士则是过了三年录的三甲进士。
甘妈妈还想再劝劝,姑娘毕竟还未好全,却见应时雨把眼闭上,已是浅浅入睡了。
……
一年后太太伍氏拖儿带女的从金陵过来,一家人有主母打点,也算是在乾州安安定定过了十来年。
应时雨这才明白过来,小官之家的应家,为何会过着住大宅子,呼奴唤婢的日子,皆是祖母那一份厚得离奇的“嫁妆”的功劳。
“太太让姑娘好生歇着,等好齐全了再去问安。”甘妈妈不解,五姑娘可是最爱赖床的,从前在乾州,每日光把她叫起来去太太房里请安就要小半个时辰。
见甘妈妈还是满脸官司,又说“今日我在屋里折腾,想必太太那头也听说了,知晓我能吃能睡,明日若问起我不在,府里上下估计就要说我恃病呈娇了。”
送礼的那方气不过,于是勾结了江湖中人,竟恶从心头起,要杀了他以警示江南官场。
而淮盐刺史这个位子不同其他官位,考核三年一次。
老太太的这一着棋,确确实实把大儿媳妇给收服了,临行前跪在祖母的春晖堂泣涕涟涟,感恩戴德,长跪不起。
后来钦差大臣查出的结果便是,两个争地盘抢生意的漕帮火拼,其中一方为了得到官府的支持,便暗地里给两淮某个官员送了厚礼,官员收礼后却办事不力,最后地盘还是给了另一方。
应家西头的二房应安士在外头做官,祖母程氏也不厚此薄彼,让二儿媳妇伍氏生下小儿子应承谨后,便带着儿子女儿一起去了应安士乾州任上。
是个利益和风险都极重的官位,皆因中间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祖母程氏因丈夫去世,据说是病了整整一年才从床榻上起来,关门闭户,把应家一众家眷拘起来,只关门教子,立志把两个儿子应安礼和应安士培养成才。
在把二房庶女送进范府之前,也为花了数百万替应家打点,银子流水一样花出去,京城里谁都知道这应家程氏老太太会理家攒财。
二儿子应安士因是三甲同进士,一放榜,便放了外任至今。
她没记错的话,嫡母太太伍氏向来都是卯时过半就起,卯时末众姐妹进去请安,陪着说会儿话,有时候会留早饭,但辰时后她定要开始处理家事的。
而祖父留下的这份产业,大概只有祖母和大伯父二人知晓,就连大伯母李氏和二房的应安士夫妇都不知情。
应时雨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有一回范府范夫人说起应家程氏老太太私房巨大,为小儿子起复捐官竟花费数十万两银子!
“今时不同往日,回到金陵可就不只是我们这一房的人了,上头有祖母,东边那头有两位堂姐,这府里也有两位姐姐,可不能再和以往一样乱了规矩。”应时雨任甘妈妈替她掖好被子,看着架子床上的雕花有些出神。
现在金陵应家老宅是祖母程氏坐镇。
当时李氏的嫡女应时玉却恳求留下侍奉陪伴祖母,大哥哥和二哥哥已经跟随父母亲去了京城,大房总不能一个嫡出都不留下。
话头一转,却把大儿子房里的江姨娘和庶女应时怜留下了,说祖母房里总是要个孙女儿端茶倒水的。
乌龙的是,江湖中人不意认错人,误杀了时任淮盐刺史应参。
淮盐刺史这个位子专管两淮盐引发放和盐税事宜,捞头极多,积山的金银如流水般从手上过。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后她仍是条咸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碧葫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重生后她仍是条咸鱼最新章节。